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思维表达:透射光与色彩认同

设计思维表达:透射光与色彩认同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源色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后再进入视觉的光线,称为透射光。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调整人们对色彩固有的概念,以便达到对某一事物的认同。无彩色系以外的所有色彩,不管其明暗、灰艳程度如何,都属于有彩色系。设计色彩是科学的,它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运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发挥人类智慧的创造活动。设计色彩是感性的,它饱含情感力量,

设计思维表达:透射光与色彩认同

一、色彩以及设计色彩

(一)色彩

1.色彩的形成

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彩感觉。通过光的照射,物体对光产生吸收与反射现象。被物体反射出来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对物体的色彩认识。在色彩视觉过程中,光、物体、眼睛是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色彩的原理

(1)色光。色光可以划分为光源色、反射光和透射光。

①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因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光源色分为自然光源色和人造光源色。自然光源色有太阳光、月光、星光、闪电光等,人造光源色有荧光灯光、白炽灯光、霓虹灯光、烛光等。

②反射光。反射光是光进入人眼的最普遍的形式,光照射到物体后会变成反射光或透射光。当反射光刺激眼睛内侧的视网膜时,视神经会将这种刺激传至大脑的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色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联系到了物体,人们就能分辨色彩了。

③透射光。光源色穿过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后再进入视觉的光线,称为透射光。

(2)固有色。固有色是指物体固有的属性在常态光源照射下所产生的色彩。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在正常的日光下,物体的固有色彩印象,如蓝天、绿叶、红花等。但是,一片绿草地在白光下呈现出绿色,而在红光照射下,由于绿草并不具备反射红光的特性,相反它吸收红光,结果绿草在红光下则呈现黑色。由此可见,物体呈现的颜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调整人们对色彩固有的概念,以便达到对某一事物的认同。

(3)物体色。除常态光源之外,物体受到其他光源色的影响,如果物体是不透明的话就产生反射光,而透明体的话就产生透过光,反射光或者透过光进入人们的视觉后,形成像人工颜料染料彩色玻璃等自然界中的这种色,这就是物体色。物体色中的颜色进行反射,其实是一种光的波长的表现,由于各颜色的波长是不同的,因而感受到的色彩也会不一样。

(4)环境色。环境色指的是建立在反射原理基础上的光色。就是某物质材料所接受到其周边其他物质反射的色光,可以理解为“弱光源色”。在单一光源之下,环境色就来自于某形体的受光部发出的反射光。受反射角度与反射亮度的局限,它所能明显影响到的地方就是形体的背光部。而受到环境色“照射”的背光部自然就会比其他地方明亮一些,该部位往往就被称为“反光”。

3.色彩的主要类型

色彩可划分成无彩色和有彩色。

当投射光、反射光和透射光在视觉中能显示出某一种单色光的特征时,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无色彩,即黑、白、灰三色。从物理光学角度看,黑、白、灰三色不包括在可视光谱中,因而不能称为色彩,属于中性色。但是,在心理学上,它们却保持着完整的色彩性质,无彩色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变化,颜料中加入的白色越多,明度越高,就越接近白色:加入的黑色越多,则明度越低,就越接近黑色:加入灰色时,颜料失去鲜艳度,成为中间色(浊色)。因此,黑、白、灰三色不但在心理上,而且在生理上、化学上亦可称为色彩,在色彩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无彩色系以外的所有色彩,不管其明暗、灰艳程度如何,都属于有彩色系。有彩色以可见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为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以及基本色与黑、白、灰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可以产生出上万种有彩色。只有有彩色才具备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4.色彩的基本属性

(1)色相。色相是区别色彩最明显的特征面貌,即光谱中对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的称谓。从物理学角度而言,色相的差异是由光波波长决定的,通常用单色光的波长表示。视觉艺术创作中冷调色彩包括青、绿、蓝、紫;暖调色彩包括红、橙、黄、黄绿。将色彩按照相互最为接近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便会形成一个色相,色相环体现的是一种色彩秩序,是研究色彩之间互补关系、对比关系、近似关系的直观图谱,对于创作中如何使用色彩和组织色彩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明度。明度指色彩明暗、深浅的程度,反光率高的色彩明亮,反光率低的色彩灰暗。消色当中白色的明度最高,黑色的明度最低。

