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是一个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而庄子就是这一时期的有标志性的思想家。庄子,名庄周,出生在宋国,从小家境贫寒,饱受了贫苦的滋味,也看够了诸侯混战、互相争名夺利的狡诈,连年的征战给百姓带来了灾难,让庄周对当官不屑一顾。在他看来,当了官再去帮助统治者压迫百姓,跟小偷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搜刮了民脂民膏还能堂而皇之地做人上人,可百姓就因为偷了一点小东西,动不动就要坐牢杀头,这是极其不公平的。因此在庄子看来,所谓的“霸道”“王道”都是虚伪的,他从一开始就瞧不起那些到处游说、追求功名的人,相比于此,他更倾向于过清贫而逍遥的日子。
于是庄子带着妻子到楚国去讲学,楚威王知道后,便备了厚礼去请庄子担任楚国的相国。可庄子面对这么大的利诱,却婉言谢绝了。他将礼物全部退了回去,和妻子过着平凡而清苦的生活。妻子每天编织草鞋到集市上去卖,而庄子则给弟子讲学、著书。一有空就到溪边钓鱼,用钓上来的鱼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话说这楚威王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国君,为了能够让庄子答应自己的请求,他亲自来到溪边请庄子。庄子知道楚威王在他身边,却看也不看,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头对楚威王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它的骨架标本一直供奉在贵公的庙堂里,我想问您的是,对于这只神龟而言,它是愿意被作为标本供奉在高雅的庙堂之上,还是愿意自由自在地活在泥塘里打滚儿呢?”
楚威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就说:“以神龟的角度来说,它应该是愿意活在泥塘里吧。”
庄子笑笑说:“这就对了嘛!我也愿意自由自在地在泥塘里打滚儿,所以大王请回吧。”
庄子一生都是这样逍遥地在各地游说讲学,宣传他的“无”字学说。他认为人生在世,无高低贵贱,无大小是非,甚至无生无死,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样“无”差别的。
庄子觉得,人生的生和死,就像白天与黑夜的更替,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值得欢喜也用不着悲伤。因此当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去世的时候,他也没有像别人一样哭哭啼啼,而是敲着瓦盆唱了一曲歌颂妻子一生的歌。
庄子认为,整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天定,是人力所不及的,所以为人的明智之举就是顺应自然,这个自然承载了天地万物,是自然界本身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因此,后人将老子和庄子奉为“道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庄子后来将自己的毕生感悟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文明经典著作《庄子》的由来。
知识拓展
庄周梦蝶(www.xing528.com)
庄周梦蝶,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在命题中,庄子运用富有浪漫色彩的想象力和惟妙惟肖的描写手法,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梦想蝴蝶化身为自己的事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生死物化的观点。
虽然整个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深刻的哲理,成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点睛之笔。因为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感情,和意料之外的人生境界,所以才引发了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诗人们经常吟咏的章节,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惠濠上之辩
一天,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一起游玩。庄子对惠施说:“你看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啊,这就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听了反问道:“那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快乐呢?”惠施听了笑笑说:“我当然不是你,所以自然也不是那么透彻地知道你;而你本来也不是鱼,你当然也不会知道鱼的快乐啦,这是肯定的事!”庄子听了摇摇头说:“还是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吧。你说‘你哪儿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只能说明一点,就是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所以才问我,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这就是庄子与惠施两人在濠水桥上的争辩,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刻的哲理,是一门唯心理论的深刻哲学,而“庄惠濠上之辩”的典故也因此得名,成为很多文学家、哲学家经常引用的经典案例。
知识拓展
荀子礼法
荀(xún)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他用批判性的形式继承和发扬了孔孟的礼学仁政崇高思想,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大胆地提出了与孟子截然相反的“人性本恶”的论点,至今被后人津津乐道。
荀子用这一人性论点,将“礼”和“法”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从人本恶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君王的势力“化性起伪”,树立礼仪和法治的地位,将礼和法进行紧密的连接,使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更好地论证了自己礼法之所起,人性之本恶的独到见解,也使统治者更好地教化民众的性情,有效地达到统治合于礼法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