说到造纸,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早在西汉的时候,纸张就已经问世,只不过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致没有广泛地运用于生活。直到东汉时期,有一个叫蔡伦的宦官,对造纸技术进行了改进,有效地节省了造纸成本,纸张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开来。
蔡伦是汉和帝时期的一个宦官,深受皇帝宠爱,为人敦厚正直,而且特别有才华。汉和帝很欣赏蔡伦的才华,就册封他为尚方令。
在做尚方令期间,蔡伦系统地总结了所有造纸方面的经验,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改革。在纸张原料方面,他大胆使用了麻头、破布及渔网等一系列人们丢弃的废品,还想出了利用树皮作为原料的新途径。这些举措扩大了造纸技术的原料范围,比起先前而言,造纸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但此时蔡伦还是不满意,虽然成本降低了,纸张的制作过程还是太过烦琐,在原材料的加工问题上也是十分复杂。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蔡伦经过仔细研究和观察,开始利用草木灰或石灰对原料进行浸泡和蒸煮,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麻纤维的离解速度,且使其离解为更加细腻、更加松散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纸张的质量。
蔡伦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是对造纸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经过长期实践,蔡伦制造出来的纸张质量非常好,整个纸张的颜色纯白洁净,笔墨在纸上书写也十分流畅,达到了蔡伦心目中的理想效果。为了能够推广纸张的使用范围,他决定先让纸张得到皇帝的认可。
蔡伦将其制造的纸张献给了汉和帝观看,汉和帝用了以后赞不绝口,整个朝廷都被这样低成本造出来的纸张震动了。由于造价成本低廉,这样简单、质量上乘的纸张也备受老百姓们的青睐,造纸术就这样顺利地在民间推广开来。造纸术经过全面推广后,蔡伦改进的纸张被称为“蔡侯纸”,蔡伦的名字也就因此为后人所传颂。
蔡侯纸的出现,让纸张代替了竹帛,成为文字的重要载体。有了这样廉价而高质量的纸张,更有利于知识、思想的大范围传播,使得大量的文字信息都得以保存下来,有效地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第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而不拘泥,对整个世界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知识拓展(www.xing528.com)
顺帝阳嘉元年,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通过不断探索,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地震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可以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它是利用倒立惯性震摆的原理制成的。其基本构造符合一定的物理原理,能探测到地震波主冲的地震方向,可以说是现代地震仪的先驱,也是当时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发明之一。
地动仪的灵敏度很高,最低可探测到震烈度为3度左右的地震。据记载,地动仪制成以后便被安置在了洛阳,公元138年,洛阳约七百公里的陇西发生了一次六级以上的地震,当时洛阳并没有震感,但地动仪却做出了反应。此次实测的成功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
知识拓展
宦官弄权
东汉后期,不断出现宦官依靠或控制皇帝而进行专权的局面。永元四年,宦官郑众与谋诛外戚窦宪有功而受重用,是东汉宦官参政控权的开端。从此,在皇帝对外戚争权的斗争取胜之后,宦官往往挟功自重,形成新的专权集团。这种局面常与外戚专政交替出现。桓帝以后,外戚势力渐衰,宦官专权则达到高潮。桓帝诛除外戚梁冀后,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因与谋有功,同日封侯,人称“五侯”。他们专权后,骄横跋扈,"自是权归宦官,朝廷日乱"(《后汉书·宦者列传》)。这些宦官有的兼做朝官,禄重位尊,娶姬妾,蓄养子,传爵袭封。他们不但把持朝政,而且贻害地方,其“兄弟姻戚,皆宰州临郡”,依仗宦官势力,横行无忌,搜刮百姓,与盗贼无异。宦官弄权,虐遍天下,民不堪命,造成全国性灾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