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乡村景观,打造高效和谐人工自然景观

优化乡村景观,打造高效和谐人工自然景观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景观总体规划就是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调整或构建新的乡村景观格局,以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从而创造出优于原有景观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形成高效、和谐的人工自然景观。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应充分尊重生态规律,维护和恢复乡村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优化乡村景观,打造高效和谐人工自然景观

乡村景观总体规划就是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调整或构建新的乡村景观格局,以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从而创造出优于原有景观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形成高效、和谐的人工自然景观

(一)乡村景观空间格局

乡村是高度人工化的景观生态系统,其景观结构斑块、廊道和基质的空间分布格局直接决定了乡村景观的空间格局。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应充分尊重生态规律,维护和恢复乡村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人文特性和历史背景等各不相同,乡村景观空间格局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从乡村地域角度来讲,农田构成了景观格局的基质,而乡村聚落是景观中最具有特色的斑块,其他的斑块还有:林地斑块、湖泊池塘)斑块、自然植被斑块等;河流、道路、林带和树篱则构成了乡村的廊道。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较为广泛,与乡村景观空间格局联系较密切的是斑块和廊道。

1.斑块

景观中斑块单位面积上的数量和斑块形状的多样性对乡村景观空间的合理配置,斑块与景观多样性优化空间结构具有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减少一个自然斑块,就意味着一个动物栖息地的消失,从而减少景观或物种的多样性。因此,考虑斑块在整体景观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乡村景观空间格局中,首先,对于单一的农田景观,适当增加林地斑块、湖泊斑块的规划(池塘)斑块或自然植被斑块,都可增加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补偿和恢复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地发展。其次,严格控制城市和乡村聚落建设用地斑块的盲目扩张,以免导致景观的破碎化和景观斑块空间格局的不合理性。最后,合理、有效地增加乡村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景观中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乡村景观类型多样性就是要多考虑景观中不同景观类型(农田、森林、草地、建筑和水体等)的数目和它们所占面积的比例。

2.廊道

道路、河流、沟渠和防护林带是乡村景观中主要的廊道系统。对于农业生产来讲,廊道(防护林带)可以有效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提高农业产量。

对于生物物种来讲,廊道同样会提供栖息地和物种源,并会成为物种的避难所和集聚地。对于城市景观来讲,通过楔形绿地、环城林带等生态廊道将乡村的田园风光和森林气息带入城市,可实现城乡之间生物物种的良好交流,促进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提高和改善。此外,廊道还是斑块之间的连接通道,与斑块一起形成网络。

在乡村景观空间格局中,首先,对于原有的廊道应加以保护,由于其生态系统廊道的规划比较稳定,在景观格局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次,对不能满足生态功能要求的廊道应加以改造,如加大廊道的绿化力度、增加廊道的宽度等。最后,廊道应与其周边的斑块、基质有机地连接,如道路两侧的绿化尽量避免等宽布局,而应与农田、水塘等结合起来考虑。

(二)乡村聚落的空间布局

乡村聚落不仅是广大的人类聚居地,也是乡村重要的生态系统。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但受制于自然法则,且强烈受诸如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经济活动等人文因素的影响。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是指在一定的乡村地域范围内,根据聚落的性质、类型、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指导乡村聚落景观的建设。

1.乡村聚落的层次划分

乡村聚落的层次划分是按照聚落在乡村地域中的地位和职能进行划分。目前,自下而上划分为基层村(自然村)、中心村(行政村)、一般集镇和中心镇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构成了乡村聚落结构体系。

2.乡村聚落规模

按照《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1993),乡村聚落的四个层次根据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划分为大、中、小型三级,如表7-2所示。

表7-2 乡村聚落规模划分(www.xing528.com)

3.影响乡村聚落布局的因素

乡村聚落布局影响着乡村整体景观格局,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地震、台风和滑坡等自然灾害制约着乡村聚落的布局。例如,平原地区聚落分布较稠密,山区较稀疏,河网地区较稠密,干旱地区较稀疏等。

(2)资源状况:由于土地、矿产、水、森林和生物等乡村资源的性质、储量和分布范围不同,极大地影响着乡村聚落的布局。一般来说,乡村资源丰富的地区,聚落分布较稠密;反之,则较稀疏。

(3)交通运输:对外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乡村聚落的经济繁荣,决定了其是否具有吸引力,从而有可能改变它们在空间上的布局。

(4)人口规模: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人口规模有直接的关系,人口规模大的地区,聚落分布密度也较大;反之,则密度较小。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对乡村聚落布局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另一个是乡村区域原有的经济布局。

4.乡村聚落与生产环境

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村聚落,耕作制度和耕作方式是影响乡村聚落规模和布局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对于耕作制度,南方的稻作农业区,劳动强度大,耕作半径小,聚落规模小,密度大;北方的旱作农业区,劳动强度轻,耕作半径较大,聚落规模也较大。对于耕作方式,以手工为主的耕作方式,耕作半径小,对应的聚落规模也较小;以机械化为主的耕作方式,集约化程度相应提高,耕作半径扩大成为可能,对应的聚落规模也较大。

目前,各地开展拆村并点工作,聚落和人口规模有所扩大,聚落之间的间距也相应增大。这不仅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也是城市化的必然过程,同时也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

5.乡村聚落的布局形式

乡村聚落的布局主要依据其在结构体系中的层次、规模和数目来确定,同时考虑聚落之间的联系强度、经济辐射范围以及用地的集约性,并与乡村道路网、灌排水系统相协调。目前,乡村聚落的布局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集团式。集团式是平原地区普遍存在的形式,布局紧凑、土地利用率高、投资少、施工方便、便于组织生产和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但由于布局集中、规模大,造成农业生产半径大。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平原地区。

(2)自由式。自由式是指乡村聚落在空间布局形态上呈现无规律分布的一种格局,在乡村地区比较常见,分布也比较广泛,尤其在受地形、交通等条件限制的丘陵山区。这种布局形式较能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聚居模式,反映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但对于组织大规模生产、改善乡村物质文化生活是十分不利的。

(3)卫星式。卫星式是一种由分散向集中布局的过渡形式,体现了聚落结构体系中分级的特征。其优点在于现状与远景相结合,既能从现有生产水平出发,又能兼顾经济发展对乡村聚落布局的新要求。

(4)条带式。条带式主要是聚落沿着山麓地带、河流和公路等沿线呈条带状分布的一种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决定了耕作范围垂直于聚落延伸方向发展,耕作半径较小,便于农业生产。但是建设投资较大,资源较集团式浪费。

不同的布局方式有其优缺点,不能因某种方式缺点较多而加以否定,每一种方式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历史原因。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乡村聚落适当集中,有利于资源利用最大化,有效增加常用耕地面积,缓和人地矛盾。同时,也要保存乡村聚落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文脉,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乡村聚落布局形式,丰富乡村聚落的空间景观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