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访母亲河:悠悠二十载情述渡口

探访母亲河:悠悠二十载情述渡口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乌江,是乐安县西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孕育了悠久而闻名的“流坑文化”。当时,乐安县先后共建立起7个渡口,分别是牛田镇的官庄、峡圳、谢家、南安渡口,公溪镇的陈家渡口,山砀镇的对门渡口和南村乡的东元渡口。早期,渡口与渡船统一由政府采购,均为小型木船,载客量为15人。至2009年,全县7个渡口除峡圳外,全部改建成了桥梁,6个渡口也随之撤销。

探访母亲河:悠悠二十载情述渡口

乌江,是乐安县西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孕育了悠久而闻名的“流坑文化”。水运作为当地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乐安县牛田镇乌江上,就先后建有峡圳、南安、官庄、谢家等4个渡口,曾几何时,这些渡口来来往往的乘客也见证了当地水运的繁荣发展。

据乐安县交通局渡口管理站站长戴财生介绍,20世纪80年代之前,乐安水运大多是靠竹筏来运货和载客,属于民间经营。1986年,为了水运的安全和发展,政府开始统一管理和建设渡口,成立了渡口管理站。当时,乐安县先后共建立起7个渡口,分别是牛田镇的官庄、峡圳、谢家、南安渡口,公溪镇的陈家渡口,山砀镇的对门渡口和南村乡的东元渡口。其中,峡圳渡口规模较大,客流量较多,该渡口承担着峡圳、高坪村和毗邻的永丰县牛山等地数千人进出的任务,每天人流量达三四百人次,年客流量达10万余人次。早期,渡口与渡船统一由政府采购,均为小型木船,载客量为15人。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统一将木船更新为钢船,大大改善了水运条件,提高了安全系数

为改变农村交通落后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2006年开始,我省开始推行“渡改桥”工程,大力加快农村公路和桥梁建设,全县渡口开始分期、分批建设钢混桥梁。首批建设了官庄大桥,随后,又陆续建成了南安大桥、谢家大桥、对门大桥、东元一桥和东元二桥。至2009年,全县7个渡口除峡圳外,全部改建成了桥梁,6个渡口也随之撤销。

“因为峡圳渡口上游建有牛田大桥,下游又建有官庄大桥,相隔不过三四百米远,再加上村里修建了通往牛田的水泥公路,所以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建桥,渡口现在虽然尚未撤销,但早在四五年前就已经停止运营了,基本名存实亡。”戴财生介绍说。(www.xing528.com)

“渡改桥后,当地群众的交通状况大大改善了,车辆可以直接开进村里,出行也方便、安全多了,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牛田镇南安村村民袁青平指着宽阔平坦的南安大桥兴奋地说,“以前摆渡过河很不方便,也不安全。特别是遇上汛期涨洪水时,更是让人害怕,有时还要停运。”

如今,昔日繁华的渡口已经杂草丛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那奔流不息的江水以及停靠在河边早已破败不堪的渡船,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邹春林 戴财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