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殖民时期,印度建筑发展进入一个历史的拐点。这期间各类型的建筑文化百家争鸣,欧式风格与印度本土的建筑风格特别是莫卧儿风格不断融合,产生了印度特有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种独一无二的折中主义样式又被称为印度-撒拉逊建筑风格(Indo-Saracenic Style)。印度-撒拉逊式风格也被称为莫卧儿复兴式、印度-哥特式、莫卧儿-哥特式、新莫卧儿风格,是19世纪后期英国建筑师在印度的建筑风格运动。印度-撒拉逊风格吸收了来自印度本土伊斯兰教及印度教建筑的元素,并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盛行的哥特复兴及新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图5-4)。
早在德里苏丹国及莫卧儿帝国时期之前,印度次大陆的建筑风格就已经开始尝试融入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元素。当时盛行的建筑样式是水平横梁式的,广泛采用梁柱结构。土耳其入侵者引入了波斯特有的弧形风格的拱门和横梁以及其他细部构造。这些元素与印度本土建筑完美结合,并在莫卧儿时期流行开来,特别是拉贾斯坦邦的寺庙及宫殿建筑。后来经过慢慢发展,檐口遮阳板(Chhajja)、雕刻有丰富图案的托架、阳台、八角凉亭(Chhatri)、高塔等等建筑元素成为莫卧儿风格的主要特征(图5-5、图5-6)。
图5-4 印度—撒拉逊式的卡尔萨学院主立面
图5-5 卡尔萨学院立面檐口上连续的水平遮阳板
图5-6 秘书处屋顶上的八角凉亭
印度-撒拉逊风格来源于莫卧儿帝国第三任皇帝阿克巴大帝的构想,并在沙贾汗时期得到了发扬光大。胡马雍陵、阿克巴陵、泰姬·玛哈尔陵、阿格拉堡及西克里堡都是莫卧儿风格建筑的典型实例。其中泰姬·玛哈尔陵是莫卧儿风格的集大成者。沙·贾汉的继任者、清教徒奥朗则布在位期间,莫卧儿风格建筑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所减缓。
19世纪初,英国人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自己的统治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将衰落的莫卧儿帝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1857年的起义被英军镇压标志着莫卧儿帝国的终结。英国人在印度半岛的直接统治同时带来了建筑的新秩序。在这期间统治者们建造了一批大型的公共建筑。他们将印度本土的建筑文化与欧洲哥特、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等风格结合,使得这些庞大的建筑物更“印度”化。加之英国仍然保留了一些地区印度王公的合法性,这批混合了印欧风格的建筑的存在因而不再那么“令人厌烦”。这期间的建筑主要包括铁路、教育及行政等等,它们很好地展现了宗主国的形象和地位,至今仍然发挥着各自的神圣职能。
印度-撒拉逊式风格建筑包括以下设计元素:
·洋葱(球茎)圆顶[Onion (Bulbous)Domes];
·飞檐 (Overhanging Eaves);
·尖拱门或扇形拱门 (Pointed Arches or Scalloped Arches);(www.xing528.com)
·拱形屋顶(Vaulted Roofs);
·圆顶亭(Domed Kiosks);
·众多小型圆顶(Many Miniature Domes);
·八角圆顶凉亭( Domed Chhatris)(图5-7);
·尖塔( Pinnacles);
·光塔(来源于清真寺,供报告祈祷时刻的人使用的附属建筑) (Towers or Minarets);
·后宫窗(伊斯兰教徒女眷的居室所特有的窗户)(Harem Windows);
·敞亭或孟加拉顶式亭(Open Pavilions or Pavilions with Bangala Roofs);
·开放式装饰连拱(Pierced Open Arcading)。
建筑师罗伯特·费洛斯·奇泽姆(Robert Fellowes Chisholm)、查尔斯·曼特(Charles Mant)、亨利·欧文(Henry Irwin)、威廉·爱默生(William Emerson)、乔治·怀特(George Wittet)、弗雷德里克·史蒂文斯(Frederick Stevens)以及欧、美地区许多其他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匠们都是印度-撒拉逊风格的坚定拥护者。维多利亚纪念堂、孟买GPO、孟买印度门、泰姬玛哈酒店、威尔士亲王博物馆、印多尔达利学院(Daly College)、阿姆利则卡尔沙学院(Khalsa College)、新德里秘书处大楼、迈索尔宫殿、马德拉斯博物馆、勒克瑙火车站、勒克瑙卡尔顿酒店等等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代表性建筑。
图5-7 八角圆顶凉亭的构成
图5-8 底层沿街外廊(加尔各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