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访黄洲桥:老人回忆中的曲折故事

探访黄洲桥:老人回忆中的曲折故事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经的黄洲桥,在一位90多岁老人的记忆里,依然清晰如昨。对于黄洲桥,崇仁流传着许多值得述说的故事。风吹雨打,生离死别,从古至今,黄洲桥见证了无数曲折离奇的故事。相传道光年间,大水冲毁黄洲桥,限于财力,知县筹资架设浮桥,后又改设渡船,行人多有不便,各种事故难免。谢廷恩婉言谢绝,于是仍名为黄洲桥。2014年,崇仁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原址上重建新黄洲桥。现在新建成的黄洲桥对于崇仁人来说,是日常的休闲场所。

探访黄洲桥:老人回忆中的曲折故事

哪里有河流和沟壑,哪里就有桥。在崇仁县城就有一座老桥——黄洲桥。

崇仁河发源于乐安县境内的谷岗山麓,流经崇仁县城时穿行而过,将县城一分为二,而黄洲桥又将分开的两半连接了起来。

据崇仁县志记载,黄洲桥始建于宋嘉祐年间,先后建过木板浮桥与石桥,并在桥面建屋四十余楹。桥建成后,还请大文人文天祥题匾“黄洲桥”。元、明两代,因洪水与兵患,黄洲桥屡毁屡修。清道光年间,发大水,桥被冲毁,后又重新修建。

“记得我小时候,黄洲桥是一座铺着木板的浮桥。那时候走在桥上,一定要抬着头,因为低头看桥面,透过木板之间三四厘米宽的缝隙,脚下滔滔的崇仁河水一览无余,明知不会掉下去,但总让人心里有些慌慌的。用手摇摇绳索,整个桥都会晃晃悠悠。”曾经的黄洲桥,在一位90多岁老人的记忆里,依然清晰如昨。

“黄洲桥两岸,曾经是商贾繁华。”老人感叹。他这样描述曾经的繁华景象:黄洲桥南北两街,个体商店、手工作坊依次排列,尤其每逢农历集市日,街上人群云集,热闹非凡。

尽管是沥青砧木,但终究抵不过岁月的侵蚀,黄洲桥的木头桥面渐渐老旧破败。1965年,黄洲桥扩建为八墩九孔的钢筋水泥大桥,桥长139米,桥面加宽至10米,两边增设人行道,并装置了华丽的栏杆和路灯。1969年特大洪水冲损桥墩,后又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崇仁县疏浚河道时,发现一对石龟,石龟长两米,宽1.6米,重达数吨,经专家考证,这对石龟可能就是建桥所遗的镇河之物,十分珍贵。

潮来潮往,沧海桑田。对于黄洲桥,崇仁流传着许多值得述说的故事。欧阳澈徒步赴京上书,就是在这桥头与妻儿告别;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率领太平军5次从这座桥上攻占崇仁县城;1933年6月,蒋介石在发动第四次“围剿”失败后,亲自到崇仁督战,坐着肩舆从桥上经过;还有,一座小小的黄洲桥,曾经引起了中国桥梁大师梁思成后人的关注……风吹雨打,生离死别,从古至今,黄洲桥见证了无数曲折离奇的故事。(www.xing528.com)

黄洲桥,是一座很有灵气的桥。在崇仁,也有许多关于黄洲桥的美丽传说,比如“谢廷恩捐资建桥”。相传道光年间,大水冲毁黄洲桥,限于财力,知县筹资架设浮桥,后又改设渡船,行人多有不便,各种事故难免。谢廷恩于是决心捐资重建此桥,并计划该桥全部采用石砌。有人说需耗银10万两。他说:“只要利民,即使家财耗尽,也在所不惜。”于是邀集工人动工兴建,历时4年,耗银6万余两,一座新拱桥建成。

黄洲桥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由于没有史料的记载,也没有民间的传说,这个问题于是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之谜。当时大桥重修建成后,知县建议改桥名为谢公桥。谢廷恩婉言谢绝,于是仍名为黄洲桥。

由于老黄洲桥建设年代久远,不能满足现有交通量的需求,存在安全隐患。2014年,崇仁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原址上重建新黄洲桥。该工程投资2800万元,桥梁全长148米,为五跨圆弧拱桥,桥面宽度达22.5米,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新建成的黄洲桥对于崇仁人来说,是日常的休闲场所。人们在桥上身倚栏杆,谈天说地;在桥墩底下,捕鱼捉虾;在桥下的沙滩上,嬉戏玩耍。

夜色渐渐暗下来,站在黄洲桥上,忽然想停下脚步,听听这座老桥在天黑前的细语。建筑人类长情,因为它本身就是时间,是痕迹,是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人绵延不息的记忆。

(钟长林 鲁智启 姜雅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