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开发乡村景观资源对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乡村旅游开发,促进乡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维护乡村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能发展乡村旅游,只有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乡村景观才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
(一)乡村景观的旅游价值
乡村景观是一个完整的景观空间体系,包含了生活、生产和生态三个层面,即乡村综合旅游价值聚落景观空间、生产性景观空间和自然生态景观空间,它们既相互区别,表现出不同的旅游价值,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现实中通过联合体现综合的旅游价值。
1.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
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主要针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村镇聚落而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聚落形态。传统村镇聚落选址布局十分讲究,如徽州夥县宏村的“牛形”聚落形态,永嘉苍坡村“七星八斗”“文房四宝”的立意构思,无不反映出人们杰出的规划思想,以及他们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乡土环境的独特意境,充分体现了古代耕读文化的形态特征。宏村的象形聚落形态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因此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②民居建筑。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差异,中国的民居建筑呈现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如徽州民居、浙江民居、北方四合院、闽南土楼、西南吊脚楼和傣家竹楼等。除了形式和风格的差异,凝结于建筑中的文化,如建筑理念、艺术装饰、文学作品等,都是聚落建筑旅游的主要凭借。③民俗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作为一种活动的文化形态,民俗文化包括语言、服饰、礼仪礼节、节庆活动、民俗活动等,对游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例如,江西的流坑村就是以民俗风情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切入点。其中,一幅古村落老妇人打铜钱的摄影作品在海外发表,就引来了大批日本游客,民俗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可见一斑。正是这些形态、风格、文化差异较大的乡村聚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资源,成为乡村旅游产品中的亮点和看点。
2.乡村生产性景观的旅游价值
生产性景观是乡村景观的主体,农业景观是其主要形式。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农业景观的旅游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参与性强。农事活动是一种比较自由、松散、悠闲的自然型生产劳动,适合都市人群放松的需求。游客通过参与诸如耕锄、种植、采撷、捕捞等农事活动,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劳动体验。②观赏性强。乡村生产性景观是生产劳动成果的形态表现,如梯田、莲田、果园、花卉园以及牧草地等都是人地长期相互作用的成果,具有景观季节变化明显、观赏性强的特点。观光农业、观光果园、观光花卉园等都是以生产性景观资源开发的乡村旅游类型。③农耕文化。乡村生产性景观虽然是一种经济活动,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南方的水稻梯田,反映了当地精耕细作的耕作文化以及对丘陵山地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的经营思想。云南的红河和元阳地区、广西的龙胜地区都成功地开发了“梯田文化”旅游。
3.乡村生态环境的旅游价值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水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村镇聚落的选址大多依山傍水,追求一种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也就是生态环境。背山面水、坐北朝南是传统聚落和建筑选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这样形成的聚落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例子,加之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更赋予了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而这种恬静、优美的环境正为都市人群所缺少和渴望的,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乡村生态环境通过与乡村聚落游、现代农业游相结合,成为更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二)乡村景观旅游开发类型