(3)纯度。纯度指色彩鲜艳程度、含色量的程度。一种色彩所含消色成分比例越大,该色彩的饱和度越低,色纯度越低;反之,该色彩含色成分比例越高,饱和度越高,色彩越鲜艳。

5.色彩混合

(1)在调色盘上调色。在调色盘上,有两种不同的配颜色的方法。一种是在调色盘上将颜色完全混合到一起,这样就能得到足够的、色调统一的颜料来绘画;另一种是在调色盘上调配一些未完全混合的颜色,最终会出现多变的色彩。当用不完全混合的颜料来画画的时候,要继续在画布上对颜色进行混合,这样会出现一些非常棒的效果。

(2)在画布上调色。在将颜色运用到某处之前,不在调色盘上对色彩进行混合,而是在画画的过程中直接在画布上对其进行调色,慢慢学会体验在什么情况下该用多少颜料。这样画是有风险的,而且有可能把画布弄得一团糟,但是最后也可能会出现更加随机的结果,而且有时会产生非常奇妙的效果。

(3)光混合。颜色的光混合是一个过程,它发生在人们的眼中,而不是发生在画布上。如果你在很小的范围里紧密地排列不同的颜色,那么从远处看时,它们似乎是结合在一起的。靠近看的时候,就会看到其彼此之间是相互分开的。颜色并不是混合到一起,所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作时需要更多的时间,但用这种方法上色,我们的脑海里会产生一种颜色看起来像是在移动似的效果。

(二)设计色彩

1.设计色彩的基本概念

色彩无所不在,人们在享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时,也在用色彩创造丰富的视觉空间,用色彩语言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用色彩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色彩情感最深刻、最真实的奥秘不仅在于肉眼所见,还在于心灵感受。色彩的创造凝聚了设计者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趣味、含义、象征的选择,也体现了设计的意义。

设计色彩是文化的,它蕴含着深深的民族文化气息,使消费者从文化的亲和力中获得情感的寄托与精神的愉悦。设计色彩是艺术的,它愉悦了人们的性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审美情趣,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设计色彩是科学的,它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运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发挥人类智慧的创造活动。设计色彩是感性的,它饱含情感力量,承载着大量的信息,成为沟通物与人、产品与消费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设计色彩是商业的,它提升了商品的商业价值,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增强了商品的竞争力,树立了企业形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色彩是时尚的,它通过色彩的更新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引导消费、促进消费,引领社会的审美时尚,给生产厂家和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设计色彩是设计者按照人的主观意图,预先制订设计方案,利用一定的科学技术、物质材料及经济条件,在满足一定功能性需求的同时,营造特定的色彩环境,通过色彩视觉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于学习者来说,设计色彩以绘画写生色彩为基础,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运用色彩分解、归纳、装饰、意象等手段进行表现,注重和强调物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协调关系。设计色彩也是一门探讨色彩组合变化原理,以发掘人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专业课程。

2.设计色彩的特点

设计色彩是以主观意识为主导的色彩表达,有着强烈的个性特点,它要求我们摆脱自然色彩中的表面形式和人的思维方式的常规束缚。例如,自然的明暗规律,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还有我们对物体结构的依赖。但设计色彩并非完全是主观感受的宣泄,我们需要在全面了解色彩规律和色彩的具体属性的基础上,以人的色彩感受为前提去有序地表达。

3.设计色彩的功能

设计色彩能启发和开拓人的联想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人的艺术素养,是建立正确而科学的观察、分析、认识和表现方法的有效途径。把握设计色彩的美感形式及美学法则,将有利于在今后的设计活动中得心应手,全面提升设计能力。

