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幸福观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一环,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又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主要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指出“巩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项主要任务之首便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70]。
(一)强化当代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指引
在当今科技快速繁荣的时期,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媒介环境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价值观在这种时代背景中面对着更强的引诱,世界观、人生观也有着强烈的转变。学校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合理幸福观的指引作用,感召当代大学生,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正确“三观”相契合。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在自古到今中西不同价值观念的承袭与超越、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形成体系的,对当代大学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和价值取向起着核心的导向作用,同时它也是有效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向着积极方向发展的一面旗帜。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是否有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不仅对其日后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还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直接影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扶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迫切问题。理想信念是人类灵魂的精神支撑,只有拥有了积极的理想信念,才能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从而确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当代大学生的“三观”还未定型,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困惑。因此高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激发理想信念的演讲比赛、电影集中观看等活动,努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此外,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引导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促使其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和感染,使其追求高尚的德行修养,教育进程中始终贯穿人文关怀,让学生在接受帮扶、教育的同时感到温暖而更易主动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忽视教育者与学生的内在关系,没有足够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因此学校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贡献力量,教导学生不要被“及时行乐”观念冲昏头脑,不要让享乐主义打破学生的思想壁垒,要引导学生坚定信念,为达成美丽“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愿景积聚积极向上的人才智库。(www.xing528.com)
(二)正确把握享乐与享乐主义之间的“度”
鉴于目前大学生中存在令人忧虑的享乐主义现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教育当代大学生认清享乐主义的实质,学会辩证地看待享乐主义,正确把握享乐与享乐之间的“度”。对生活的理性追求能给大学生带来为未来奋斗的动力,激励大学生不断向前,通过个人奋斗追求品质生活和美好前途的“享乐”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但万万不可陷入欲望的泥潭,跌入“享乐主义”的深渊。把对享受安逸、追求个人无限欲望的满足和对物质、肉体贪恋的享受作为个人目标,并以吃喝玩乐作为人生追求的享乐是极端的、不科学的,是我们极力反对的享乐主义。要引导大学生认清享乐不是享乐主义,享乐主义也不是禁欲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并不是要求我们过苦行僧般的生活,但也不是以物欲和肉欲为人生追求的极端享乐现象,而是要求我们对个人目标及生活有理性追求,并通过努力不断达到对幸福生活的合理诉求,享受努力奋斗历程和结果中带来的知足感和收获感。
享乐主义萌芽于物质财富丰富、社会生活安定的时代,在经济大幅增长的同时又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但若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放弃艰苦朴素的意识,有限的资源必然不会满足我们不竭的挥霍,我们需要居安思危。若将享乐主义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最后必将走向理想丢失、信念崩塌的边缘,误入人生歧途。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蓬勃向上、精力旺盛的时期,追求幸福生活理所当然,然而单纯的及时行乐、胸无大志,并以此为人生目标可能会造成日后“老大徒伤悲”。因此要引导教育大学生正确把握享乐和享乐主义之间的“度”,提倡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正能量的快乐,树立合理的幸福观,而不是颓败糜烂的一时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