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落景观
新农村聚落景观体系以人文景观为主,景观设计与其农村建设以及周边环境为主要构成方式。对于一般人而言,他们对周围环境物质形态所形成的视觉感受,以及了解或认识的形象特征,都是农村聚落景观的一种外在的现象,单只从表面来看。其实农村聚落景观除了其特有的外在物质形态以外,还包含了一些精神文化在里面,即农村聚落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活动等。后者往往较前者多了一层更深的含义,对于农村聚落居民来说,这无疑代表了他们自身对土地的热爱,特别是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他们对土地的归属感以及他们所秉承的一种乡土文化。
1.整体格局
农村聚落只有持续地改进其功能与形式,才能得以生动地保护与发展。聚落的发展需要表现其在历史上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会加强聚落的景观特色及不可替代性。因此,在农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塑造上:①充分考虑当地的现实条件状况以及人文历史环境,把两者相结合;②保证区域内的整体格局协调统一,使改建与新建区域互相关联;③在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满足其休闲娱乐的需要,并改善其传统历史空间及场所,使其拥有新的形式与功能,同时也更具时代性;④景观整治主要包括增加绿化面积,如在沿路、沿河、沟渠两侧设置绿化休闲带;⑤凡区域内的出入口、交叉口及重点地段等都是需要强化的景观节点,需要有很强的识别性与特点突出;⑥在项目建设的同时不忘保护其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因此要采用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
2.建筑
农村建筑是以传统民居为主的乡土建筑。中国不仅历史悠久,其建筑形式也是风格多样,就乡土建筑而言,大多是反映着自然、社会及文化背景的建筑。随着历史变迁,有的更新换代,有的被遗留下来。那些曾经代表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乡土建筑有着良好的传承性,但在整个建筑业的发展中,它们又面临着如何保存的问题。从工业文明到现代主义,人们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巨大变化,农村居民大多羡慕城市的高楼,以至于在自身建筑保护与更新发展时,现代主义泛滥,使得新的建筑在布局、尺度、形式、材料及色彩上都与农村周边环境显得格格不入,这种新的建筑形式正慢慢迫使应传承的农村建筑文化及特色逐渐丧失。当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我们更要把握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新农村建筑有一个准确的方向及定位,在更新与发展前要先统一规划部署。
在农村聚落内部,即保留的区域,农村建筑更新与发展面临三种方式。
(1)保护。保护对象主要是指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其自身的文化传承性使得它们是不允许被拆除的,即使大多数建筑已经不能为居民生产生活服务,丧失了应有的使用功能,但只要给予适当的修缮,至少可以作为当地历史发展的见证。
(2)改建。改建一般是内部改造,外部基本维持原有的建筑式样,这是对那些区域范围内有居住意义及发展需要的旧建筑,改建之后的建筑应是能适应现代化生活需要的。对于区域范围内自行拆旧换新的问题应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对于农村居民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对那些已经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建筑进行改建,如装饰材料及颜色的使用,避免统一区域内出现混乱的建筑格局。建筑形式的混乱是现在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但由于经济的约束,很难彻底改善这种不协调的局面。
(3)拆除。对于无法改建的旧建筑,应予以拆除。新的区域主要是指农村聚落的外部,相比较传统的生活空间而言,外部的新建区域有很强的可塑性,即设计空间较大。此时只需要把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需求相结合,寻求一个折中点来重新规划建设,如拆村并点。
3.活动空间
(1)街道路面。主干道使用柏油路面以及混凝土路面,街道需使用不同等级的路面材料,如小块的石英石适合铺设在车流不大的街道,给人一种古朴却又不失质感的感觉;对于那些没有人行道的路面则要使用路缘石,使得有层次感,但路缘石不能设置过高,只需略高出路面一点,也可以等高。这样一来,路面就会显得有设计性,而不会觉得景观单调了。
①人行道。一般来说,人行道与路面等高或略高一点,设置不同的材质使其有明显的分隔和界限。
②路灯。路灯是最普遍的,也是最重要的街道照明方式,它是街道景观不可或缺的构成原色。农村路灯与城市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照明方式和尺度,农村街道的尺度普遍偏低,使满足照明需求的同时又能带给人以亲切和舒适感。在灯具外形的选择上更要考虑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更好地展现出当地环境特色及文化内涵为标准挑选合适的灯具。
③围栏。围栏的材料一般以木材、石材和绿篱为主,材料较为天然,给人简单、自然的感觉,对于农村景观的生态性也是有帮助的,不宜使用混凝土及砖砌的高墙。
④绿化。区别于城市绿化,农村景观中的绿化不应做过多的刻意强调,相反,应该通过自然的灌木及草坪分离出界限,而不需要像城市一样用过高的侧石来做硬性分隔。除非是有明显的地形因素存在,否则即使如花池、花坛、花盆这样的人工产物也不要使用砌筑形式做绿化。
(2)亲水。水是空间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空间的重要景观构成要素,除了连接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往外,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水不仅可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灌溉需要,还能够防火以及影响风水布局。大多数的聚落空间选址是在有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如河、溪流等,而那些没有这些自然条件的聚落空间则需要自己打井或挖塘取水。前者有较大的多样化,因为自然的河与溪流形态多样,营造的水域空间与水岸游憩活动相对来说丰富一些。但在发展水域空间活动的同时,需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以此作为活动开发的依托,不能盲目追求休闲娱乐形式,而忽略河流及溪流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普遍存在于农村建设项目中,对于水域空间则需要通过改变水体形态、配置躲避空间及增加遮蔽物等综合处理,以此来保护水域资源。另外,堆石、浚潭、植栽、枯木和实施五种方法都能结合设计,使休闲娱乐活动更好地融入保护生态环境中,使得农村景观生态更加平衡。