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心理的特性,被称为色彩的功能。由于设计色彩涵盖了自然色彩和主观色彩,也同样具备了这种功能,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人把这种色彩的视觉和心理特性应用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一直到现在,对它的研究从未间断,如色彩心理、色彩视觉调节、色彩空间环境、色彩信息传达等。

色彩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分析研究色彩的功能,对于设计色彩的运用,更好地体现设计意图是十分有益的。色彩的功能一般可分为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文化功能、造型功能和使用功能等。

(1)物理功能主要是指色彩本身的光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视觉色彩形态。

(2)色彩的生理与心理功能是来自色彩具有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人们借助色彩的这种功能,可以调整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用于改造环境色彩。

(3)文化功能是指文化的象征性,体现出地域与民俗、民族与宗教的文化特征。

(4)造型功能涉及整个艺术领域,特别是对绘画艺术和设计艺术而言,它是主要的造型与设计的表达语言。

4.设计色彩的情感

色彩作为视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能够在瞬间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我们的思维受到色彩刺激时,会对生活经验和环境实物进行联想,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是设计色彩情感属性的表达。(www.xing528.com)

(1)暖色系。暖色系是指包括红、黄、橙等的色彩,其使人联想到火、太阳、熔岩等,给人以热烈、欢快、温暖、奔放的感觉。在我国寒冷的北方。人们习惯将室内主色调定为暖色调,使人产生温暖的心理感受;在室内餐厅的灯光布置上,也习惯使用暖光源灯具,以烘托就餐气氛。

(2)冷色系。冷色系是指包括绿、蓝、紫等的色彩,使人联想到太空、冰雪、不锈钢等。冷色系给人以清冷、宁静、凉爽的感觉。所谓冷色和暖色并非是绝对的,一些冷色在它所属的冷色系中通过对比,能够产生相对偏暖的倾向,暖色也是这样。

(3)同类色。相同类别的色彩被称为同类色,如柠檬黄、淡黄、中黄、土黄就属于同类色。由于色彩的明度与纯度对比较弱,同类色给人以、协调之感。设计师常用同类色来处理画面的均衡感,产生良好的画面效果。

(4)近似色。同类别色彩或相近的不同类色彩称为近似色,如橘红和朱红,中黄和橘黄就是近似色;不同类别但明度相近的冷暖色彩也称为近似色,如淡绿和湖蓝、曙红和紫罗兰等。

(5)协调色。协调色是指所使用的色彩在形式、内容及表现手法上相互搭配、相互制约、协调一致,如原色与间色、间色和复色、复色与灰色的协调等。

二、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设计色彩是一个较为广阔的概念,凡是设计中牵涉的色彩表现都与设计色彩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设计色彩必须强调它们的共通性,即色彩在设计中的基本规律成为一切具体设计作品取得色彩美学效应的最基本准则。即便如此,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色彩在各项设计类型中的特殊效应和特殊要求。由于设计这一大的概念被设计家们根据不同的设计对象划分成若干不同的设计类型,因此,设计色彩随同这些不同的设计类型也就有了各自色彩设计的不同方法,这些方法反过来又促使色彩在设计中进一步得到更高表现能力的运用。

(一)色彩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

作为专业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其研究的范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广义的环境设计,凡是与人的生存形成关系的一切环境都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因此,它不仅包括建筑园林设计,还包括室内外设计;另一方面是指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针对区域环境设计,如住宅群的设计或住宅小区设计、旅游风景区设计、纪念性区域设计、文化区设计、体育区设计、工业区设计、商业区设计等,这些丰富的人文环境的设计不仅体现出人对自身生活的美好向往与追求,而且为色彩设计在空间视觉表现的发挥找到了更多的机会。

