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在网信时代的道德相对主义实证研究

大学生在网信时代的道德相对主义实证研究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学界对有关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研究处于持续升温状态,这也是一直困扰着很多学者的话题。一般学者认为道德相对主义又可称为伦理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认为,个体及个体间不可能存在客观道德原则,道德评判标准取决于不同人的善恶观念。这种源于文化差异和具体情境上的道德相对性逐渐演化成由主观价值判断占绝对地位的道德相对主义,进而扩大为一种思潮。

大学生在网信时代的道德相对主义实证研究

近年来,学界对有关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研究处于持续升温状态,这也是一直困扰着很多学者的话题。在国家和公民个体着重加强道德建设的时代,认清道德相对主义的内涵和外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价值观、行为观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道德相对主义内涵识读

道德相对主义作为道德哲学史上常谈常新的论题之一,也让很多研究者为之耗费了巨大的精力。“道德相对主义似乎是20世纪以来现代思想界的梦魇,许多道德哲学家在为摆脱这一梦魇而殚精竭虑。”[1]从西方道德哲学史到如今的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各界学者对它的看法都略有不同,至今也未形成一个统一而确切的定义。中西方学者关于道德相对主义内涵的研究,一方面主要强调一定的社会文化客观性,认为不同社会和习俗间具有不可通约性;另一方面侧重于人的主观意识对道德选择和判断的参与和决定作用,大致概括为以下三种。

(1)强调社会、文化间的“不可公度性”[2]。可公度性是指如果两个量是可合并计算,那么它们可以被用同一个单位来衡量。一般学者认为道德相对主义又可称为伦理相对主义。在约翰·拉德看来,伦理相对主义认为某一行为的正当与否会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时代中的任何人的绝对的、统一的道德标准。万俊人先生认为:“道德相对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是否认任何确定的道德价值标准,甚至否认道德判断本身的真实可能性。因此,在道德相对主义这里,既不存在任何确定的或客观的评价标准,也不存在任何确定客观的道德行为规范,更不存在任何形式或名义的‘绝对价值’。”[3]史蒂文·卢克斯认为:“道德的权威包括什么应为、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行为应当鼓励、什么行为应受惩罚总是相对于特定的时空的。”[4]这种关于道德相对主义内涵的界定,片面强调了宏观角度的道德相对性,认为不同文化、地域、民族之间的道德,没有可以通约的可能。无视道德的绝对性和价值性,把道德的相对性、特殊性过度夸大,进而作为其全部内涵。

(2)侧重主观意识和个人情感的支配作用。道德相对主义是指:“个人行为是否道德,只能依靠自己所确立的道德标准,而没有客观的道德原则,道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不同人对同一件事做的道德判断是同等有效的;而不同群体(或文化)亦各有各自的道德标准,亦不存在终极的判定原则。”[5]爱德华·韦斯特马克(Edward Westermark)像其他相对主义者一样,认为:“由于根本就没有道德真理,道德意识始终是扎根于情感之上的,道德判断缺乏客观的有效性;道德价值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它们所表达的情感。”[6]“伦理相对主义是这样一种理论,在这种理论看来,一切道德原则都仅仅相对于一定的文化或者个人的选择才是有效的,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7]此类关于道德相对主义的定义,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和个人情感在道德选择和判断时所起到的支配作用,忽略道德内容和价值的客观性,使得道德的发展日益倾向于个体情感化的表达。

(3)强调主观意识对道德判断的决定作用。道德相对主义认为,个体及个体间不可能存在客观道德原则,道德评判标准取决于不同人的善恶观念。卢卡奇认为“所有的评价性判断,尤其是所有的道德判断,就其本性上是道德的或是评价性的而言,都不过是爱好、态度或情感的表述。”[8]徐进认为:“道德相对主义也可称为伦理相对主义,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有与众不同的道德价值或道德信仰,因此价值完全是主观的。”[9]温克勤认为:“道德相对主义是否认道德有客观的、普遍有效的标准,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主观化、情感化,全然由个人情境和兴趣爱好决定。”[10]可见,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的正确性随个人的信仰或社会文化的信仰而定,所以,正确和错误的概念一旦脱离了它所由产生的具体环境则毫无意义。”[11]随着研究角度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部分道德相对主义者更加愿意使人们相信对某一行为的道德选择或评价是以个人的主观意识起主要决定作用的,任何道德判断都根源于人的意识。

