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景观意象不仅来自当地居民对农村景观的感知,而且来自非当地居民的感知和认同,这是农村景观认知的两大主体。
当地居民对农村景观的感知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在当地景观环境中出生、生长,熟悉农村景观环境的每一个环节,掌握景观环境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特征,能够通过景观之间的关系进行景观逻辑推断,对自己周围的农村景观环境具有亲切感和认同感。
非当地居民对农村景观的感知来自亲身的体验和感受,或通过电视、广播、文字、图片等诸多方式获取。在笔者调研中,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了解到人们心目中,尤其是城市人群对农村景观的印象,大致分为六大类。①自然印象:青山、绿水、草坡等;②农田印象:秧田、麦田、梯田、油菜花、田埂、稻草人等;③建构筑物印象:传统茅草房、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塑料大棚、农田中的电线杆、畜舍等;④植物印象:桑树、茶园、各种果园、村口的大树、道路和水系两侧林带等;⑤动物印象:猪、狗、牛、羊、鸡、鸭、鹅等;⑥生活印象:炊烟缭绕、水边浣洗、民俗节庆、牧童笛声等。可以看出,城市人们对新农村景观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景象,反映出他们对传统新农村田园风光的眷恋和向往。
刘沛林在研究古村落时,就事物的普遍性特征,提出中国古村落景观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意象。①山水意象: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有机思想,把人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居住的环境特别注重因借自然山水。例如,安徽南部的古村落呈坎村以及其他古村落普遍风行的“水口园林”。②生态意象:中国古代村落在注意选择优美山水环境的同时,也注意良好生态环境的选择。中国古人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追求包含对满意生态环境的追求。村落的生态意象除了有较好的树木植被外,还与村落地形、土壤、水文、朝向等因素有关。例如,浙江嵊县屠家埠村。③宗族意象: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以血缘为基础。因此,人类居住的村落,便成为以血缘为基础聚族而居的空间组织。在中国古代村落中,最重要的宗族建筑是宗祠。例如,皖南黟县宏村中心的宗祠和月塘,是人们印象最深的景观建构;云南大理附近白族村落中心广场的宗祠和戏台,成为白族村落最重要的景观建构。④趋吉意象:人们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搏斗中,逐步认识到土地肥沃、人身安全、生活方便、风光优美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有利环境;反之,穷山恶水、土地贫瘠、安全感差的环境是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险恶环境。因此,中国传统村落与传统城市一样,特别注意选择和营造一个趋吉避凶的人居环境。
理想的农村整体景观意象应能体现出农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及维持农村生态环境的三个层次的基本功能。传统农村景观主要体现第一层次的功能,而现代农村景观的发展除立足于第一个层次功能外,将越来越强调后两个层次功能。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资源状况的差异,农村整体景观意象也各有侧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高,自然资源条件也相对优越,其农村景观意象较注重生态保护及美学价值。比如,高强度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与陆地表面覆盖物空间异质性关系,农田树篱结构变化对鸟类多样性影响,促进哺乳类和鸟类自由运动与水土流失调节的景观设计。(www.xing528.com)
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整体景观意象除了在三个层次的基本功能上各有侧重之外,还应根据自身景观资源优势进行拓展。例如,在理想的农村整体景观意象基础上,对应于旅游业中人们“重返农村”和“亲近自然”的情结,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还应具有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聚落、风土民情、新型农业模式(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等,构成相应农村景观旅游的资源基础,这对于转变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农村景观的形态构成包含了物质景观形态和精神景观形态两大部分,其中,物质形态主要由聚落景观形态、生产景观形态和自然景观形态三大部分组成。
农村聚落景观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其发展受到传统观念(宗族制度、宗教信仰和风水观念)、经济水平和政策法规的制约。农业景观是农村景观的主要类型,经历了原始农业景观、传统农业景观和现代农业景观三个阶段,景观特征各不相同,具体体现在生产工具、土地利用、自然化程度、景观规模、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其发展与演变的原因在于受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决定农业耕作系统,从而形成不同地域的景观格局;社会因素表现为土地制度、生产力水平、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人口规模等方面,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对农村景观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小农经济和大农经济相结合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的农业经营发展模式,形成集约与粗放、大规模与小规模相结合的农村农业景观格局。
农村生活景观从传统的耕织并重、耕读传家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向现代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转变,生活景观也趋于多元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