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享乐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国外享乐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享乐主义有着深厚的学理根源,最早可以追索到古希腊时期。快乐主义是伦理思想史上普遍选择的一种证实和阐明德行本质和目标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对财富、利益的追求成为人们的首要目的,这一时期的享乐主义已被英、法、德等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发展到了较为完满的地步。弗洛姆认为,一战结束后,人们的生活在很多方面上又回到享乐主义的领域中。

国外享乐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享乐主义有着深厚的学理根源,最早可以追索到古希腊时期。享乐主义创立于古希腊昔勒尼学派(Cyrenaic School),是苏格拉底弟子之一亚里斯提卜作为创始人建立的,属于小苏格拉底学派的一个分支。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绪论》一书中谈论功利主义原理的依据时,把其归为追求享受、远离苦难。伊壁鸠鲁学派(Epicurus)也是由昔勒尼学派发展而来的。[12]尽管快乐主义思想流派也比较庞杂,但基本都把对快乐的追求看作人生目标,以逃避苦难、追求快乐作为道德行为的根本准则[13]这种哲学伦理思想日渐影响着西方社会的氛围。此后,快乐主义经历了由重视感官享受到追逐精神安宁的蜕变,由享乐主义走向理性主义[14]早期的昔勒尼学派主张赤裸裸的物欲和感官享乐,认为真实的快乐只有肉体的、感性的、眼前的快乐,比精神的快乐更真实,但后期也看到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苦难,转向精神层面,尤其是伊壁鸠鲁对“不动心”的强调代表了快乐论的终极发展。

(一)古希腊时期的“伊壁鸠鲁主义”快乐思想

“享乐主义”又叫“伊壁鸠鲁主义”,其源头可追溯至古希腊的昔勒尼派和其后的伊壁鸠鲁学派。在西方,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享乐主义最早与“欢乐主义”、“快乐主义”和“幸福论”等价值观相联系而应运而生。快乐主义是伦理思想史上普遍选择的一种证实和阐明德行本质和目标的理论。[15]它由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德谟克利特首创,后经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人的继承和发展。[16]德谟克利特认为“没有宴饮的一生就像没有旅店的漫漫长路”,人要追求一定的物质享受,同时又指出,虽然有时物欲的满足和感性享乐是必需的,但快乐并不只是满足这些表象,有时甚至会事与愿违,造成与快乐相反的结果,所以只有节制欲望才能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的论述中德谟克利特的道德观谈到,他认为比极端的贫穷更难堪的是对财富的欲望没有足够的限度。[17]早期享乐主义者、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斯提卜认为幸福是欢愉享受的总和,生活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去享受感官上的怡悦。[18]亚里士多德学说认为由于我们生活中苦乐相伴,我们就选取相符合的举动,我们探寻赋予我们欢畅的事情,而逃避招致我们困苦的事。

通常人们会把享乐主义与伊壁鸠鲁主义“画等号”,但其实是一种误解。伊壁鸠鲁的伦理思想主要集中在《致梅瑙凯的信》中,他通过对希腊人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民族性格进行哲学总结,描绘了他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及获取这种生活的方法,提倡感官的享乐,认为快乐是超越道德的,是人生活的至高目的。[19]而他本人却是一个高尚、简朴、有节制的人,坦言人要远离功名利禄、政治事务与俗世生活,“摆脱常日职责和政事的牢狱”,过“遁世的生活”,这样名声坏而品德高尚的享乐主义者所持有的却是当时最受诋毁的一种哲学思想,他认为最好可以通过理性控制人的欲望。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唯一目标便是快乐,快乐是最大的善。[20]他解释人面对简单的善恶二分一定会求善弃恶,但人在面对快乐时,必须要经过选择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快乐。这个最大化快乐的主要衡量指标是快乐的持久性。伊壁鸠鲁作为一名原子论者,认为原子运行正常,人们就会感觉快乐,相反则会痛,一个人体内的原子运行规律,便会有持久的快乐,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21]。因此,伊壁鸠鲁所追求的是心灵上的欢愉,而非物质上的享乐,认为忠诚、智慧和正义是维持长久快乐的最佳途径。他本人并不乐享物欲生活,而是过着朴素的生活,有安稳的心灵。他认为必须打消物欲和恐惧这两种生活态度,否则会失去自我,成为物欲的奴隶。即便如此,大多数人却没有真正去了解他的思想,久而久之,他也被认为是享乐主义的先驱。居勒尼派认为肉体的苦难大于灵魂的苦难,伊壁鸠鲁却认为灵魂的苦难更痛,而灵魂的快乐也更持久。

