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信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

网信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相关的基本问题调查针对当代大学生对道德相对主义是否了解以及了解程度如何,本研究还设计了相关的基本问题调查,调查结果分述如下。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这一概念并不清楚,这也说明了道德相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方式较为隐蔽。可见,对于道德是否具有绝对性的理解,大部分大学生都存在认知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道德相对主义能够得以存在的根源性基础。

网信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是浙江省在校大学生,院校涵盖了省属大学、公办本科、民办本科及大专院校等,院校类型相对来说较全面。调查方法采用提前设计提纲和抽样调查方式,由被调查者自愿、真实、无记名地填写问卷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回收462份,数据回收后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从性别比例来看,男生占比47.2%,女生占比52.8%;从学业阶段来看,本科生是本次调研的主体,占总样本比例的82.5%,专科生占12.6%,硕士研究生占4.6%,博士研究生占0.4%。其中,二、三年级学生的占比比较均衡,分别是31.7%、33.8%;一年级学生相对来说少一些,共占22.1%;四年级及以上大学生占比最少,仅12.6%。政治面貌以共青团员为主,占总比例的74.0%;其次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占比为19.7%;群众和民主党派各占6.1%和0.2%。在是否是独生子女这一基本情况中,比例比较均衡,分别为48.9%和51.1%。

(二)相关的基本问题调查

针对当代大学生对道德相对主义是否了解以及了解程度如何,本研究还设计了相关的基本问题调查,调查结果分述如下。

1.大学生“是否了解道德相对主义”概念

首先对大学生“是否了解道德相对主义”这一概念的调查显示,占比63.4%的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清楚这个概念,15.6%的人对这一概念比较了解,10.2%的人对这一概念比较不了解,9.7%的人对这一概念非常不了解,仅有1.1%的人对此非常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这一概念并不清楚,这也说明了道德相对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方式较为隐蔽。尽管大学生对其概念不熟悉,但是这种思潮的存在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其影响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也为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动力。

2.关于道德是否具有绝对性

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是否具有绝对性”的调查中,结果如表6.1所示。仅有8.9%的大学生认为道德具有绝对性,占比81.6%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道德不具有绝对性,此外还有9.5%的人对道德是否具有绝对性持不确定的态度。可见,对于道德是否具有绝对性的理解,大部分大学生都存在认知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道德相对主义能够得以存在的根源性基础。这也警示了社会各界,加强对大学生普遍伦理道德观教育已尤为迫切。(www.xing528.com)

表6.1 对“道德是否具有绝对性”的选择比率

此外,卡方检验结果p值为0.034,p<0.05,拒绝原假设“不同年级对理解道德是否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差异”,说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道德是否具有绝对性的认识上有比较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各个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对道德绝对性的认知存在很大偏差,他们更加倾向于把道德狭义地理解为日常生活中具体的道德行为规范,这往往忽略了道德的客观性和价值意义,需要家庭与学校协同努力,及时对此加以纠正。

3.关于道德是否具有相对性

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是否具有相对性”的调查中,结果如表6.2所示,占比81.2%的大部分学生认为道德具有相对性,9.7%比例的大学生所持观点与之相反,占比9.1%的大学生对此持不确定态度。这与对道德绝对性的认识比例有很大不同,大部分的调查者能够清楚地知道道德具有相对性和特殊性,这也是道德相对主义发生的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小部分人持否定及不确定观点。由这一结果可知,当代大学生对道德相对性属性的基本认知也同样存在着不当之处。

表6.2 对“道德是否具有相对性”的选择比率

综上可见,大学生对道德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认知偏差,而两者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可能大部分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往往教育他们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永恒的事物,大学生对此片面、机械化的理解就造成了在问及道德是否具有绝对性时,绝大多人持反对态度。同时,调查样本中还有近十分之一的人不确定道德是否有绝对性的一面,这也凸显了我国当代大学生在道德观、价值观、行为观方面的问题根源之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