综观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名目繁多,但其主要产品形式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是乡村聚落旅游;二是现代农业旅游。乡村聚落旅游是以传统村镇聚落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开展的旅游活动;现代农业旅游是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景观、现代农业生活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开展的旅游活动。
相对而言,传统村镇聚落因保留完好的聚落形态、古建筑以及独特的风土民情,具有比较稀缺或特殊的旅游资源,能够吸引远程的旅游客源。而现代农业旅游并不是稀缺的旅游资源,因此一般只对其附近的城市会产生吸引力,难以吸引远程的旅游客源。
(三)乡村聚落旅游开发与景观规划设计——以黟县宏村为例
宏村地处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由于宏村独特的聚落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旅游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宏村入境游客人数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其中又以港台及海外游客为多。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景观资源凭借
黟县宏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景观资源凭借有三个方面的因素。①独特的聚落形态。古代村落在选址方面,往往着意使聚落轮廓按照某种图案构筑,以表达特定和空间意境的心理趋向或空间意向,于整体形象中寄托强烈的心理追求和特定的精神象征。宏村正是这种象形聚落的典范。“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腿,圳为牛肠塘为胃”,形象地描绘了宏村独特的聚落形态特征——牛形村落,整个聚落宛如一斗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在这独特的聚落形态中,水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美化了环境,创造了一种“浣汲未妨溪路边,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生态环境。②精美的民居建筑。宏村民居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徽派建筑140多幢。其中有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气度恢宏、古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水园民居德义堂、树人堂、居善堂、碧园等。徽派建筑风格特色浓郁,粉墙黛瓦、鳞次栉比,外简内秀,砖、木和石三雕艺术精湛。徽派建筑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③丰富的空间意境。宏村的建筑、街巷、溪流、月沼和南湖布局相宜,聚落空间变化有致,与周边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营造了丰富的空间意境。宏村的“南湖春晓”“雷岗秋月”“西溪雪霭”“月沼风荷”“黄堆秋色”“石赖夕阳”“东山松涛”“梓路钟声”“睢阳亭榭”“画桥积雪”“九折十家”和“以文家塾”十二景至今仍熠熠生辉,给人以“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的美好意象。
2.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
尽管宏村具有独特的景观旅游资源,但是也存在房屋质量老化、居住环境恶化、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不利于旅游开发。乡村聚落旅游作为旅游项目,其旅游产品在很大程度上经过了大量的加工,因此需要对乡村聚落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以提升旅游形象,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
(1)建筑整治。建筑整治是传统聚落寻求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分类实施整治。按建筑的历史年代、形制、保存环境形态的完整性,分析其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确定分类标准。根据《黟县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将其分为保护建筑(传统建筑)和整治建筑(非传统建筑)两大类。保护建筑分为三级:一级是完全保护型,严格保护,加强维修,并严格控制和整治周围环境;二级是复原型和活用型,复原型要求内外恢复原貌,而活用型要求内外基本保持原貌,两者都要求定期维修;三级是再生型,重点保护外观,内部可适当调整、更新,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整治建筑也分为三级:一级是指稍加改建、整治外观即可与周围环境协调的非传统建筑;二级是指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而且平面及立面需进行改造调整的建筑;三级是指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非传统建筑,应进行全部或局部拆除。
