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信息的筛选
就业信息的采集是职业选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据,而准确有效地筛选与使用就业信息,则是职业选择的可靠保证。
1.就业信息分类
采集的就业信息一般包括3方面的内容:
(1)有关整个社会职业状况方面的信息。社会职业状况包括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以及社会就业制度、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基本资料,比如产业的种类,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行业与职业的结构、分类和发展前景等。此类就业信息的采集渠道一般有图书馆、政府机构、劳动服务部门、网络上的有关主页、新闻媒体的有关报道等。
(2)有关特定职业的信息。这些就业信息包括特定职业的性质、任务、操作程序、资格要求、工作环境以及职业的待遇、晋升机会、就业机会信息等,就是人们通常最关心的职业信息。这些信息一般可以通过各级主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政府部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劳动服务部门的职业手册、用人单位、新闻媒体的招聘信息、网络、参观、实习、熟人介绍等渠道获得。
(3)有关职业资格培训方面的信息。教育和培训旨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个人为获得与特定职业相适应的职业资格,需要接受相应的教育与培训。这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构、专业及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费用、时间,以及毕业生去向与发展前景等。此类就业信息的采集渠道一般有学校、劳动服务部门、新闻媒体的广告等。
2.筛选就业信息依据的原则和方法
由于信息的来源和获得的渠道不同,内容必然虚实兼有,甚至互有矛盾,因此,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筛选,就成为使用信息的前提。对于收集到的就业信息,应根据个人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排列、整理和分析,以保证就业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一般情况下,筛选就业信息应依据以下原则和方法:
(1)科学取舍。对所获得的一切就业信息进行分析鉴别,科学取舍。这包括对信息鉴别真伪、去粗取精,剔除过时无用的信息,保留与自己的兴趣或专长有关的部分,把与兴趣或专长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信息排到一边。(www.xing528.com)
(2)分清主次。在对就业信息进行取舍的同时,还要把信息按与自己相关的程度进行排序,重点信息选出、标明,并注意保存;一般信息仅供参考。如果主次不分,就会在很多并不重要的信息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许会因此错过择业的良好时机。只有把握重点、赢得时间,才可能抢占先机。
(3)深入了解。对于重要信息,要寻根究底,调查搜集相关资料,仔细了解信息的具体内容,如某一职业岗位的历史、现状、前景、要求条件等。对待遇以及进修培训、晋级晋升要通过合适的方式侧面了解。了解的越深,分析的越透,就越能准确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
(4)适合自己。对信息筛选的依据就是适合自己,无论一则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多么高,只要不适合自己它就失去了价值。好高骛远、人云亦云、迷失自我是筛选就业信息的大忌。在择业问题上,个人的愿望只是一个参照,实际操作时则要面对现实,不能图虚荣、爱面子,要量力而行,量能择业,量才定位。不切实际地对号入座,只会误导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就业信息的运用
在保证就业信息广泛搜集、翔实具体、准确无误、及时有效的前提下,对筛选出来的信息应做到:
(1)及时运用。搜集、处理信息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信息,因此,一旦选定就业信息,就要不失时机地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询问信息的可信度,争取面谈的机会,并备好就业材料,为下一步面试做准备。
(2)弥补不足。根据筛选出的就业信息要求,对照自己,检查不足。如果有时间在就业前弥补,应尽快调整自己的智能结构。比如某门功课不扎实,某项技能欠缺等,就可以主动学习培训;如果毕业前时间有限,可以考虑放弃这一信息,或者择业后及时补上。
(3)适时输出。有些信息对自己不一定有用,但对别人十分有用。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抓住不放。迟迟不输出对己无用的信息是不可取的,这不仅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本可以减少一个竞争对手却没有减少。当你主动适时输出对他人有用的信息时,说不定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对己有用的信息。这就是相互交流的价值,所以,不要吝啬对他人的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