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对中心主义,消解主体性
关于中心性问题,人们认为古代是以自然为中心,中世纪是以神为中心,现代社会作为主体性的人一直在西方哲学认识论中占据中心地位。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在为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继尼采提出“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提出“人的死亡”的命题。福柯认为要把人从现代主体性的原则中解放出来,把人还原为自然性的人,将主体性的人还原为日常生活的凡夫俗子,而不是作为一个绝对的主体高高在上。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指出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平等相处的关系,主张消解主客二分,消解主体性,消解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然等二元对立的主体性思维模式,旨在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以此使得人们能够以平和的姿态面对各种争端。
(二)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
传统哲学一般认为,事物之间是同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然而,后现代主义认为这种整体观是不现实的,它把一切“他者”都化归“同一”,吞噬了个体性。个体的可观察的生活被整合于其中,不承认真正的他异性和内部生活的意义[9]。后现代主义认为,太过于单一的世界就显得毫无生机,而太没有个性的人也会显得平庸无趣。事物之间是要有差异的,有差异的事物是可以拼贴在一起的,人们之间也要鼓励个性的发展,要不断地去发现差异,强调要承认差异。后现代主义反对从同一的视角看问题,强调要以多视角、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问题。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可能就会有差别。利奥塔曾宣布:“让我们向统一的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者,让我们不妥协地开发各种歧视差异,让我们为秉持不同之名的荣誉而努力。”[10]可见,后现代主义极力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主张从一种多元化的角度来面对各种问题。
(三)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www.xing528.com)
后现代主义者拒绝现代理性所主张的诸如权威、真理等理论,认为传统理性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的真理和价值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认为由于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因此就不存在永恒的真理,也就没有绝对真理的合法性。理性并不能作为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尽管理性和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由于理性主义的泛滥也造成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现代理性和科学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和自由,而且如果将理性主义作为普遍规范让人们去遵守,也势必会影响人们个性的发挥。因此,后现代主义批判和解构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强调情感、意志相对于理性、真理的优先地位,认为非理性才是人性的体现,主张用非理性代替理性的地位。
(四)反基础主义,倡导不确定性
基础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都有某种坚实的基础,并且这种知识是确定的,无可置疑的。传统哲学总是要为事物寻找一个终极基础,并把这个基础作为判断一切事物的准则和标准。后现代主义则对基础主义持否定性观念,认为并不存在作为基础的终极理性和绝对真理。在反基础主义者看来,笛卡尔把“我思”作为知识可靠的基础,实际上并不是终极存在的。德里达认为,所有人们认为与基础、原理、中心相关的一成不变的所谓基础性的东西,实际上只是人们的主观臆想而已。罗蒂也说,他写《哲学和自然之镜》的目的“摧毁读者对‘知识’的信任,即把知识当作是某种应当具有一种‘理论’和具有‘基础’的东西这种信念”[11]。可见,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基础主义是不存在的,根本没有某种绝对不变的存在,因而就应积极寻求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主张用多元化取代单一化,倡导事物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