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身诱发因素:网信时代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自身诱发因素:网信时代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在对“在自习室帮人占座是不道德的”和“打饭时看到熟人之间的插队很正常”两个相反题目的调查中,大学生的答案真实存在着这种“差序格局”现象,29.4%和7.4%的大学生认为在自习室帮自己的同学占座是正常的事情,因此分别持比较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的态度;有8.4%和18.0%的大学生认为在自习室帮人占座是不道德的;还有占比36.8%的大学生对这一观点不置可否,不确定应该对此持什么态度。

大学生自身诱发因素:网信时代的实证研究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三观”建设正处于形塑阶段,因此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一)道德观的不稳定性

对道德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调查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大多数学生不认为道德具有绝对性,而相反大多数学生认为道德具有相对性,这可以看出大学生容易把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或具体的行为等同于绝对的道德,把不同文化之间道德的差异性扩大到对道德普遍性的理解,因此也就有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不同地域、文化和情境中的道德无所谓对错,我们无权对不同民族、文化、风俗的道德习惯加以评论,否认存在客观的判断标准,忽略道德的绝对价值性。此外,当代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的独特性,他们在很多方面崇尚特立独行,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独特的、唯一的。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下,大学生会不自觉地受到同辈群体或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无法坚定自己的观点,喜欢从众流行,渐渐弱化了崇高的道德信仰对自己的约束力。这根源于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不稳定性。大学生在现实的复杂环境中能够最真切地感受到这对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冲击力。这些大学生经历着家庭的庇护、学校的教导,是正在向社会大环境过渡的重要群体,他们道德观念和道德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全而崇高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生活本能。(www.xing528.com)

(二)对他人和自己的双重评价标准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39]这种“差序格局”体现在我国的道德领域是显而易见的。从传统上来说,中国人注重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远近关系的测量,因此表现在评价自己的行为与评价他人的行为之间,或在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行为表现之间往往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大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此种差异,这种带有个人情感的差序格局,容易弱化、无视道德规范和权威的存在,最终影响道德共识的建立,这也是道德相对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存有根基的客观原因。如在对“在自习室帮人占座是不道德的”和“打饭时看到熟人之间的插队很正常”两个相反题目的调查中,大学生的答案真实存在着这种“差序格局”现象,29.4%和7.4%的大学生认为在自习室帮自己的同学占座是正常的事情,因此分别持比较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的态度;有8.4%和18.0%的大学生认为在自习室帮人占座是不道德的;还有占比36.8%的大学生对这一观点不置可否,不确定应该对此持什么态度。可见,大学生对这种日常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不会再去考虑是否道德的问题。而“在食堂打饭时,遇见有人插队的行为”则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不满,38.5%和25.5%的大学生认为不太赞同和非常不赞同这种行为,还有20.3%的大学生对这样常见的行为不确定其是否属于正常行为,仅有4.1%和11.5%的大学生支持这种行为。可见,通过这样两种常见行为的调查,大学生对在自己身上可能经常发生的事件采取的是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而在遇见一些不熟悉的人的行为时,就会将自己的态度上升到道德层面。正是这种对自己熟悉和陌生的人或事物的相反态度,使得道德的权威受到一定动摇,人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对道德现象的判断和选择中,这恰好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