1.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又称内环境设计。除了色彩在心理上的暗示作用及其流行趋势在美学上的可行性以外,家具、室内表面结构和光线这些现实因素对色彩的影响也需要认真对待。地面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如可以直接裸露地板或者给地面铺上地毯作装饰,但无论怎样,作为色彩在整个室内设计中的考虑必须掌握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色彩的稳定性和沉着性。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掌握色彩低明度和低纯度的配置原则。

室内设计中墙面色彩的设计使用淡色和中性色最为适宜,因为人的视线与墙面接触的机会比到地面和天花板要多得多,如果从三者的关系来看,从地面到墙面再到天花板的色彩自然会形成一个色彩空间层次的节奏效果。墙面的中性或偏亮的色调有利于室内艺术品的装饰点缀,也可以避免墙面色彩和这些艺术品及其家具色彩相互之间的冲突。

天花板的色彩配置虽然不是直接与人的视线发生联系,但由于其面积的偏大和对空间的封闭效果使得天花板的色彩调性对于整个室内色彩设计的和谐感觉起到十分重要的连接作用。为了使整个室内设计色彩达到高度的统一性,天花板的色彩应当大部分趋于浅淡的色调,这样不仅有利于空间感的视觉扩展,而且也有利于光线的反射。

2.外环境设计

外环境设计是相对于室内设计而言的以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所构成的外部空间为对象的艺术设计。室外环境的色彩设计主要着重于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视觉关系的处理,也就是说,为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审美化发展,一切建造在自然环境中的人造物都要考虑其色彩和谐美的表达。

城市高层建筑的造型和布局,城市的绿化、城市的雕塑壁画和喷泉的建设都是以一个整体舒适、美观的城市环境为主要目标的。而所有这一切,都少不了色彩的掺和。从城市环境的色彩效果上看,绿化成了一种愉悦眼睛的主色调,它能唤起人们对野外自然景色的美好回忆。而各种城市艺术品的点缀,尤其是雕塑的点缀更具有对环境色彩起到画龙点睛的审美作用。那些穿梭于城市内的交通工具的鲜明色彩更加成为城市环境中流动的景观。各种白花花的喷泉通过运动的水流成为美化城市的重要手段,加之夜间霓虹灯的辉映,为城市生活营造出了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优美环境。强调色彩在室外环境中的设计地位有两种动向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自然本身色彩现象的利用,二是人为色彩对环境美化的肯定和营造。后者根据前者而选择,前者映衬后者而呈现出本真的色彩美感。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上述色彩在室外空间环境中的互为关系必须强调因势利导的表现原则,即通过合适的人为手段最有效地调动客观自然中的色彩现象,使之与人为的创造因素达到天衣无缝的连接。

(二)色彩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

书籍装帧设计即对书籍的整体设计,包括一本书得以成形的全部要素,即对护封、封面、封底、扉页、环衬、书脊、内页、插图、版式、字体、开本、用纸等进行设计。

封面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主要对象,上面承载了书籍的关键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主要途径。封面设计能让读者对书籍产生初步的印象,因此,封面也就成为一本书最突出的部分。

书脊在书籍中占的比重很小,但作用却非常重要。当书籍摆放在书架上的时候,很多时候会以书脊示人,因此,在书店中进行陈列时,书脊的设计质量对图书的销售也会产生影响。

读者对象是书籍装帧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读者的性别、年龄、地域、爱好等都是策划做出准确定位的依据。例如,针对儿童的图书就不能将色彩设计得压抑沉闷,而面对中年男性的书籍就不适宜用色过于粉嫩轻柔。此外,书籍的内容是决定书籍装帧色彩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的书籍色彩通常也会有较大差异,如科技类图书通常会采用沉稳、庄重、单纯的色彩组合,艺术类图书常用丰富多彩、绚丽明艳的色彩组合,而侦探悬疑类图书通常都会将其色彩设计得恐怖神秘。

(三)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包装是为产品而设计的,消费者在购物时,往往会通过包装设计的外表形象去推测其内装产品的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使商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品的视觉特征和吸引消费者的魅力,刺激和引导消费,以及增强人们对品牌的记忆,都离不开产品的包装色彩设计。包装色彩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种特性。

