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军主力经湖南出武汉,不到两个月,就打破了吴佩孚的主力军,汀泗桥一战,吴佩孚吃了败仗,再也振作不起来了,北伐军于是占领了汉口汉阳,围攻武昌,到10月间,将武汉三镇完全占领。北伐军另一路出江西,和孙传芳军接触,也在11月攻占了南昌。沿海北进的北伐军,于年底打进了福州(也是孙传芳地盘)。民国十六年春,沿海及沿江的北伐军向长江下游推进,占领了上海和南京。孙吴早已向张作霖求救,但也不能挽回溃败的趋势。
北伐军人数不及直奉军队的多,装备更差得远,训练也极不一致,很明显地是劣势的军队,但是他们攻打北方的坚强防线,好像折枯树一样,出兵八个月,就占领了整个长江流域,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北伐军是和民众结合的武力,有广大民众的帮助,加以士兵抱着革命的志愿,战斗的情绪特别强,那些反革命军违反民意,兵无斗志,自然不是北伐军的敌手。北伐军从广州出发时,民众就争先恐后地充当夫役,特别是香港罢工工人,组织了几千人的担架队,随军出发。军队经过湖南时,不但有民众招待及帮助运输,而且有农民自卫军担任向导、侦探或虚张声势,配合作战,粤汉路萍株路的铁路工人破坏敌方交通,参加武装斗争。北伐军转到上海时,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赶走军阀队伍,迎接革命军。这些有组织的民众行动,都是由国民党及共产党各地的党员发动起来的。军民的密切合作不但给予部队以作战上的便利,而且增加了他们作战的勇气和决心。总而言之,从五四、五卅以来逐渐积蓄、发扬起来的民气,是这次北伐战胜利的力量源泉。(www.xing528.com)
民气的威力不但助成军事上的胜利,在外交上也发生了惊人的效果。民国十六年1月3日,英国水兵在汉口行凶,造成惨案,激起民众的愤怒,于是汉口及九江的英租界,在民众的要求呼声中,居然由英国人手里收回了。当时我外交部长陈友仁与英代表阿玛利签订的协定,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确放出了一种特殊的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