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岗山势雄峻,古木参天,山泉甘冽,溪深鱼肥。从山脚处的尹家村沿着小溪边的羊肠小道向上而行,山间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显奇色。溪间石块破水而立,恰似中流砥柱,瀑布多姿,引人遐想万千。
40岁的管大哥,是这一片山林的义务护林员,长年累月的巡山护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如他的亲朋好友。管大哥对这连绵几十里的大山了如指掌,能准确说出山里许多植物及动物的名字。谷岗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是一座自然生态宝库,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珍贵稀有树种有11科13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12种。大山里有鸟类107种,有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猫、云豹、豹、华南虎,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等。2003年,乐安县进行森林普查时,在谷岗乡小港村发现23株天然生长、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这些南方红豆杉大部分分布在村口的小溪两岸,自然混生于枫树、樟树等阔叶林中,其中最大的一棵南方红豆杉胸径为2.36米、围径7.38米、高35米,4个成年人都不能将其环抱,实属罕见。2005年,乐安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在谷岗乡小金竹村发现了一片古红豆杉,后经林业专家考察后确认,小金竹村生长的古红豆杉有216株,散布在村里小溪两旁的山上。在这些古红豆杉中,胸径超过80厘米的有130多株,树龄超过千年的有100多株,另外还有天然红豆杉幼苗800多株。
火嵊管家村四周青山拱挹、峰峦叠嶂,清澈的小溪从村子右侧流过,宛如谷岗河这条玉带上的一颗明珠。管家村地处谷岗、南村、招携、坪溪四乡交界的偏远地带,为丰富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清光绪年间,管家村村民费千金历时三年建成“管家古戏台”。
“管家古戏台”坐北朝南,为内置前后天井,包括舞台、戏台、看场、书院、神殿五位一体三进硬山式建筑。平面呈等腰梯形,东西宽14~18米,南北深38米,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前墙开三道大门,中间为方形门,两侧是卷形门,供人们出入。第一进明间四柱落地,纵向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横向贯楼栌,上铺木板构成舞台,上有八斗藻井。前天井为纵向长方形,立四柱,上覆卷棚,形成卷棚亭,两侧设木构看台。第二进为看场,面阔三间,深四间,明间前后金柱间置七架梁,前檐部上设六角状藻井,双步梁,后金柱间横向立6道木板门形成隔断。后天井较狭窄,横向长方形,麻条石抱框填底。第三进为书院,立面分两层,面阔6间,深3间,各间木构架为穿斗式,靠右山墙内侧设折叠式木楼梯可上二楼,前檐廊为单步梁。“戏台”各进立柱皆为木质,直径较小,而石础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既有六角状支座,八边形垫座,也有圆鼓式、仰莲覆盆状及座礅式。戏台后进上层作学生教室,底层作老师办公场所,兼有教书育人的功能,这在古代戏台设计、布局中实属少见。“管家古戏台”各式雕刻精工细作,构图丰富,艺术价值较高,但着意刻化,略显华丽、繁复,体现了晚清的建筑风格。
在谷岗河上,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古桥,雄踞在河两岸,桥只有一个桥孔,桥身长约20米,桥面上建有瓦房,远看仿佛一座房屋坐落在河面上,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登仙桥。(www.xing528.com)
登仙桥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距今近千年,因桥建在洪门村口,原名“洪门桥”,后因传说南宋嘉定年间,闽汀诗人葛长庚怀才不遇,化名“白玉蟾”,修道时云游大华山,在“洪门桥”留有“仰卧洪桥似登仙”的诗句,为纪念这位修道的诗人,故改名为“登仙桥”。1912年,登仙桥在一次山洪暴发中被冲毁了。1922年,当地在原址上按原样重新修建了一座桥,桥为亭式单孔拱桥,桥面宽约6米,单孔直径10余米,整个桥身用青麻石砌成,桥墩嵌入岩石中。桥两边的通道门分别有11、13级台阶,桥面上建有瓦房,桥房一体,造型别致,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造桥工艺。该桥为出行游子和田间劳作的农民在此小憩提供了方便。
登仙桥附近地势险峻,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沿河而下,是乐安到宜黄的要冲,两边高山耸立,木竹成荫,山坡重叠形成一条细长的峡谷。这里常常是大雾弥漫,即使千军万马匿于其中也难察觉。在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红军主力在登仙桥附近与国民党军第52师、59师激战,一举歼灭52师全部和59师大部,活捉了两师师长。如今,登仙桥仍牢牢地矗立于江畔,桥身弹孔累累,这座大桥可以说是黄陂大捷的见证。
(刘勤耕 陈源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