(二)早期近代[22]人文主义及功利主义享乐思想

中世纪新教伦理的禁欲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享乐主义的追求被看作是罪恶的,这一时期提倡的禁欲主义是与享乐主义相对立的,让人们摒弃所有欲求,节制欲望和享乐,鄙视物质生活。随后的欧洲文艺复兴使得人性得到了张扬,人们推翻了压抑他们已久的教会统治,禁欲主义彻底瓦解,人们开始享受生活。在此背景下,对快乐的追崇达到一个极端,文艺复兴的过剩精力演变成一场穷奢极欲的盛宴。到十七八世纪,随着欧洲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以及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又一次为享乐主义的滋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哲学家们再次明确提出享乐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对财富、利益的追求成为人们的首要目的,这一时期的享乐主义已被英、法、德等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发展到了较为完满的地步。追崇“个人快乐主义”和“幸福论”的主要以霍布斯、洛克、拉·梅特里、德·萨德、穆勒、霍尔巴赫、费尔巴哈等为代表。英国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传统功利主义的理论根基也基本上是快乐主义。霍布斯认为幸福是人类无止境的欲望;法国哲学家拉·梅特里为点燃人类欲望推崇吸食毒品以产生快乐的幻觉;德·萨德认为满足人的欲望和冲动是合理的。(www.xing528.com)

(三)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的幸福论享乐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依然有享乐主义的偏向,他认为幸福就是人对自己诉求和喜好的满足,人所期盼的对快乐的需求一定关乎人的欢乐或与苦难相关的质料。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严群的《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等著作中,对享乐的评析大多建立在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这些著作提及的享乐多指肉欲享乐。美国学者柏忠言(1986)所著的《西方社会病》一书认为:“一个人臣服在感官的脚下,就成了他感官的仆从,也就成为他人的仆从。”[23]爱因斯坦甚至辛辣地把一味追求安乐的心态讥讽为猪的欲望[24]

弗洛姆认为,一战结束后,人们的生活在很多方面上又回到享乐主义的领域中。[25]而到了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大众的生活则落入了一种强制劳动德行与对闲暇时光期望的矛盾之中,一方面使人变为工作的奴隶,另一方面又使人过度地消费产品和服务,使消费主义在社会生活中蔓延。资本主义社会在让大众财富富足的同时,也变革了其既定的统领手段,他们通过媒介传播曲解人的需要,使人彻底发展为物欲世界的饥饿者,让人们常常由于面子或是别人拥有而渴望拥有某些东西,又或是仅仅因为广告中夸大的宣传而渴求某些东西。莱恩(1991,1998)认为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中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已经日益陷入一种“享乐主义踏车”的困境中,使他们相信更高的收入将会带来快乐,但当收入真正增长的时候他们会继续感到不满,同时仍持有未来收入的增加能带来更多快乐这一信念[26]

古典伦理学中的快乐主义和如今的享乐主义是一致的,到近代享乐主义幸福论的理论形态使快乐主义越发完满。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把道德和美满幸福直接接洽在一起。他认为“若缺少获得幸福的途径,那就欠缺保持道德的途径”。同时又指出这种幸福是亲民的、接地气的,是在做事后享有必定需要的财富奖励相关的幸福。费尔巴哈的幸福观提倡把追求自身欢愉的欲望与认可他人幸福的权利相结合,所以具备合理利己主义的色调。[27]在他的幸福论中虽包含了某些今世德行的最初显现,但鉴于资产阶级的阶级狭隘性,他的伦理观念之花没有结出理性的果实。[28]事实证明,如弗洛姆所表述,享乐主义使“我们这个社会里的人都是不幸的人:落寞、胆怯、苦闷、具有依赖性和摧毁性”,因此是违背人的本性的。现实生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可以将其不断减削下来的光阴成功地‘打发’掉的人才是欢愉的。”[29]根据以上总结,很容易看出今天我们所说的享乐主义观念在西方有着扎实的理论根基且渊源已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