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古典建筑的发展
①中世纪建筑。
a.拜占庭建筑。公元395年,罗马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后来就称为拜占庭帝国。其建筑在罗马遗产和东方丰厚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体系。
公元4—6世纪是拜占庭建筑的兴盛时期,建筑的形式和种类十分多样化,有城墙、道路、宫殿、广场等。由于基督教为国教,所以教堂的规模越建越大,越建越华丽,如规模宏大的圣索菲亚教堂就是帝国在极盛时期的建筑(图2.53)。拜占庭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穹隆顶的大量应用,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尤其是教堂都用穹隆顶。而且建筑具有集中性,都是以一个大空间为中心,周围许多小空间围绕,而这个高大的圆穹隆就成了整个建筑的构图中心。
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图2.54)始建于1063年。这座教堂包括教堂本身及洗礼堂、钟塔和公墓4 个部分,其中的钟塔即是人们所熟知的比萨斜塔,它的圆拱柱廊的形式就是典型的“罗马风”风格。再如德国的圣米伽修道院、沃尔姆斯大教堂(9—12世纪)等都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代表。
b.哥特式建筑。西欧封建社会盛期(12—15世纪)形成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Gothic)。当时的欧洲,封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建筑仍以教堂为主,也有不少城市广场、市政厅等公共建筑,城市住宅也有很大发展。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完全脱离古罗马的影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高”“直”,所以有人也称哥特式建筑为高直式建筑。
图2.53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教堂
图2.54 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
图2.55 巴黎圣母院
法国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图2.55)、亚眠主教堂和德国科隆主教堂,以及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与圣丹尼教堂都是哥特式教堂的典型实例。哥特式建筑很有美感,灵空而轻巧,符合多种建筑美的法则。这种不见实体的墙,垂直向上的形式,表现出教堂观念形态的纯洁性,超凡脱俗。
②文艺复兴建筑(15—19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是15—19世纪先后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其中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源于意大利,古典主义源于法国,后人广义地将三者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a.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的意义绝非模仿和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而是在众多文化领域中都贯穿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建筑风格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不同以往的面貌。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的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图2.56)。
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除了表现在宗教建筑上,还体现在大量的世俗建筑中。贵族的别墅、福利院、图书馆、广场等建筑大量出现。当时著名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称得上是世界建筑史上最优秀的广场之一(图2.57)。
b.巴洛克建筑。“巴洛克”(baroque)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它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来在音乐、绘画、建筑、雕刻及文学上影响到整个西方。
图2.56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图2.57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图2.58 圣彼得大教堂
巴洛克式的建筑讲求视觉效果,为建筑设计手法的丰富多彩开辟了新的领域,尤其是在王宫府邸的建筑中更为突出。巴洛克建筑风格主张新奇,追求前所未有的形式,善用矫揉造作的造型来产生特殊的效果,比如用透视的幻觉和增加层次的手法来强调进深;多用繁琐的曲线和曲面,堆砌装饰以制造效果;又善用光影变化、形体的不稳定组合来产生虚幻和动荡的气氛。
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及广场可以说是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图2.58)。它是当时许多建筑师和艺术家历时100 多年才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为它设计了中央穹窿。
c.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大致同时而略晚,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成了欧洲建筑发展的又一个主流。
