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准备:诚信就业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准备:诚信就业意识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而言,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进步与荣誉十分看重,甚至将这种进步与荣誉作为衡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硬性指标。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只有树立诚信就业意识,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并找到一份真正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准备:诚信就业意识的重要性

某国内知名企业,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应聘大学生最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或争取入党的积极分子、优秀学生干部;诚实守信的品质;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热心社会工作、具有合作意识、为人正派;等等。

上述案例说明,用人单位首先在“择人”,即审视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品。一般而言,社会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进步与荣誉十分看重,甚至将这种进步与荣誉作为衡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硬性指标。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树立科学求实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大学生选择职业类型与区域的原动因素,求职择业的一切都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要做好求职择业的思想准备,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打破旧的思想,就不能纠正思想误区,树立新的就业思想。现在,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新的就业制度代替,上大学已不是就业的保证,而只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目前,一些大城市和高层次的用人单位人才需要经过多年的补充已逐渐饱和,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已经明显呈现下降的趋势。中小城市、乡镇基层单位、非国有企业已成为接收毕业生的广阔渠道。可是,有些学生依然存在“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观念,存在“父母在,不远游”的家庭观念,存在“人不亲土还亲”的故乡观念。这些就业观念严重地妨碍了大学生提高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大学生中常见的择业思想误区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主次不分:部分大学生以选择一个好地方为目的,择业以地域为主而非以事业为主。

(2)无自知之明: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缺乏必要的自我分析能力。有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给个市长、县长也照样能当,却不知道这些职业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

(3)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忽略职业的发展前景。

(4)物质至上:信奉“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的信条,求职择业以金钱为主要衡量标准。

(5)树下乘凉:想依靠父母的关系网得到工作和生活上的照顾,忽视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

大学生必须纠正这些不正确的思想,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需要,树立科学求实的职业理想。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应该是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构思。科学求实的职业理想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把生活看作是一个劳动过程。当你确立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未来时,就会使自己的职业理想建立在一个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就会努力创造条件,不断追求,使职业理想不断升华,人生更显光彩。(www.xing528.com)

(2)把热爱家乡与热爱祖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看似与职业理想关系不大,其实它是树立职业理想的基本思想条件。当你从心底里统一了“两个热爱”时,你就会把个人的职业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父母的企盼、家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把个人的理想与平凡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有了这样的职业理想就一定会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3)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职业理想,客观地看待社会发展条件与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关系。其实一个人可能一生都在寻求自我职业理想的实现,但客观地认识社会发展水平和实现自我职业理想的条件,就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只有当理想与现实达到一致时,职业理想才能成为现实。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后,就会在选择职业时不以个人喜好为目的,不受非现实的理想所干扰,不为个人得失和名利所诱惑,就能正确地做出职业选择。

2.树立艰苦奋斗的职业思想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丢掉诚信,就失去与人交往的基础,没有交往基础,人就不能在社会中立足,可以说,“诚信”是用人单位选择优秀毕业生的首要标准。大学生往往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职业有着很高的期望,然而四年寒窗苦读下来并不是人人都有骄人的成绩,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有的人就选择了制造假成绩、假证书;还有的人求职时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之后遇到更好的选择时随意毁约,撕毁就业协议。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仅本人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良印象,也会影响到其他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最终只会使整个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只有树立诚信就业意识,才能赢得他人尊重,并找到一份真正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工作。

什么是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忠诚和热爱,包括工作热情、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敬业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保证工作质量,对技术精益求精,能团结协作,能公平竞争。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树立敬业精神是准备进入社会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大学生是否具有敬业精神关系到其今后的职业生涯能否顺利,能否成才,事业能否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经发生重大变革的形势下,具有敬业精神已成为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素质的新要求,因此,大学生要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把良好的敬业精神作为准备就业的必要条件。

人生的过程都是艰苦奋斗的过程。准备求职的大学生,必须要有面向基层,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基层工作尽管比较艰苦,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但由于缺乏人才,急需大学毕业生去开拓、去创业,因而大有用武之地。据一些高校近年来的毕业生成才情况的追踪调查报告显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的毕业生大多出自基层,大多是从基层艰苦奋斗,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基层是毕业生成才的沃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艰苦的锻炼,没有工作经验和能力的逐渐积累,又哪里能够做出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担当重要的责任呢?大学生只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当中,扎扎实实地工作,肯定会大有收获。

3.树立市场竞争的职业意识

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国际化逐步形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优良品格就显得更为迫切。大学生必须确立市场竞争意识,才能与之相适应。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是否能产生经济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自己是否具有市场意识。因为,无论你的专业知识如何扎实精深,设计出来的产品不管有多先进,如果缺乏市场意识,不能转化为受社会欢迎的商品,仍然产生不了经济效益,你的成绩以及你本人依然不会被社会承认,依然难以对社会做出贡献。可以说,具有市场意识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的明显标志之一,是大学生自身能够迎接挑战,跟上时代潮流的标志之一。

竞争意识作为当代人优秀的个性品质之一,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要适应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要求,竞争意识培养不容忽视。人才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挑选,能者用,能者上;二是人才本身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要获得理想的职业,就要凭自己的实力战胜竞争对手。择业素质中的竞争能力既表现在毕业生的素质实力即“硬件”(如毕业生的思想、品格、成长阅历、工作能力、学业成绩、专业水平、身体条件等)上,也表现在择业活动能力即“软件”(如获得信息能力、自荐能力、应答礼仪等)上。这两者是择业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在就业之后,也会面临众多的挑战者。要想胜任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就必须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竞争中调动自己的内在潜力,增强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