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建筑术语详解-绿色建筑施工图识读

绿色建筑术语详解-绿色建筑施工图识读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热环境恶化的显著标志之一。通过提升建筑绿色性能,可有效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居住舒适健康性。绿色建材的选用原则符合资源节约、节能节水、质量安全、耐久性、经济性等多项政策要求,是绿色建筑的重要载体之一。

绿色建筑术语详解-绿色建筑施工图识读

1)绿色性能

绿色性能(green performance)是指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其评价指标共同构成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评价指标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措施能综合反映绿色建筑所达到的性能程度。

2)全装修

全装修(full decoration)是指住宅建筑在交付前,其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厨房与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建筑全装修交付能有效杜绝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等“乱装修”现象,保证建筑安全,避免能源和材料浪费,降低装修成本,节约项目时间,减少室内装修污染及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避免装修扰民,更符合现阶段人们对健康、环保和经济性的要求。它一方面能确保建筑结构安全性,降低整体成本,节约项目时间;另一方面能大大减少污染,更符合人们对健康、环保和经济性的要求,对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3)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热环境恶化的显著标志之一。热岛效应的产生会导致城市局部环境温度升高,降低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人们不得不依赖人工条件来满足居住环境的舒适要求,使空调制冷能耗急剧上升,从而增加建筑能耗。通过提升建筑绿色性能,可有效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居住舒适健康性。

4)热岛强度

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是指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5)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是指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及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绿色建材的选用原则符合资源节约、节能节水、质量安全、耐久性、经济性等多项政策要求,是绿色建筑的重要载体之一。

6)绿容率

绿容率(green capacity rate)是指场地内各类植被叶面积总量与场地面积的比值。叶面积是生态学中研究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性指标,它与植物生物量、固碳释氧、调节环境等功能关系密切,较高的绿容率往往代表较好的生态效益。目前,常见的绿地率是十分重要的场地生态评价指标,但由于乔灌草生态效益的不同,绿地率这样的面积型指标无法全面表征场地绿地的空间生态水平,同样的绿地率在不同的景观配置方案下代表的生态效益差异可能较大。因此,绿容率可作为绿地率的有效补充。为了合理地提高绿容率,可优先保留场地原生树种和植被,合理配置叶面积指数较高的树种,提倡立体绿化,加强绿化养护,提高植被健康水平。

绿容率可采用简化计算公式,即

绿容率是指为了应用于生态规划对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设计、项目设计进行科学指导与控制而制订的绿化指标。其目的是提高单位面积上绿地的科学生物总量,进而约束绿地系统建设的投机行为,规范绿地系统建设的责任与义务,提高有限的绿地系统建设的品质效率

7)绿视率

绿视率(green looking rate)是指人的视野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该指标通常用来量化城市绿道空间绿量可视性,即在空间水平上,以人的视角所能捕获的绿量为计量单位,通过探索基于绿视率的城市绿道空间绿量可视性计算方法,推动城市绿道的定量研究和规划设计水平。绿视率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人对环境感知的一个动态衡量因素。

8)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具体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及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及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9)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是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及海洋能等。

10)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geothermal heat pumps)是指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装置。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 kW·h的能量,用户可得到4.4 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为室外地源换热系统、地源热泵主机系统和室内末端系统3个部分,有水平式、垂直式、地表水式及地下水式4种系统类型。

11)建筑中水系统

中水因其水质介于给水(上水)和排水(下水)之间,故名中水。建筑中水系统(building reclaimed water system)是将建筑或小区内使用后的生活污水、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或小区作为杂用水的供水系统。它适用于严重缺水的城市和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

12)可再利用材料

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是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13)可再循环材料

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是指已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14)新风系统(www.xing528.com)

新风系统(fresh air system)是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的。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管道与一系列的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室内受污染的空气经排风口及风机排往室外,使室内形成负压,室外新鲜空气便经安装在窗框上方(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进风口进入室内,从而使室内人员呼吸到高品质的新鲜空气。

15)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是指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变配电、照明、电梯、空调、供热、给排水、消防、保安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的建筑物管理与控制系统。

16)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solar energy PV power generation system)是指利用电池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系统。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

17)建筑设计的被动式手段

建筑设计的被动式手段(passive mean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是指不采用特殊的机械设备,而是利用辐射、对流和传导使热能自然流经建筑物,并通过建筑物本身的性能控制热能流向,从而得到采暖或制冷的效果。

18)建筑全生命周期

建筑全生命周期(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是指从建筑物的前期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修乃至拆除各个阶段的全循环过程。一般将全建筑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

19)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roof greening)是指在高出地面以上,周边不与自然土层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的绿化。

20)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vertical planting)是指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物立面或其他构筑物表面攀扶、固定、贴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绿化。垂直绿化占地少、投资小、绿化效益高是园林绿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绿化面积的途径之一。垂直绿化可减少墙面辐射热,增加空气湿度和滞尘,绿化环境,对建筑物密度大、空地少的地方尤为必要。

21)绿色校园

绿色校园(green campus)是指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对学生具有环境教育功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校园。

22)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是指大气污染物中日益增加的二氧化碳在空间吸收红外线,直接影响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大气中扩散,致使地表和大气下层的温度增高的现象。

23)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的概念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24)建筑信息模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IM技术可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5)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及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服务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及碳金融等。

26)健康住宅(health dwelling house)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是指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指疾病或体弱。有关专家将健康住宅定义为:在符合住宅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健康要素,以人类居住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需求,为居住者营造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住宅和社区。也就是说,健康住宅应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

27)装配式建筑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装配式建筑节能环保,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其特点:一是设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二是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三是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可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5种类型。

28)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是国际认可的绿色建筑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开发,对多种类型建筑均适用,提供实用且可量化评估的绿色建筑解决方案。评估结果分为白金、金、银及认证级别。白金级反映建筑绿色水平最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