法国自16世纪起,其建筑风格上便逐渐走向文艺复兴,到17世纪,随着国力的逐渐强大,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建筑上就有了推崇荣华高贵的古典主义风格,强调外形的端庄和雄伟,内部装饰豪华奢侈,在空间效果和装饰上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这种风格是继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建筑发展的主流。其代表建筑有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卢浮宫(图2.59)和凡尔赛宫及恩瓦立德教堂等。
图2.59 卢浮宫
(2)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式
①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式的演变。这里所指的“柱式”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柱式,即古典柱式。
古希腊流行着两种柱式:一种是意大利西西里一带的寡头制城邦里的多立克式,另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共和城邦里的爱奥尼式。古典时期,还产生了第三种柱式,科林斯柱式。
罗马的柱式基本继承了古希腊的三柱式,但给柱式赋予了更多的细节,如用一组线脚来代替一个线脚,用复合线脚来代替简单线脚,并用雕塑来丰富它们。科林斯柱式得到这一时期的青睐。罗马人在科林斯式柱头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称之为组合柱式。与罗马本土的塔司干柱式一起,形成了罗马的五柱式。我们现在所说的古典柱式即指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
②柱式的组成和结构。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总结,柱式共分为5 种,这里介绍它们所共有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
a.柱式一般由檐部、柱子、基座3 部分组成,有时则只包括前两部分。各部分名称如图2.60所示。
图2.60 柱式的组成
A.柱础;B.柱身的槽;C.柱颈; A.帽托;B.檐底托板;C.柱础;
D.帽托;E.卷涡;F.涡眼; D.檐壁上的齿饰;E.涡卷
G.额枋;H.檐壁;I.檐冠
b.柱子是主要的承重构件,也是艺术造型中的重要部分。从柱身高度的1/3 开始,它的断面逐渐缩小,叫作收分,柱子收分后形成略微向内弯曲的轮廓线,加强了它的稳定感。
c.檐部、柱子、基座又分别包括若干细小的部分,它们大多是由于结构或构造的要求发展演变而来的。
d.檐口、檐壁、柱头等重点部位常饰有各种雕刻装饰,柱式各部分之间的交接处也常带有各种线脚。
e.柱式各部分之间从大到小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由于建筑物的大小不同,柱式的绝对尺寸也不同,为了保持各部分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一般采用柱身高度1/3 以下部分的半径作为度量单位,称作“母度”(Module)。
③柱式的性格和比例。
a.希腊的3 种柱式如图2.61所示。
图2.61 希腊的3 种柱式
b.罗马柱式如图2.62所示。
图2.62 罗马柱式
c.柱式的比例(图2.63、图2.64)。希腊和罗马的各种柱式虽已形成了固定的风格和基本的比例,但由于它们都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所以同一种柱式在各建筑物中常因具体情况而互有差异。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从对古建筑的大量测绘中,以罗马的5 种柱式为基础,制订出严格的比例数据,总结成一定的法式,其中以意大利人维尼奥拉、阿尔伯蒂等所制订的柱式规范对后来影响较大,一般对古典柱式的学习常以它们为蓝本。(www.xing528.com)
将图2.63 与表格对照,注意5 种柱式是在假定总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的,因此它们的柱径是不等的。
④柱式和线脚。线脚在古典柱式中或者作为某一部分的结束,使之在造型上更为完整;或者处于两个部分的交接处,既分隔又联系,起着过渡衔接的作用(图2.65)。
古典柱式中的线脚一般是由几个最基本的元素组合起来的,它们可分为直线和曲线的两种,各自又有着专门的名称。
在各种线脚组合中,常常会造成各种曲直刚柔的对比、疏密繁简的变化,以及受光、背光和阴影等不同的明暗效果。它们对丰富柱式的造型和表现柱式的不同风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柱式的演变也包括线脚的发展变化,希腊的线脚形态自然、刚劲挺拔,它的曲线轮廓很难用规整的弧线表现;而罗马的线脚则多采用直线与半圆或四分之一圆等进行组合。
图2.63 5 种基本柱式的造型
图2.64 5 种基本柱式的比例
图2.65 线脚的类型
2)西方现代建筑简述
(1)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欧洲虽然在19世纪已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可是当时在建筑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古典主义的学院派,故新的建筑要求、新的功能内容与古典的建筑形式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又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①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旧形式和新内容的矛盾,促使一批又一批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去探索新路,从19世纪末开始,近代建筑的一些先驱者们先后掀起了“新建筑”运动和“现代建筑”的热潮,在不断争论和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各种有益的见解。
