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访嵩市老街:竹排传递的繁华

探访嵩市老街:竹排传递的繁华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溪嵩市老街,因独特的水运条件,曾盛极一时,成了南北竹木、干笋、干货的集散地。“小小资溪县,大大嵩市街”,这是人们对嵩市街的赞誉。在嵩市,说起老街,上至九旬老者、下至七岁小儿都能讲出些关于老街的传说。凭借曾经的水运交通,嵩市老街富甲一方,孕育了许多的百年老字号,主要销售酱油、黄酒、米醋等产品。

探访嵩市老街:竹排传递的繁华

资溪嵩市老街,因独特的水运条件,曾盛极一时,成了南北竹木、干笋、干货的集散地。“小小资溪县,大大嵩市街”,这是人们对嵩市街的赞誉。如今,老街虽没了昔日的辉煌,但留下的“吊脚楼”——上中下老街及明清店铺、码头,仍让不少人慕名前来游玩。

在嵩市,说起老街,上至九旬老者、下至七岁小儿都能讲出些关于老街的传说。斑驳的墙壁、立于水中的悬柱、古朴的木门,还有隐约可见的招牌字号,无不显示出这里曾经是资溪最为繁华的集镇之一,“小资溪”名号盛极一时。然而,当历史的车轮呼啸而过,老街褪去了当年的繁华,逐渐成了一条平静而闲适的街道。

曾在嵩市政府部门当过秘书、年过七旬的老伯石楚才,似乎对嵩市老街有说不完的话,尤其是对当时的水运交通更是滔滔不绝。他说,嵩市河是资溪水上运输业第一站,只因这里是无数条小河小溪汇集地,在资溪属于大河。在老街下游一公里处有一个码头,当年,竹排就从这里顺流而下。

旧时山区交通不便,货物运输多以肩挑为主,竹木柴炭等粗重货物难以肩挑远运,山民们便利用古老的水上运输方式——放竹排,借助河水顺流的动力和浮力来运输竹木柴炭等。

“这里曾是南北竹木、干笋、干货的集散地。”石楚才说,“因为水运发达,码头成了众多商贾集散之地,附近老街自然成为繁华街道。”据史料记载,当时河流上游大山里盛产的林木、竹笋和各种山货,大都从这里用竹排发往金溪浒湾,然后转运至抚州、南昌等大小城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嵩市河水运业处于巅峰状态,河上最多一天可漂下百十个竹排。

当年的码头由于时间的“打磨”,已无法看出原先码头繁华的景象,甚至连蛛丝马迹都很难寻觅,只剩下当年遗留下来的河边石阶、河中隐约凸起的一些大石块、湍急的水流,仍让人有一丝丝遐想……

石楚才的父辈都会制作竹排,尤其是父亲石吉和的手艺最好。当时,石吉和在毛竹场当会计,经常要到浒湾结账,几乎都是撑竹排去的。不过,学这项手艺得能吃苦,所以现在会做的人寥寥无几。(www.xing528.com)

石楚才虽没这份手艺,但耳濡目染,知道竹排的大概制作工序。他说,制作竹排主要采用松烟熏烤法,即在10个月左右的新竹中,取直径40公分以上者,裁为9~10米长,经去皮、晾晒、摆直、烧排头、拼排等10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出竹排。然而,这些工序中以烧排头最为困难,火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一不小心很容易将竹子烤焦。

后来,由于公路的快速发展、河床抬高等诸多因素,水上运输业慢慢被陆上运输业代替了。约10年前,竹排在嵩市河已销声匿迹。

凭借曾经的水运交通,嵩市老街富甲一方,孕育了许多的百年老字号,主要销售酱油、黄酒米醋等产品。

时光荏苒,老字号店面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据街上的老人回忆,那时周边乡镇群众,甚至连资溪县城的人都会挑着油瓶、水桶来买酱油,队伍排到百米开外呢,生意好得不得了。

如今,老街的辉煌随着竹排的消失而流逝,只留下汩汩河水不断向前流淌。

(刘勤耕 袁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