(2)空间整治。由于对发展旅游的片面理解和认识,以及浓重的商业气息侵蚀着传统聚落的原真性,对聚落的空间应进行必要的景观整治。①西溪河两岸的整治。根据空间结构分析,西溪河沿河街道的四座桥地段与河有多种组合关系,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用途。对于这种关系的整治要充分考虑到与街河两岸建筑物的功能协调,并利用水埠、栏杆、沿廊等水乡独特的构件保持优美的视线走廊空间。②识别性节点的整治。街河的交叉、村口、村落的转折处、大门停车场和售票口等形成识别性节点。对于这种空间节点要更多考虑空间的尺度和质感,把握好古村落风貌和街巷的宜人尺度,保持沿街建筑高度与路面宽度的良好比例关系,对户外广告、门面、招牌的材料、色彩、形式和尺度等要制定相应的规范。③村落游览线路的空间整治。该地的水管、燃气管道和空中电力线、电话线等,已有碍观瞻和欣赏古民居群的建筑风格,应加以改造,充分利用清渠绕户,青石路面的有利条件,采取地下铺设管网的方法,保护游览的视觉审美空间。④村落空间环境的绿化整治。古村落一般较少植树,自然色调以青、黄为主。绿化整治主要是运用中国园林的水际绿化方法,既以疏朗取胜、营造水乡诗意景观,以柳和碧桃间植来代替香梅,用槐、女贞来代替梧桐,同时栽植松柏、古槐等,以体现古村落的悠久历史和千年遗存的理念。
水是宏村的生命线。目前宏村整体水环境保护较好,宏村外围没有污染性工业设施的存在,但村内居民的生活污水大都直接通过户前的水渠直接排放到南湖,旅游者的旅游垃圾等均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宏村应该注意旅游容量问题的研究,避免在宏村周围建设旅游宾馆、饭店、娱乐设施。宏村离黟县县城很近,旅游者可在县城解决“食、住、娱、购、行”等问题。这样有利于减少旅游垃圾污染源的数量,也有利于古村落整体氛围的营造,淡化古村落商业气息,能有效控制古村落旅游流量的空间扩散、疏导,有利于减少游客对旅游区的负面影响。
(3)视觉形象系统。旅游区视觉形象系统的直接要素构成包括:区徽、标准色、标准字体、服装以及员工的视觉性规范行为,固定景点的视觉识别和活动型因素的视觉识别等,以形成强烈的内外感应气氛,并通过明确而又符合社会心理要求的形象,运用一定的传播程序,把旅游产品推向社会,形成轰动效应和持续效应。古村落整体旅游形象视觉设计应突出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即具体表现为对宏村历史演变中遗存的“牛形”古村落布局、明清古建筑、传统街区、街道、古村落文脉以及代表性的人口、人文和自然环境,这些均应予以重点保护和整体保护,特别是强调保护在历史发展中代表了古村落的记忆和印象、值得纪念和保护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维持古村落历史环境的延续性和历史性。(www.xing528.com)
(四)现代农业旅游与景观规划设计——以浙江奉化腾头村为例
现代农业旅游形式多样,包括以现代农村为原型的旅游开发,如宁波奉化腾头村;以农业景观为原型的农业主题公园,如广东三水的莲花世界;以生态果园为原型的生态农业旅游,如江西南丰的里陈农场;以花舟盆景培育基地为原型的园艺旅游项目,如江西大余的金边瑞香园。其中,浙江宁波奉化腾头村具有比较特殊的意义,它不是以某一种原型作为旅游开发,而是以多种原型的农业综合旅游开发为特点。
1.概况
腾头村位于浙江省奉化市城北6千米处,地处剡江流域的水网平原,距宁波市区27千米。现有村民296户、767人,49.4公顷耕地、12.7公顷果园、10.4公顷山林以及4.4公顷水面。
原来的腾头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耕地大多是坟墩沙丘。腾头村的真正发展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历时15年进行土地重整,改土造田。1979年,腾头村开始编制村镇规划,并按照“功能分区,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后建起了工业区、文教商业区和村民住宅区,为以后村庄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村庄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村里及时委托宁波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了村庄发展规划。
2.生态和农业观光旅游开发
浙江省奉化腾头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的历时15年的改土造田,初步奠定了腾头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1993年,腾头村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生态500佳”称号。除此以外,腾头村还先后获得了“首批全国文明村”“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全国环境教育基地”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使腾头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前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在持续的村庄建设中,村领导逐渐意识到,光靠工业经济不能保持村庄的持续发展。因此,村领导根据当地资源、生态环境等优势,结合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以商活村、以旅游促村”的发展之路,投入2000多万元,打造了“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先后建成了江南风景园、百鸟园、农家乐、农民公园、盆景园等20多处生态景致,推出了生态和农业观光旅游。2001年1月,腾头村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1年全年接待参观和旅游的人数达55万多人,综合旅游收入达840万元。村里因此成立了旅游公司,将原来的村里接待改成了旅游公司的专业市场化运作,2002年,腾头村的旅游综合效益达到1200万元,腾头村的生态环境建设由此走上了一条以“游”养生态、以生态促“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1)村口景观。村口有一株苍劲的连理古银杏,这并非是腾头村的历史见证,只是村里投资350万元,新栽植400余棵大树和古树中的一棵,现在已经成为腾头村的入口标志。村口绿地占地约3200平方米,呈三角形,其南是环村的清河,潺潺流过。六角形的攒尖小亭临水而建,在亭和古银杏树周围散落布置了一些四季花卉和假石。
