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目标过大
1.重完人教育,忽视个体差异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高校德育的目的。这种德育目的观就是试图将一整套的主流观念、行为规范灌输给大学生,特别是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均衡发展,理想信念也能够保持一致。而事实上,这种试图以一种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达到完人教育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
由于这种完人教育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并且把学生的均衡发展理解为一种最终的理想状况。因此,对完人教育的过分强调,将会导致德育目标盲目追求统一的标准。例如让不同的学生在相同时期内达到同样的目标,并且以相同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而事实上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所受的教育以及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即对客观事物的看法,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其结果也会因人而异。这种统一性的标准显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此外,用这种完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也使得人们的内心充满痛苦,无法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可见,这种用过于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大学生的德育目标,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这种追求完人教育的德育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种完人教育的教学目标抑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阻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忽视非理性因素的培养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人,而实现完人的教育目的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因此高校相对比较重视对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理论的培养,但是却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等非理性因素的培养。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等内容,它对于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和抑制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受传统德育理念的影响,非理性因素却不受关注。而后现代主义则极力反对现代教育中提倡的“理性教育”的德育目的,认为并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真理和永恒不变的规律,推崇非理性主义;认为人的情感和意志才是最真实和最可靠的,强调要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理性因素中的知识、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固然重要,但非理性因素中的情感、意志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也必不可少。部分大学生能够在德育的过程中掌握诸多的知识,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却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很难从根本实现全面发展。在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的大学生犯罪案例中,这些大学生一般都拥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然而却由于缺乏健康的人格培养和心理疏导等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培养,导致了悲剧事件的产生。受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开始对非理性因素日益重视起来,这一点也体现在大学生对于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的看法上。
调查显示,在关于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的看法上,有62.1%的大学生认为道德修养更重要,31.4%的大学生认为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一样重要,而仅有5.0%的大学生不认同道德修养更重要。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道德修养比专业知识更重要表示认同。由此可见,在后现代主义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已经有大部分的学生开始对道德修养等这些非理性因素引起重视。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现代德育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非理性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德育内容封闭
1.德育课程体系封闭
现代主义德育课程使用的是泰勒模式,它推崇中心主义、理性主义,以科学理论知识为中心。该课程模式有四个基本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37]在这种课程模式的指导下,高校德育理论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枯燥的概念、纯粹的理论讲述,为了达到最终的德育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生活需要,这种德育模式将会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具体体现为,现代德育课程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课程目标也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而学生只能在教师设定好的课程目标的框架内进行提问和回答。在这种课程的规范下,教师以他的绝对权威角色进行控制,将各种思想理论、观念灌输给大学生,并希望学生按照课程的设定答案做出回答。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种简单、封闭的现代课程模式,使得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缺乏批判精神,从而不能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多元的世界。后现代理论学者多尔指出“开放性与封闭性系统的区别是描述现代与后现代思想的课程差异的一个有效框架”,他主张构建一个没有起点和终点的课程模体。[38]此外,在现代德育课程知识的组织形式上,高校德育被认为是一个单向的、彼此相互分离的领域。知识被划分为各个独立的学科体系,科学理论知识作为中心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而人文知识则受到忽视,这种学科之间的分离不但使学生不能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忽视了学生真正的精神生活。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现代教学活动仅仅是一个传授科学理论和技能的活动,忽视了对大学生有重要作用的人文知识的培养,这样就割裂了大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2.德育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