②功能要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使房屋建造数量飞速增长,类型不断增多:国家机构的建立需要国会、行政楼;进行经济活动需要银行、交易所和市场;从事工业化生产需要工厂、科研机构;进行文化教育需要学校、图书馆和博物馆……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要求,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认识到功能问题在建筑中的重要意义,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指出:“形式总是追随功能。”因而,对功能的重视,按功能进行设计的原则推动了近代建筑的进步。
③建筑技术的发展。第一次大战之后,建筑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特点是把19世纪以来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加以完善并推广应用,以钢和钢筋混凝土为材料的框架结构的大量应用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2)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与流派首先在西欧形成,进而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并于1928年在瑞士成立了名为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国际性组织。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CIAM 宣言在理论上有以下重要观点:
①强调建筑随时代而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社会的条件与需要相适应。
②号召建筑师重视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关心有关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③主张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创作中发挥现代材料、结构和新技术的特质。
④主张坚决抛开历史上的建筑风格和样式的束缚,按照今日的建筑逻辑(architectonic),灵活自由地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创作。
⑤主张建筑师借鉴现代造型艺术和技术美学的成就,创造工业时代的建筑新风格。
下列几位建筑大师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①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年,德国)是“新建筑运动”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之一。1937年后主要从事建筑教育工作。他与梅耶(Adolf Meyer,1881—1929年)共同设计的法古斯都工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近代建筑;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包豪斯校舍以注重功能而著称,采用自由、灵活的布局,充分发挥现代材料、现代结构的特点来取得建筑的艺术效果,为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②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年,法国)是法国激进的改革派建筑师的代表,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新精神的新建筑,主张建筑应走工业化的道路。在建筑艺术方面,由于接受立体主义美术的观点,而宣扬基本几何形体的审美价值。他的许多主张首先表现在他从事最多的住宅建筑之中,认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萨伏伊别墅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他还将马赛公寓设计成现代化城市的“居住单位”。
③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70年,德国)是现代主义建筑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投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大规模建设低造价住宅的实践,并于1927年规划、主持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斯图加特的魏森霍夫(Weissenhof)举办的新型住宅展览会。在建筑艺术处理上,他提出“少就是多”的原则,主张技术与艺术相统一,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提倡精确、完美的建筑艺术效果。1919—1921年,密斯曾提出玻璃摩天楼的设想。在建筑内部空间处理上,他提倡空间的流动与穿插。著名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1929年)德国馆便是他的代表作,该馆充分体现了他所提出的建筑艺术处理原则及室内空间的处理手法。
