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迁祠墓:黄河旁的历史遗迹

司马迁祠墓:黄河旁的历史遗迹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迁祠墓东临黄河,西连梁山,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1982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所在原下现建有司马迁广场,广场有司马迁青铜像。正中塑司马迁全身坐像,长须飘拂,两眉入鬓,栩栩如生。司马迁墓茔石春兰 摄影祠院后为司马迁墓茔,筑于西晋,经金、元、清四次修葺。墓前立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汉太史司马公墓”石碑。壮观的自然形势和秀丽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业绩。

司马迁祠墓:黄河旁的历史遗迹

司马迁祠墓东临黄河,西连梁山,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310),1982年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青年遍游南北,壮年任职朝堂,而后受腐刑,忍辱负重完成了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又归葬“河山之阳”。“河”指黄河,“山”即梁山。

司马迁祠墓所在原下现建有司马迁广场,广场有司马迁青铜像。绕过铜像即见芝水。芝水原名陶渠水,相传汉武帝灵芝于陶渠水之阳,改名芝水。芝水上有芝秀桥,明、清、民国屡有重修。桥面条石铺就,连以铁质榫楔,锈迹斑驳,桥栏和柱头雕饰花卉动物图案。

司马古道  刘玉虎 摄影

过桥便是司马古道,司马古道原名韩奕坡,初修于春秋战国,是韩城最古老的坡道之一。韩奕坡上接韩原大道可达长安,下临芝川渡口可到龙门。古道最早为土坡,北宋时铺砌了石条,千余年的车辙蹄迹,留下历史沧桑。韩城自古为“文史之乡”,传说明清时期,韩城地区的读书人进京赴考,都要经过司马古道,所以司马古道也被称为“秀才坡”。

沿司马古道,依次过清光绪十二年(1886)“汉太史司马祠”木牌坊,清康熙十年(1677) “高山仰止”木牌坊,至清康熙十年“河山之阳”仿木砖牌坊,而后登99级台阶即达祠门,祠门卷棚硬山顶,面阔三间,额书“太史祠”。

祠院内正面为三间献殿和三间寝殿。献殿正中挂“文史祖宗”金色大字匾,殿内中央置清同治年间浮雕石供桌。其两侧分立众多石碑,南北山墙各嵌两排碑碣,为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凭吊吟咏之作,诗文雅健,书法挺秀。

古柏掩映的太史祠  书盦 摄影

寝殿在献殿之后,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正中塑司马迁全身坐像,长须飘拂,两眉入鬓,栩栩如生。祠院四周都是用砖砌起的数仞高的垛墙,远瞻俯瞰,备极雄伟。

司马迁墓茔  石春兰 摄影(www.xing528.com)

祠院后为司马迁墓茔,筑于西晋,经金、元、清四次修葺。墓系砖砌,呈圆形,墓壁周围嵌有砖雕八卦图案和花卉图案16幅,墓顶古柏一株,树分五枝。墓前立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汉太史司马公墓”石碑。

蒙古包形八卦墓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改建。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客观记述了匈奴的历史演变、民族风俗、社会组织形态以及他们同中原的关系,其中所传达的民族大融合思想和国家大一统思想,既为元朝统治的正统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也符合了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于是为史圣改修蒙古包形的砖砌圆墓。

祠的北侧,断崖壁立。在祠前凭高观览: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又有芝水潆洄,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势和秀丽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业绩。

桂子拜谒,有诗赞曰:

史圣司马

数谒龙门仰史公,

黄河九曲日融融。

思来述往舒其愤,

通变成言气贯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