在现代课程知识的学习中,德育理论知识被认为是有价值并且是值得学习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思维的多样性,特别是受后现代主义多样化及创新性思想的影响下,这种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灌输式传授越来越得不到大学生的认可,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也得不到很好的应用。“在一份对高校德育教育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品德教育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内容陈旧’反映强烈。在‘您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当改革的重点应是什么’一问中,42.75%学生将教学内容的改革排在第一重要的位置。”[39]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当前德育内容的不满,德育理论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强烈要求德育理论课应进行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使得理论知识对生活实践没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如果高校德育一味地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状况,而纯粹进行理论灌输,那么这些德育理论知识将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相反会有一些腐朽的思想趁机而入。表现在近年来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抬头,这种思想认为高等教育对个人经济收入没有多大贡献,也不能帮助改善受教育者的生活状况。那些在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同学在社会上可能并不显得优秀,甚至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高校德育理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创新和发展,将会很容易与整个时代脱节,也就不利于大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人对高校德育提出质疑,高校德育理论改革势在必行。(www.xing528.com)
(三)德育方式单一
1.以单向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德育领域,灌输作为一种由外向内的教育影响过程,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权威或外部力量,按照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通过系统的道德知识的传授,实现受教育者道德建构的一种道德教育方式。[40]受我国传统德育教学的影响,目前我国德育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为主。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按照对课程设定的计划把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虽然这种灌输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短时期内记住一些德育理论知识,然而对于一些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方面的内容却难以通过灌输的方式领会。而且这种单向灌输的方式,是从教育者的意愿出发的,它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教育者会比较注重德育的结果而忽视德育的过程,表现为教师往往会为了学生在期末取得好的成绩而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相关的知识,而完全忽视了学生真实的感受。
由于后现代主义是反中心主义和反权威性的,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这种完全为了完成任务而采取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方式,不但收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而且还会使学生对这种德育课程产生厌倦和不满情绪,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长期单向度的灌输,忽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也容易造成学生的被动和思维僵化,抑制学生的个性及创造力的发挥。因此,高校德育也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2.以单一理论说教为主,缺乏实践
在我国实行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下,由于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集体,因此在德育传授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理论传授为主,真正的实践锻炼很少。从表面上看,这种纯理论的说教能够使学生掌握大量的文化理论知识,也能拥有一定的价值判断。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只具有很好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得不到社会的认同。除此之外,由于社会实践活动不受重视,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自身也开始厌倦这种枯燥的理论传授,希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来不断提升自己。毕竟单调的理论、说教并不能代替真实的社会生活,所以单一的理论灌输并不能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当然也就很难做到“知行合一”。受后现代主义多样化思想的影响,更多的大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于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是希望通过实践等多样化的方式来获得德育知识。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如果仅有单一的理论说教,而没有适时的切身体验,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容易造成知行脱节,不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师生关系片面化
1.师生关系单一对象化
由于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在德育过程中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视教师为绝对的权威,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充当对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的角色,而学生则负责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被动地接受。师生关系是一种由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传授知识的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进行支配和统治,表现在教师作为课堂的掌控者,他通过做出一些硬性的规定和要求,把自己的某种思想观念强加给学生,而学生只能对这些思想观念表示顺从和接受。这种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就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由于不敢对教师传授的理论进行质疑和否定,也就使得学生自身缺乏一种批判的精神,学生为了迎合老师只能处于一种顺从的地位。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性也将受到抑制。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从长期来看,将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相应地会对我国高校德育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已有大部分的学生不再认同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2.师生关系疏离化
现代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为基础的,知识作为中介把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然而双方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交流。主要在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师生关系过于注重理性,理性主义者比较注重事物的实用性。他们认为好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产生好的结果和成效。而在当前我国比较注重德育效果的情况下,学校的声誉、教师的绩效成果被排在了首位,学生自身的发展则受到了忽视。由此可见,这种通过知识把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的关系是属于形式上的,教师和学生缺乏心灵、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在关于对高校师生关系现状的认知方面,部分学生认为现阶段高校师生关系一般,师生关系平平淡淡。更有一些学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很不满意。可见,当前师生关系状况不容乐观,师生关系日益淡漠和疏远,这种日益淡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后现代主义对非理性因素比较重视,它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现代师生关系之间没有积极地进行人际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知情分离的,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沟通,缺乏对学生情感等方面相应的了解,这就使得师生关系逐渐淡漠化和疏离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