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与指导教程

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与指导教程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不能因此埋怨毕业生就业观念过于功利,因为这是个人价值在市场面前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市场机制初露锋芒。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与指导教程

1.就业观念大众化

当我国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高校毕业生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已由“供不应求”转化为“供大于求”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就业无论从思想观念、制度、政策,还是工作方式、方法都将逐步融为一体。促成这种融合的原因,一是因高等教育的发展使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在社会就业人员中所占比率大幅度提高;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者的整体素质也得以提升,而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和人才标准发生深刻变化;三是社会职业大分化,大量新职业涌现,不少原有职业退出历史舞台。一般意义上“蓝领”“白领”界限趋于模糊。

随着高等教育内“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引领这种融合呈一种螺旋式上升。这种融合也促使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预计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在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毕业生层次间的挤占岗位的效应将是一个趋强的走势;相同层次、相同专业毕业生的名牌校与普通校之间,培养质量和特色的竞争将格外激烈,毕业生整体求职的成本和时间将扩大和延长,毕业生整体的薪酬水平也将有所下降,严酷的现实要求广大毕业生确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

2.职业形式多样化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高校的入学起点、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育方式、培养目标等都将发生一系列改变。高校除了培养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外,还要承担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毕业生就业取向、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如果说精英教育阶段培养的是“英才”“白领”,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既要培养“英才”,也要培养普通劳动者。他们就业后,既有“白领”,也有当“蓝领”,甚至是“灰领”的。可以说,社会有多少种就业形式,高校毕业生就可能有多少种就业形式。从工作时间分,有全日制就业、半日制就业、计时就业、计件就业等;从就业单位性质分,有公有制、私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从岗位来源来看,可分就业(占据社会提供的岗位)、创业(自主创业,创造新岗位);从实现方式看,可分一次性就业、准就业(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暂时待业(含继续深造,如准备考研留学)等;从就业管理性质看,可分显性就业(又称正规就业,即按照国家劳动力市场规范管理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就业)、隐性就业(又称非正规就业,即没有按照国家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而获取职业,如自我雇用、家庭内就业、阶段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自由职业者、网站管理员、自由撰稿人、微型公关公司等)。

3.就业行为市场化(www.xing528.com)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择业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贤纳士、选录人才的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就业市场的逐步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市场的类型。其一是有形市场,即有固定场所、举办时间及特定对象参加的,在某一时间内把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组织在一起,为双方交流和双向选择提供平台。其二是无形市场,即没有固定场所,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主选择某种媒介和交互平台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市场。有形市场暂时是就业市场主体,无形市场因其自身优势正在逐渐替代有形市场。

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的过程,也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的过程。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具有基础性、主导性作用,价格机制在调节毕业生就业流向、就业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经济收入。我们不能因此埋怨毕业生就业观念过于功利,因为这是个人价值在市场面前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市场机制初露锋芒。

(2)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最主要的方式。只有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如军事、尖端机密技术等的毕业生才由国家统一安排就业。

(3)部分高校学生一毕业即待业成为必然。处于待业状况的高校毕业生无法在短期收回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同时造成了就业成本的提高,这必然会促使毕业生通过降低择业期望值、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等途径来实现就业。毕业生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市场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最直接的老师,政府与高等学校的职责就是将市场这位老师引进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同时,高等学校必然会做出理性选择,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是这样主导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基本实现内“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转轨,市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已经初步建立,政府主要是通过市场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