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平天国:历史兴盛与没落

太平天国:历史兴盛与没落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56年是太平天国兴盛时期的最高峰,自从这年7月发生杨韦事变以后,就一天天没落下来了。自此以后,太平内部人心涣散,干部大多灰心,虽然有英王陈玉成及忠王李秀成两个智勇兼全的领导人才继起奋斗,也不曾挽回整个没落的形势。太平天国历史于是完结。太平天国的势力曾经达到了十七省,并且支持十五年之久,如果不是内部发生变化,或者没有湘淮军常胜军的合力反攻,它一定能把清政府推倒的。

太平天国:历史兴盛与没落

1856年是太平天国兴盛时期的最高峰,自从这年7月发生杨韦事变以后,就一天天没落下来了。

杨韦事变的起因是因为金陵建都以后,各领袖脱离群众,生活腐化,忘记了大敌当前仍旧是共患难的时期,却以为可以偏安一隅,享受富贵荣华,所以彼此为了权力明争暗斗,演变成自相残杀的惨剧。革命情绪低落是团结松散的起点,而金陵建都则为革命情绪低落的造因,所以推究太平失败的根由,还是从南京建都开始。

南京建都后,洪秀全为减轻工作,将军政大权交付东王杨秀清。杨氏威权膨胀,对天王的态度就不恭起来,对同僚当然更傲慢。洪氏很猜忌他,暗示北王韦昌辉谋杀了杨秀清全家及其部下。因残杀太多,翼王石达开从安徽还都,表示不满。韦昌辉又谋杀石达开,石达开逃去,家属竟被韦昌辉杀了。石达开率兵要回京靖难,洪秀全只得又把韦昌辉杀了。石达开到京,洪秀全又猜忌他,石达开于是脱离南京,率兵西进,做独立的行动去了。自此以后,太平内部人心涣散,干部大多灰心,虽然有英王陈玉成及忠王李秀成两个智勇兼全的领导人才继起奋斗,也不曾挽回整个没落的形势。

紧接着南京的内变,长江上游的军事形势就逆转了,原来清军太平军只是敌我相持形势,自从1856年11月起,就转变到清军反攻的时期了。

清军的主要力量是曾国藩所领导的湘军,其次是李鸿章所领导的淮军以及英美人所领导的“常胜军”,都是在战争发生以后编练的新军,因为从前的官军完全不能作战。湘军产生于1852年,是以湘乡团丁做基础的(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人),本来团练是由地方绅士挑选当地壮丁组织的,意识上是坚决保卫地方原有秩序,反对革命行动的,所以作战比较官军是可靠而勇敢。淮军也是仿照湘军组织的,但其背景还有富裕商人。常胜军又名洋枪队,是清苏淞道台招募的军队,请美国人教练统率,后来又由英国人统率,这英国人就是戈登将军。这时候英法联军之役已经结束,英法与清政府议了和,列强都愿意扶助清政府,消灭革命运动,所以参加军事行动。1862年李鸿章带淮军到上海时,把常胜军的组织更加以扩大,以后就参加江浙一带的战事,建功不少。(www.xing528.com)

李鸿章

曾国藩

1856年清军开始反攻以后,湘军就克复了武汉,1858年克复九江,于是两湖江西都到了湘军手里,太平军只在长江下游还能保持优势,1861年湘军克复安徽,太平军勇将陈玉成战死。曾国藩于是派曾国荃攻南京,左宗棠攻浙江,李鸿章攻苏州吴淞,三路并进,到1864年,江浙各地方都被清军收复。南京早已被围,李秀成军战败,洪秀全自杀,湘军于1864年6月打进南京,发生巷战,太平军十余万人都战死。李秀成在乡村中被擒,不肯屈服,这个最忠勇的太平军干部于是壮烈牺牲了。另有两部分太平军在福建广东一带,于1865年(同治四年)被清军消灭。太平天国历史于是完结。

太平天国的势力曾经达到了十七省,并且支持十五年之久,如果不是内部发生变化,或者没有湘淮军常胜军的合力反攻,它一定能把清政府推倒的。无奈洪、杨、韦、石诸人没有远大的眼光、坚强的意志与宽宏的器量,不能坚持团结,和衷共济,而缺乏民族思想的士大夫曾国藩等又不明攘夷大义,甘愿扶助清政府,所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革命,终于失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