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地域文化的新农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乡村文化景观分类方法

基于地域文化的新农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乡村文化景观分类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并认为划分乡村文化景观的主要核心是以下几方面。发生、演化一致专指某类景观内部的状况而言,由此推之,这一原则要求异类景观的发生基础相异,演化方向不同。根据人类对景观的干扰程度,肖笃宁提出按照人类影响程度的大小对景观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自然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表3-3肖笃宁提出的景观分类

(一)人文地理学的景观分类

地理学界把乡村景观视为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认为乡村文化景观深受自然景观的制约和影响,如农业生产方式、作物种类、农村民居的形式和结构、聚落的布局、庭院以及绿化树等。并认为划分乡村文化景观的主要核心是以下几方面。①聚落,包括居民住宅,生活服务设施,街道,广场,二、三产业,交通与对外联系等以及聚落内部的空闲地、蔬菜地、果园、林地等构成部分。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在乡村,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农村聚落规模的大小以及聚落的密度,反映了该地区人口的密度及其分布特征。各地区不同的文化特色,经济发展水平,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农业生产结构等无不在农村聚落中体现。农村聚落景观是乡村最显而易见的文化景观。②土地利用,包括种植业、林牧副渔业、乡镇工业等的土地利用景观,特别是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其地域差异性明显。以农业生产中都市粮食生产而言,各地由于气候、土质、生产、生活习惯,生产资料的不同和技术条件的差异,导致有各异的粮食生产种类、结构和质量水平。粮食生产几乎遍及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域,各地都有自己最适宜的粮食作物。各种小杂粮则生产在特定地域内。

董新认为,乡村景观属于不同程度上带有自然景观特色的人文景观(或文化景观),并以此提出了划分乡村景观类型的原则。①相关原则。乡村景观相关原则的外在表现是景观给人的整体感。②同质原则。同一乡村景观内各地段乡村景观的组成成分应该是一致的,不是绝对等同,而是指景观内主要组成部分的一致以及景观特征、景观功能的一致性,并不排除在景观中对形成景观特征无重大影响的微量质料的不一致。③外观一致性原则。景观外貌是反映乡村景观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乡村景观内部特征的外在表现。④共时原则。乡村景观是活动性较强的动态空间地域综合体,乡村景观的演化具有周期性和随遇性双重特征,所以乡村景观的历史演化极为活跃,同一乡村景观在不同时间的断面表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有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乡村景观会变得面目全非。⑤发生、演化一致原则。发生、演化一致专指某类景观内部的状况而言,由此推之,这一原则要求异类景观的发生基础相异,演化方向不同。发生一致原则要求同类乡村景观赖以产生的基础,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具有相似性的特点,演化一致原则要求景观内部各部分具有雷同的发展过程、发展演变规律。

(二)景观生态学的景观分类(www.xing528.com)

景观生态学的分类。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进行景观分类,一般先根据地形、地貌划分不同的单元,然后再对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或功能进行细分。例如,周华荣在对新疆的北疆地区进行景观生态系统分类研究中,采用了四级景观分类体系:景观类型、景观亚型、景观组和景观型。景观类型是根据地质基础和大的地貌单元及气候带划分,如山地、平原景观等。景观亚型是根据景观功能、土地利用方向以及人为干扰程度的不同进行划分,如山地林地景观、山地草地景观、平原草地景观等。景观组是根据生态条件、人为利用方式或起源进行划分,如山地针叶林水分涵养林林地景观、山地高寒草甸放牧场草地景观、平原绿洲旱田农田景观、平原绿洲村落聚落景观等。景观型是景观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景观要素,特别是生物量(草场产草量、森林蓄积量),或土地承载量来划分。

以上分类主要是从乡村自然景观的角度对景观类型进行的划分。根据人类对景观的干扰程度,肖笃宁提出按照人类影响程度的大小对景观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自然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见表3-3)。郊区景观是一种特殊的人工经营景观,位于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大小不一的居民住宅和农田混杂分布,既有商业中心、工业,又有农田、果园和自然风光。

表3-3 肖笃宁提出的景观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