(2)柑橘观赏林。漫步在橘洲路上,西侧是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区,肥土沃野耕田成方,绿缎似的麦田如飞机跑道般向外延展。沿田边种植了一排高大的香樟,树下种植灌木和四季花卉。路东侧与环村河之间是柑橘观赏林,这是全国目前最大的柑橘观赏林,共有127个品种,3 400余株,分布在村庄的四周。橘树下面是用于灌溉的暗管,与周边的明沟一起形成了明沟排,暗沟灌,交错成网的格局。
(3)果树花园。果树园位于整个村子的北面,一条东西向的葡萄架贯穿其中,南面是沿环村河的柑橘观赏林,北面是黄花梨基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到春花烂漫时,遍野的梨花竞相开放,景象煞是壮观,形成了一幅乡村特有的田园景色。腾头村还根据不同时令推出葡萄、草莓、黄花梨采摘等参与性活动,突出参与农事活动的乐趣。
(4)花卉盆景园。腾头村在抓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已经形成了几大生态环保产业,其中园林绿化是腾头村生态经济中的一大特色产业。村里现有1 000公顷苗圃基地,3000多种花卉品种,三个大小不等的盆景园,园中展示了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各类名贵盆景1万余盆,成为全国最大的盆景基地。
(5)生态农业示范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腾头村党委审时度势,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以“精品、高效、创汇、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并建立了“腾头村高科技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示范园”,包括高科技蔬瓜种子种苗基地、植物组织培养中心等。为了完善农业示范园区区域功能,搭建了竹廊进行隔离,并在两旁种上北瓜、南瓜、葫芦和佛手等十余种蔬菜瓜果品种,供游客观赏。2002年,腾头村实现农业产值625万元,创汇达30万美元,这是腾头人将生态农业与高科技相结合所喜获的成果。
(6)农家乐园。该景观园林是腾头村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腾头村的一个主要景点,占地约3公顷,由耕作园、江南风情园和动物竞技场组成。耕作园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向人们展示了农耕文明以来,从事农业生产和田园生活所用过的一些主要农具和生活用具;室外是由几小块耕地组成,可以让都市人体验播种、插秧、收割等农事活动。江南风情园利用园林中的水池,向人们展示了我们的祖先在水利上的成就,人们既可以观赏,也可以亲自尝试,参与性强。动物竞技场是一个圆形的场地,主要向游人们提供一些趣味性的活动。
在旅游项目策划上,先后开发了脚踏水车、手摇水车和牛拉水车等江南劳作工具系列,先后购入200多只野鸭及灰天鹅、鸳鸯、小松鼠等,推出了笨猪赛跑、温羊角力、犟牛决斗、野鸭放飞以及松鼠撒果等动物表演,增添成群白鸽广场飞舞追逐的热闹场面,使广大游客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
(7)腾头公园。腾头公园是腾头村集中的公共性景观园林,占地3公顷多,公园由一大一小两个圆形水面组成,几乎占了整个公园面积的一半。公园内新建了九曲桥,湖中饲养了青鱼、红鲤鱼等,营造了“景衬人、人融景”的江南水乡风光。公园内主体建筑是一个六角形的亭子和一条沿河的竹制长廊,池边种植高大的柳树,游步道边配以龙柏、桂花、美人蕉及含笑等花木。
如今展示在人们面前的腾头村,比起诗人陶渊明笔下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个乡村,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不仅是一幅亮丽的田园风景画,更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农村——中国乡村发展的楷模。
目前,乡村景观规划没有相应的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只是通过村镇规划实施,不利于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展开。因此,探讨乡村景观规划的编制要求和不同层次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和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详细阐述了乡村景观规划的任务与内容、目标与原则、阶段与层次和步骤与过程。第二,分别阐述了乡村景观规划的三个层次(区域乡村景观规划、乡村景观总体规划和乡村景观详细规划)的编制要求,包括规划内容和成果要求。第三,阐述了区域乡村景观规划和乡村景观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四,详细阐述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类型,包括乡村聚落景观规划与设计、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乡村水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乡村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旅游开发与景观规划设计。
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紧紧围绕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①保护乡村整体景观风貌和地方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②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发展乡村经济,增加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③改善和恢复乡村景观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