1.广告性

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包装已成为商品与顾客关系最密切的一种广告形式。它比远离商品本身的其他广告媒介更具有亲和力,因此它在销售环节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所以,在色彩处理时是否能产生较高的明视度,并能对文字有很好的衬托作用,是色彩设计的重点。例如,食品包装上的色彩要尽量烘托出食品的美味可口、芳香诱人。

除单个包装的效果外,还应思考多个包装的叠放效果,使组合色彩在不同市场、不同陈列环境下都充满活力和视觉冲击力。

2.独特性

包装色彩能否在同类商品中有清楚的识别性,是色彩配色需考虑的首要问题,因为人对色彩的注意力占据人视觉注意力的80%左右。现代人几乎每天都要与各类商品打交道,追求时尚、体验消费已成为一种文化,故包装的色彩设计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变换创新形式,塑造个性。有时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使用反常规色彩,让其产品的色彩从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这种色彩的处理使观众视觉格外敏感,印象更深刻。

3.民族性

包装色彩设计还应考虑产品使用的地域差异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生活条件、传统习惯、风俗人情和自然环境等不同,对同一色彩形成了不同的情感。进行包装色彩的设计时一定要了解一些国家、民族对色彩的喜好与禁忌,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在服装品牌标识上的运用

品牌的视觉形象必须是统一的、稳定的,这也是品牌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条件之一。通常而言,品牌视觉形象的颜色会在第一秒就给人留下印象,然后消费者才会综合地看视觉形象中的文字、图形以及色彩的整体构图。在品牌标准色及视觉形象确定中,应重点突出服装品牌风格,注意色彩的变化和色彩组合的选择。

例如,CHANEL常运用的白与黑,向消费者体现着它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绿色CARTELO品牌标识,代表着年轻、安逸、希望、放松的休闲路线;喜好紫色的ANNASUI向大众传达着妖艳、怪诞、神密的韵味。因此,在服装视觉形象和标准色的设定中,应首先明确企业的文化传统和经营理念、产品的内容特质,然后将其广泛地运用于服装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而加强品牌形象对消费者的影响力。

2.色彩在服装品牌定位上的运用

在服装品牌定位过程中,利用色彩的变化和组合,可以有机地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与服装品牌及服装本身结合起来,通过色彩营销传达符合消费者认可的情感需求,使消费者产生对本企业服装品牌的认同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008年中国男装品牌依文旗下的高级男装品牌诺丁山,以桃红为品牌标识,推出桃色男人的时尚系列。用明晰的某个色彩作为品牌识别符号,国内品牌中诺丁山堪称第一个。借用桃红的浓烈与感染力,诺丁山顿时有了一种显著的符号感,它的色彩战略告诉我们,色彩的确能为品牌的性格勾勒出一种淡转浓的效果。

对于服装市场而言,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层次、消费水平、职业背景等都存在较大的市场差异性,企业应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对市场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展开营销活动。在服装品牌的营销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不同细分市场的色彩偏好,找到其“共性”,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范围内也会存在着不少的差异性,可规划出合理的色彩范围,从而较好地满足其内心的消费需求。

3.色彩在服装品牌陈列上的运用

百货公司和超市的商品布局陈列,运用色彩技巧会无形中提高商品的价值,或者让客户有流连忘返的感觉。在产品陈列上进行色彩系列的展示,会取得成倍的销售额。品牌专卖店则更需要体现色彩风格和整体效果的摆设,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些都是品牌色彩营销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服装陈列通常应满足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首先,服装陈列应能符合美学的基本原理,符合特定空间内特定物摆放、特定色彩协调的基本原理,使服装陈列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协调性;其次,服装陈列应结合不同系列、季节、风格的服装,突出服装产品结构的内在主题,易于消费者识别和购买,从而体现服装陈列的层次感;最后,服装陈列应具有吸引力,其展示的最终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刺激其购买欲望的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