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要素由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等要素组成,它们共同形成了不同乡村地域的景观基底。各要素不仅是构成乡村景观的有机组成要素,而且对乡村景观的构成具有不同的作用。尽管某些自然要素能够形成一个地域的宏观景观特征,如地形地貌,但是整体景观特征还是各个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乡村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们形成了乡村地域景观的宏观面貌。地形地貌的影响按地形地貌的自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五大类型。在中国,山地约占陆地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丘陵约占10%,平原约占12%,盆地约占19%。
通常所说的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起伏不平的高原,山区约占陆地面积的2/3。不同地形地貌形态反映了其下垫物质和土壤的差异以及所造成植被的区别,因而是进行景观分析和景观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
地形地貌不仅形成了乡村景观的空间特征,而且不同的海拔高度对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村镇聚落景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海拔高度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地带性规律,出现了山地垂直地带,气候、植被、高度与坡度土壤都随着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另外,山地的坡度和坡向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坡度影响地表水的分配和径流形成,进而影响土壤侵蚀的可能性和强度,可以说,坡度决定了土地利用的类型和方式。坡向影响着局部的小气候的差异,不同的坡向造成光、热、水的分布差异,直接决定了植被类型及其生长状况。
(2)山区用地紧张,可耕面积少,农业生产通常结合地形地貌来进行,依据等高线山区景观修山建田,这样就产生了与平原完全不同的农业生产景观,如梯田景观(见图3-2)。
图3-2 梯田景观
(3)地形地貌对于村镇聚落景观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山区。中国传统村落山地建筑的选址和民居的建设都与自然的地形地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互相因借、互相衬托,从而创造出地理特征突出、景观风貌多样的自然村镇景观。即使一个地域的单体建筑形式大同小异,但一经与特定的地形地貌相结合,便形成千姿百态的建筑群,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村镇聚落整体的景观变化。
(二)气候
气候是不同地域乡村景观差异的重要因素。各种植被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土壤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气候是一种长期的大气状态,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是气候形成的三个要素。气候因素包括太阳辐射、温度、降水、风等,温度和降水不仅是气候的主要表现方式,而且是更重要的气候地理差异因素。
中国地域辽阔,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拥有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以及对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资源。可以说,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了明显不同的乡村区域景观类型,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形式和农作物的分布上。
(1)气候对建筑布局和形式的影响。中国从南到北纬度相差大,从严寒的东北、西北到酷热的华南,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变化极为悬殊,使建筑对日照、通风、采光、防潮、避寒、御寒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从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布局和形式。例如,北方的四合院、徽州建筑、云贵的干阑式建筑、黄土高原的窑洞等。(www.xing528.com)
(2)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由于气候类型的多种多样,中国的各种植物资源也极其丰富,中草药和贵重药材种类繁多。对于农业生产,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根据南北气候的差异,全国分为五种耕作地区:一年一熟区、两年三熟区、一年两熟区、双季水稻区和一年三熟区。
(三)土壤
土壤是乡村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著名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说过,土壤剖面是景观的一面镜子。任何形式的景观变化动态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在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性质上。或者说,什么样的气候和植被条件形成什么样的土壤。因此,对于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而言,土壤是决定乡村景观异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地域辽阔,气候、岩石、地形、植被条件复杂,加之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因而土壤类型繁多。从东南向西北分布着森林土壤(包括红壤、棕壤等)、森林草原土壤(包括黑土、褐土等)、草原土壤(包括黑钙土、栗钙土等)、荒漠、半荒漠土壤等。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植被的生长,对农业生产尤为重要。因此,乡村的农业生产性景观是由土地的适宜性决定的。
(四)水文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农业是目前世界上用水量最大的产生,一般占总用水量的50%以上。
水资源不仅是农业经济的命脉,而且也是乡村景观构成中最生动和具有活力的要素之一,这不仅在于水是自然景观中生物体的源泉,而且在于它能使景观变得更加生动而丰富。在不同的水体中有着各自的水文条件和水文特征,也决定着各自的生态特征,如湖泊、河流、沼泽、冰川等,它们对乡村景观格局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①湖泊。湖泊是较封闭的天然水域景观,按水质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淡水湖是某一巨大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调蓄、发展农业、渔业等重要作用。按分布地带可分为高原湖泊和平原湖泊。②河流。河流是带状水域景观,从水文方面可分为常年性河流与间歇性河流,前者多在湿润区,而后者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补给分为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雨水补给是河流最普遍的补给水源。③沼泽。沼泽是一种典型的湿地景观,是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的集中聚集繁衍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④冰川。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西北的高山地带。冰川水是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河流的主要水源,如塔里木河等,也是绿洲农业景观的主要水源。
(五)动植物
1.植被
植被是全部植物的总称。中国的高等植物近3万种,在中国几乎可以看到北半球的各种类型的植被,其中,农田植被占全国总面积的11%。植被与气候、地形和土壤互相起着作用,一方面,有什么样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就有什么样的植被;另一方面,植被对气候和土壤甚至地形也都有影响。它们共同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特征。
根据植物群落的性质和结构,植被可以划分为森林、热带稀树草原、草原、荒漠植物和冻原5大基本类型,各自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生态环境。按照植被类型的区域特征,中国植被分为八个区域,分别为寒温带针叶林区域、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热带季雨林和雨林区域、温带草原区域、温带荒漠区域、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各自有其景观特征和分布范围。
目前,全世界有2 000多种栽培作物来自野生植物。我国有用植物约有10 000种,植物资源分类目前已被利用的植物资源可以归纳为五大类。①食用植物;②药用植物;③工业用植物;④环保植物;⑤种质植物。
2.动物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自然条件优越,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野生动物与乡村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朱鹮是世界上濒危鸟类之一。历史上,朱鹮不仅常见于中国东部和北部的广大地区,而且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等地也都有一定数量。但到20世纪中期,只有中国还有朱鹮幸存。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乡村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鹮用于筑巢的大树被大量砍伐,采食的水域被农药污染,耕作制度的改变使冬水田变成了冬干田,加上人口的激增造成的生存压力以及过度的猎捕,迫使它们无法在丘陵、低山的水田、河滩、沼泽和山溪等适宜的地方生活,而逐步迁到海拔较高的地带,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也越来越小。1981年,在海拔1 356米的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了消失17年之久的野生朱鹮,并建立了朱鹮保护站。当地的老百姓和朱鹮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朱鹮成了当地村民家中的特殊“贵客”,村民们亲切地称它们为“吉祥之鸟”。为了让这个“新成员”平静安全地生活,村民们宁愿田里庄稼减产,也不会在朱鹮的生活区域内使用任何农药,以此保证朱鹮的食物不受污染,形成了人与鸟和谐共处的局面,朱鹮也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