(3)老年活动中心。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老龄化现象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也急需设置老年活动中心。一般的传统农村聚落里,都是把活动场所安排在室外,虽然能享受阳光,但受自然影响的程度较大。
(4)儿童活动区。儿童一般有喜水的特性,与水域空间亲密接触是儿童活动区不可少的。一般的传统农村聚落空间里,没有特别指明供儿童活动的场所,大多把自然的水边和庭院空地视为玩耍的主要场所,但基于安全考虑,在满足玩耍游戏的同时,应具备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涉水池旁。同时配备相应的玩耍设施,如滑梯、秋千和跷跷板等。
(5)广场。广场往往是供人群聚集的地方,传统农村聚落里的广场普遍用来祭祀,而新农村建设项目里的广场则更多地服务于节庆与各种风俗活动,同时满足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娱乐需要,把公共建筑与集中绿地更好地连接在一起,使其功能更加突出,实施更加方便与现代化。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禁仿效大城市的所谓大广场,严禁空旷的大面积铺装,严禁占用土地做不合理使用,要把广场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内容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绿化
农村聚落绿化类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www.xing528.com)
(1)庭院绿化,包括村民住宅、公共活动中心或者机关、学校、企业和医院等单位的绿化。
(2)点状绿化,指孤立木,多为古树名木,成为农村聚落的标志性景观,需要妥善保护。
(3)带状绿化,是农村聚落绿化的骨架,包括路、河、沟、渠等绿化和聚落防护林带。
(4)片状绿化,结合农村的聚落整体绿化布局设置,主要指聚落公共绿地。
(二)农业景观
人类长期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便产生了农业景观。因为这种与自然相谐调的土地利用过程对提高农业景观的审美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农业景观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中会变得更有吸引力。
1.农田
农田是农村的形态象征,农田景观是农村景观中最基本的景观构成要素。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农业景观通常是由几种不同的作物群体生态系统形成的大小不一的镶嵌体或廊道构成。
(1)影响因素。影响农田景观的因素有三个方面,轮作制、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耕作栽培技术。
(2)设计原则。农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有整体、保护、生态、地域和美学。
(3)设计步骤。农田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步骤是,确定农田规划设计范围,农田景观勘测与资料收集,农田景观现状图的编制,农田景观适宜性分析,农田景观规划与设计,制定农田景观利用规则,农田景观规划实施和调整。
(4)设计内容与方法。主要是斑块规划设计和廊道规划设计。
2.林果园
现代林果园已经不是传统观念中只有生产意义的果园,而是现代农业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生产、观光、生态于一体,以果树林木为基础,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现代林果园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提高,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相辅相成。
3.庭院
庭院景观设计主要有三项原则,即实用、经济、美化。不同的认识阶段和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越来越多的控制性规划和管理方针的出台,国家对于农村庭院基地的规范性越来越强,使得庭院面积越来越少。较之以往的建设方式,如今主要把建设重点放在环境改造上,而非庭院建设。
(三)水域景观
人类一向把水视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源。水资源是影响农村聚落最直接、最深刻的自然因素,其他自然因素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水环境来影响农村聚落。水系对景观空间的布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农村内部结构,还间接影响着村落外围环境结构。对于缺少自然水资源条件的农村,多数采取的是打井和挖塘取水的方式蓄水,一来可以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必需,二来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水资源往往会成为一个村镇的中心,不仅可以改善整个生态环境,还可以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就水资源的一般使用性来说,最常用的是饮水、灌溉和防火,其实水系还有很多功能,如浣洗、运输、排水、排洪、调蓄、美学、生态以及防御等。在如今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水系的生态和美学功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普遍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整体布局、主次分明、生态环保和实用美学。
(四)道路景观
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农村道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按照国家标准,道路的使用性质可以划分为五种级别,即国道、省道、县道、村道、专道。村道主要是指那些为农村经济、文化和行政服务的公路,是农村与外部联系的主要方式。在设计农村道路景观时需遵循五项基本原则,即安全、整体、乡土、生态、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