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镇发展大大改善了中国乡村的面貌和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景观的规划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兴起的同时,调查中也发现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无序性,这有其主客观的原因。此后,安徽省村镇建设的重点放在灾后移民建镇上。(六)管理欠缺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也有很大的关系。

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城市化和现代化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人们观念和认识上发生转变。村镇发展大大改善了中国乡村的面貌和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景观的规划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兴起的同时,调查中也发现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无序性,这有其主客观的原因。

(一)建设滞后

目前,各省仍把重点放在小城镇建设上,尤其是中心镇的建设,目的是提高景观建设滞后的当地城市化水平。例如,1998年安徽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此后,安徽省村镇建设的重点放在灾后移民建镇上。从江苏省来看,1995年村镇规划编制率达到了97.5%,2000年以来,主张大力加强中心村的建设,村庄拆并的幅度将近50%,然而村庄规划却没有及时跟上,关键在于:一方面重小城镇轻村镇,对村镇建设关注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村庄拆并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大拆大建使农民的负担过重,村庄拆并进退两难。因此,更谈不上乡村景观的建设。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意识比较超前的村庄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到现在乡村景观建设还没有全面地展开。这是因为一方面,目前许多乡村发展都是基于解决自身面临的困难,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利用的调整、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居住条件的改善等,往往忽略了乡村景观变化的负面影响及自然生态保育的重要性,造成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明显滞后;另一方面,乡村景观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村庄更新改建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资金不足也是制约一些地区乡村景观建设的一个因素。

(二)认识偏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对其居住环境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但往往缺乏乡村景观及生态环境保育的正确观念的指导,并且受到当前城市居住标准、价值观以及建筑形式等影响,误导了乡村景观的健康发展。调查中发现,发展中的乡村大多向城市看齐,把城市的一切看成现代文明的标志,乡村呈现出城市景观。比如,有的村庄在规划建设时,提出了“建成城市风貌”的口号,“草坪热”“欧陆风”等一些在城市早已开始反思的做法却在乡村滋生、蔓延。殊不知,乡村居民在羡慕城市文明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自身有价值的东西,造成传统乡土文化的消失。

乡村居民还缺乏规范的规划设计观念,自行拆旧建新,大量缺乏设计的平顶式,甚至没有外墙装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造成乡村建筑布局与景观混乱的现象。对于乡村景观,居民把景观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绿化种植。虽然一些地方有“见缝插绿,凡能绿化的地方都绿化”的意识,但不是通过规划设计,而是自作主张,完全随意行事。这些观念认识上的偏差都将导致乡村景观的低层次和畸形发展。

(三)规划水平

目前,全国规划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总体布局大多千篇一律,有的采用城市居住区的布局模式,缺乏乡村的环境特征;有的形式单一,布局采用大片的行列式排列,与兵营无异,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缺乏乡村应有的自由、亲切的生活氛围和特色。建筑上盲目模仿城市类型的住宅或别墅,尤其是所谓的欧陆风格,更是造成建筑景观上的负面影响。乡村景观也一样,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毫无乡村特色可言。

当前,中国广大村镇面临更新改建的局面,所编制的村镇规划往往跟不上发展形势,这些问题在于规划设计不切实际。虽然设计人员已经认识到乡村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乡村的环境特征,将只适用于城市环境的设计规范生搬硬套到乡村景观和乡村住宅设计中去。规划设计缺乏对乡村居民的心理、行为的充分研究,造成使用不便,缺乏吸引力。规划设计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乡村景观的固有风貌,反而造成更多景观上的新问题,使得地方特色随着乡村的更新改造而逐渐褪色。

(四)生态退化(www.xing528.com)

由于片面追求乡村经济的增长,造成对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使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基本农田面积减少;自然斑块面积减少;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及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使传统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等。乡村的景观空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乡村风貌与自然景观亦渐渐消失殆尽,对乡村景观和环境的发展极为不利。

大树、河(溪)流、池塘与自然植被等是任何一个乡村地区固有的特征。然而,乡村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很少考虑这些乡村固有的自然元素。相反,原有浓荫的大树不见了,河边、池边的自然植物被毫无生气的混凝土驳岸所取代,还出现了大面积非生态硬质铺装的广场……这一切不但使乡村失去了田园景观特色,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只有与生态结合的乡村景观,才能保障生物的多样性,才能提供村民生活及休闲空间的深度。

(五)文化消失

乡土文化是构成村镇的基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乡土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没有发展就没有现代文化的产生和传统文化的延续,乡村的更新与发展既保证了乡土文化的延续,同时也为新的文化的注入提供了前提。因此,乡村的更新与发展不是将传统的生活形式完全排除,相反要将之纳入,使之与现代文化进行整合。

目前,许多地方的乡村景观都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关键在于缺乏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消失不是由于乡村更新造成的,而是对乡村历史发展、文化特性以及乡村一些不可改变的特征缺乏认识,甚至无知,如是才导致乡土文化的消失。由于以城市文明为特征的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在乡村历史性变革中发生冲突,而乡村居民在现代和传统面前失去了判断力,加之认识上的偏差,才会盲目地追求城市文化,而忽视了自身的乡土文化。

因此,唯有了解乡村历史的人,才能判断哪些东西需要保留,哪些东西需要更新。这无疑需要对乡村居民进行正确的引导。

(六)管理欠缺

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也有很大的关系。目前,乡村景观出现的一些丑陋现象,如建筑乱搭乱建、村民自行拆旧房建新房、垃圾随处可见……这都是管理力度不够造成的。例如,建筑布局问题,江苏省属平原地区,全境都适合建房,农民房要么遍地开花,要么在交通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受所谓公路经济的影响,沿交通线一字型排开,造成建筑布局无序的混乱现象,这明显是由于对乡村宅基地管理力度不够造成的。建筑风格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风俗以及经济承受能力,出资为他们提供统一风格、不同户型、不同面积、不同档次的建筑方案,但是推广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相反,村民自行拆旧建新,缺乏规划的“乡村”建筑充斥着乡村,造成建筑景观混乱的局面,这不仅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引导,更需要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管理。环境脏乱差问题,传统乡村是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环境,乡村居民产生的垃圾可以回归自然,但是现在已经不行了。垃圾在乡村随处可见,造成乡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不仅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而且需要加强管理处罚力度。

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的问题。国外较早展开了乡村景观研究与规划实践,尽管在制度上,有的以官方为主导,有的以民间团体为主导,各国有所差异,但是它们有共同之处,就是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景观保护意识和自主创新的精神。

近年来,国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展开了乡村景观的研究,大体上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主要包括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景观分类、乡村景观评价、乡村聚落景观、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园林、乡村景观旅游以及乡村景观规划等方面。目前,由于缺乏完善的乡村景观法律、法规体系,国内乡村景观规划实践主要通过村镇规划来体现。从目前国内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现状来看,国家政策、规划水平、领导意识以及经济支撑是促进当前乡村景观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在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建设滞后、认识偏差、规划较差、生态退化、文化消失、管理欠缺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以正确的乡村景观规划理论做指导,以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做保障,才能确保乡村景观的正确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