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绝的抚河水,时而激荡,时而平缓,林奇谷秀,水绕川环。波澜起伏中,恩泽一方富庶,孕育出灿烂的临川文化。
临川区湖南乡流访村旁的有座山,山上青竹成林,松柏遍布;山下汝水北去,岸柳成荫。这座山,有着一段尊师重教的典故,这座山也因王安石“下马拜荆条”而得名为“下马山”。
北宋时期,在那座山上有一座书院,王安石就在这座院里读过书。教书的先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老秀才,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在书院里,王安石喜欢接近那些出身贫寒的同学,他还结交了很多进不起书院的乡村牧童。
一次,王安石听说有一个牧童的母亲病重,无钱买药,便跑到家里,偷偷拿了父亲几两纹银,送给了这个牧童。在一段时间里,王安石觉得“行侠仗义”比读书更重要,于是上课经常迟到,弄得先生好不气恼。后来先生在山前的荆树下踱步,恰好遇上王安石,顿时怒火中烧,顺手从身旁的荆树上折下一根荆条,朝王安石的屁股上就是一顿猛抽。王安石自觉逃学理亏,既不申辩,也不吭声。
被先生用荆条打后,王安石幡然省悟,从此手不释卷、苦读精思。不到一年,“四书五经”俱已读熟,就连那些“难经、素问、本草”也都广泛涉猎。王安石览阅经典,从不拘泥于前人评注,自持个人独见,指出纰漏。至于吟诗作赋,更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先生看到他的变化,内心无比欣慰,更加悉心栽培,王安石也愈加勤奋刻苦。师生之间,关系日益密切。
课余饭后,王安石与先生常在一起评点经史、畅谈古今。王安石在书院授业期满,依依不舍地拜别先生,外出深造。后来中了进士,做了宰相,他仍十分怀念这位先生,返乡时曾特别登门拜访,然先生早已过世。王安石想起先生当年的一番苦心,心中无限痛惜与伤感。他低头沉思有顷,径自朝山前的老荆树下奔去。
“见荆树如见先生”,到荆树前,王安石翻身下马,面对满树荆条双膝跪下,磕头跪拜并命人修建一八角亭,亭中竖一碑,上书:“文武百官到此下马”,从此,这座山便改名为“下马山”。(www.xing528.com)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石碑如同当年山上的书院,早已不复存在。或许,由于众多的临川文人言传身教,才使得当地文风甚浓,临川才子辈出。
“斯人早已随风逝,空留下一段佳话”。下马山的由来,是深厚临川文化的一个缩影。在抚州现代水利史上,抚河水哺育了两岸勤劳聪慧的人民,下马山便是最好的见证。
在下马山上游几公里处,是金临渠的取水进口,这座建于1958年的抚州市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灌溉水源引自抚河水,水渠总长约300公里,有535座渠系建筑组成。水渠流经金溪县、临川区两个县区,担负两地17万多亩农田的灌溉任务,是赣东最大的灌区,也是抚河流域重要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金临渠旁,下马山启闭房耸立在抚河岸边,守护着赣抚粮仓血脉的安全。
站在下马山巅,眺望波光粼粼的抚河,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放眼望去,广阔的赣抚平原绿意盎然,一派欣欣向荣。
(苏同 陈源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