④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年,美国)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家,以提倡“有机建筑论”而闻名于世,强调建筑应与自然相结合,即从属于环境的“自然的建筑”。他的早期作品“草原式住宅”曾对当时欧洲新一代建筑师产生不小的影响。他于1936年设计的“流水别墅”是一座别具匠心、构思巧妙的建筑名作。这座别墅利用地形而悬伸于山林中的瀑布之上,以其体形和材料而与自然环境互相渗透,彼此交融,季节的变幻使其达到奇妙的境界,被认为是20世纪建筑艺术中的精品之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50—60年代,由于战后恢复、重建所需,使现代主义建筑得到加速的普及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各先进工业国经济上升,技术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随之进入了“黄金时代”。由于财力雄厚,技术先进,又有因受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现代主义建筑师,美国成了该时期现代建筑的繁荣之处,摩天楼的大量建造成了工业文明的标志,并成为现代工业社会达到鼎盛时期的建筑艺术符号。与此同时,鼓吹“标新立异”的现象同样渗入建筑界,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原则之下,建筑师们在创作思想与手法上显示出分化和多样发展的趋势,可归纳为下列几种倾向。
①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最普通与最多数的一种。以设计方法来说它是属于“重理”的。它言不惊人,貌不出众,故常被忽视,甚至还不被列入史册。然而它有不少作品却毫无异议地被认为是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需要。
②讲求技术精美倾向。在战后初期,这种倾向曾占主导地位。由于密斯对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故也被称为“密斯风格建筑”。其特征为:建筑造型简洁,以纯净、透亮为特点,采用精致的钢与玻璃等建筑构件,加以精心施工来获得精、美的艺术效果(图2.66)。
③粗野主义倾向(图2.67)。这种倾向曾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一时,由英国史密森夫妇首先提出,主要是为了与过于纯净的技术精美倾向相对照。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后期作品也具有这种风格。这种风格往往以不加饰面的混凝土为材料,将笨重的构件冷酷地碰撞在一起,使建筑如同巨大而沉重的雕塑品。
④典雅主义倾向(图2.68)。这种倾向以现代建筑材料、现代技术与简洁的体形来再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雅、端庄,使人联想到古典主义的建筑形式,故又被称为“新古典主义”。美国建筑师斯东、约翰逊均有这类著名的作品。
图2.66 现代建筑的技术精美倾向
图2.67 现代建筑的粗野主义倾向
⑤高技术派倾向(图2.69)。这种倾向设计的出发点更多地出于美学考虑——机器美学或技术美学。它的特点是:特别注重对结构与设备的处理,或袒露结构,或暴露各种设施、设备及各种管道线缆。
⑥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图2.70)。这种倾向首先活跃于北欧,芬兰建筑师阿尔托是典型的代表,日本、中东地区的建筑师也为此作出尝试。这种风格往往偏爱传统的地方材料,注重地方的传统与特色,并十分重视建筑与人体的尺度相宜。
⑦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图2.71)。这种倾向为了使建筑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使人难以忘怀,运用了“象征”性的形象。象征又可分为“抽象”的象征与具象的“具体”象征。自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各地陆续出现新的建筑创作倾向与流派,旨在突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并在理论上批判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只重视技术而忽视人的感情需要,割断历史而忽视建筑与原有环境的配合。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建筑舞台又呈现出新的多元化局面。
图2.68 现代建筑的典雅主义倾向
图2.69 现代建筑的高技术派倾向
上述种种倾向虽然形形色色,究其根源,其实都可以追溯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建筑”。因为它们都同样地讲究建筑的时代性,采用新技术;同样地提倡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样地重视建筑空间的设计;同样地提倡形式与内容的表里一致;同样地反对外加装饰,主张从空间的容量和形体中寻求美。因而,尽管它们在具体表现与分寸掌握上各有不同,但仍可谓是“现代建筑”的继续与发展。这些倾向共同构成了战后建筑思潮的主要部分。至于除此之外的不少昙花一现式的各种各样的思潮,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图2.70 现代建筑的“人情化”与地方性倾向
图2.71 现代建筑的“个性”与“象征”倾向
20世纪70—80年代,对建筑界影响最大的则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这一流派在理论上提出现代主义过时论、“死亡”论等观点,竟然声称1972年某月某日下午,随着美国圣路易城几座公寓楼房被炸毁,现代主义已经死亡,并预示着一个新的建筑时代——后现代主义时代——已经或正在来临。
实际上,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切修正或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和流派的总称。他们在尊重历史的名义下重新提倡复古主义和折中主义,在艺术处理上主张将互不相容的建筑元件不分主次地二元并列和矛盾共处,即在建筑艺术中追求复杂性和矛盾性,实质上它所表述的是一种突破建筑艺术规律性、逻辑性的建筑美学观念,因而后现代主义是忽视形象与功能相联系的一种形式主义建筑思想。文丘里、格雷夫斯、约翰逊则是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建筑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思潮——“解构主义建筑”。它不同于“结构是确定的统一整体”的结构主义,而是采用歪扭、错位、变形的手法,使建筑物显得偶然、无序、奇险、松散,造成似乎已经失稳的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