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的农业景观特征是不一样的,具体体现在生产工具、土地利用、自然化程度、景观规模、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
(一)原始农业景观特征
(1)生产工具: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生产水平很低,农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生产工具较原始落后。
(2)土地利用:这一阶段土地利用方式采用撂荒农作制,根据土地利用时间的长短,撂荒农作制又分为生荒农作制和熟荒农作制两种。并从早期的生荒制逐步过渡到晚期的熟荒制,土地利用率较低。
(3)自然化程度: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较大,在生荒制时期,养地或土壤肥力的恢复完全依靠自然力,即使到了熟荒制时期,人力因素逐渐加强,但是仍然主要依靠自然力,自然化程度相当高。
(4)景观规模:尽管当时采用撂荒农作制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大了对耕地的实际需求,但是当时人口聚居规模较小,农业景观规模也相对较小。
(5)景观多样性:当时的农作物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后来它们各自在扩展、传播中交融。稻米、高粱、黄豆、麦、黍(黏米)、稷(不黏)等“六谷”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主食,终于形成中国农业的特色,但当时农作物和种植物种类较少,农业景观多样性较低。
(6)物种多样性: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人类基本上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很好地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物种十分丰富。
(7)生态环境:这个时期常被形容为“掠夺式”发展,说它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等;这主要是由于农耕文明初期,聚落人口少,刀耕火种所清除的林地,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休息才可以恢复正常,但从长期作用效果看并不构成对以森林资源为代表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只是发展到后期当人口的增长超越了森林资源所能恢复的临界点,无法恢复,才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这一时期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
(二)传统农业景观特征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冶铁业的兴起,农具出现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从而使农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
(2)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方式逐步废弃了撂荒制而采用连种制和其他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较原始农业景观阶段有所提高。
(3)自然化程度: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生产中依靠人力的因素得到进一步加强,自然化程度逐步降低。(www.xing528.com)
(4)景观规模: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加大了对耕地的需求,出现了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现象,农业景观规模逐步扩大。
(5)景观多样性:战国、秦汉时期的主要蔬菜有葵、藿、薤、葱、韭五种,即《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说的“五菜”。魏晋至唐宋时期,蔬菜品种不断增多。之后,还从印度、泰国、尼泊尔等国及地中海一带引进了黄瓜、茄子、菠菜、莴苣、扁豆、刀豆等新品种。此外,明代中期从国外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农作物和种植物种类的增加,使农业景观多样性急剧增加。
(6)物种多样性:由于非理性的掠夺性开发活动,包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生物物种较原始农业阶段有所减少。
(7)生态环境:人口压力的不断加重,迫使人类向自然索取资源和空间。过度的开发超越了环境负载力,草原不断被蚕食,沙漠面积不断扩大,使自然环境中人工的烙印越来越清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而农业生产,因为它充分利用人们丢弃的有机质废物,返回农田,是一种“循环式”发展。所以,农业生态系统相对比较稳定。
(三)现代农业景观特征
(1)生产工具: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使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土地利用: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大面积的集约化农田出现成为可能,土地利用得到显著提高。
(3)自然化程度:尽管自然条件对现代农业仍有影响,但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因素,自然化程度进一步降低。
(4)景观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使农业景观规模较传统农业景观阶段有明显增大,但是高科技的应用又使景观规模变小。
(5)景观多样性:农业的专门化和机械化使农业景观变得十分单调,生产量上升的代价是景观多样性的降低。
(6)生物多样性:依赖于化肥、农药以提高农业生产量,导致土壤、水体、农产品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而且,农业的专门化和机械化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7)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广泛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污染了环境,增加了土壤的侵蚀,而且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造成农田生态平衡失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