(二)道德相对主义的社会基础与历史渊源

1.道德认识标准模糊的社会土壤

社会上的各种思潮是时代表达主题的一种方式,是更加深入了解社会群体思想发展倾向的钥匙。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几大网站推出网络问卷,并以书面问卷形式邀请专家作答,连续三年推选中外十大最受关注思潮。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在2012年、2011年、2010年均位列其中,因此深入分析该思潮的影响发展趋势至关重要。道德对于教化人有着显著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辩证地看待道德相对主义思潮,既要帮助大学生认清道德相对主义的理论实质,又要看到它所带来的多方面干扰;既认识其存在的必然性也注重其实质性危害。

人们发现对周围的道德行为做出一个统一且标准的判断不再容易,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普遍、客观的道德判断标准,你有你的文化习俗,我有我的生活方式;你无法说服我,我也无法让你认同我的观点,甚至很多人认为做出某种判断没有任何意义;每个人所处的情境不同,你不是我,不一定会从我的立场出发来理解我的做法。这种源于文化差异和具体情境上的道德相对性逐渐演化成由主观价值判断占绝对地位的道德相对主义,进而扩大为一种思潮。随着这种思潮对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渗透,大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和选择逐渐异化成一种道德个人化、相对化和虚无化倾向,严重干扰正确道德思维和实践的形成、实施,使社会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水平受到影响。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仍处于“三观”塑造的不稳定阶段,极容易受到这种思潮的干扰。追求个性、淡漠行为上道德规范的约束性,不守信诺、理想信念淡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价值观扭曲等现象随处可见,极端的个人主义意识不断滋生发展,这些问题不断冲击着社会和人们的心理底线,破坏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www.xing528.com)

2.西方道德相对主义思想渊源

对于道德相对主义的历史渊源,西方学者大都认为其思想自古以来就存在,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有比较充分的体现。著名智者派代表普罗泰戈拉的思想中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相对主义主张,他认为:“人是世间万物的尺度,是一切存在的事物所以存在、一切非存在的事物所以非存在的尺度。”[12]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善是复杂多变、具体和真实的,是个别行为或情境中的善,没有共同或普遍的东西。大概同一时期的皮浪及其后继者卡尔内亚德,认为善恶、美丑等无明确的区分,是由受到影响的实际境况决定某一行为是否道德,不应机械地遵循已有的道德规范。霍布斯认为道德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个人的,因此善恶的评价标准由个人主观来评价,他比较经典的论述就是公正和残酷因人而异。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基督教神学禁锢之后,出现了一批以倡导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口号的人文主义者,他们思想中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表现比较明显的是作为18世纪英国著名经验论哲学研究终结者的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他在道德领域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相对主义倾向,认为“宁可说道德是被人感觉到的,而不是被人判断出来的[13]”。到近现代社会,道德相对主义发展成为一种理论思潮,愈加凸显,其核心思想就是过于强调道德个别状况中的特殊性、情境性。还有学者认为道德相对主义即是实用主义,认为它主张的实质就是把“便于己”“利于己”作为一种对道德行为的判断标准。例如实用主义肇始人詹姆士率先主张在道德领域使用实用主义,有用即是善。杜威则开门见山地认为“有用即真理”。萨特主张人的行为的“自由选择”,在其剧本《苍蝇》中他论述了对此的理解:整个世界不可能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支配我,无论它是善是恶……所能控制、命令我的只能是我自己,其他任何规律我都不会接受。

3.我国道德相对主义思想渊源

在我国,道德相对主义最早主要存在于道家学派思想中。有学者研究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表现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庄子的伦理思想中,以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尤为凸显。庄子的一些著名论说及文学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透露着对这种思想意识的表达。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道德相对主义以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在一种隐性传播环境中不断扩散,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易受其影响。在社会转型期的时代大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关于道德的理论认知及行为活动方式都深受其渗透。

(三)从道德相对主义研究看其趋势

多数学者认为道德相对主义也可称为伦理相对主义,其核心主张就是认为道德是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产物,不可能有普遍适用的判断标准或规范。这种思想早在古希腊就有了苗头,中世纪之后更是呈增长趋势,直到近现代它对人们现实的道德生活影响愈加凸显,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此有学者称“在20世纪的西方,道德相对主义呈现出逐渐张扬之势,以至于有人将20世纪称为‘道德相对主义的时代’”[14]。至此,学界加强了对道德相对主义的关注度及深入研究工作。

一是理论研究工作继续深入。道德相对主义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主要得益于20世纪社会工作者田野研究工作方兴未艾。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研究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同地域、社会、文化拥有属于自己的习俗、文化和生活方式,所使用的道德评判标准和道德体系也有诸多差异之处。由此得出结论,我们不能再以自身的标准去认识不同民族的习惯,不同的文化之间不存在整齐划一的标准,也就不可能得出一致的论断结果。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各民族、各文化的交往日益密切,人们也愈加觉察到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和具体风俗的差异性。随着研究方法的日益多样,对此的多学科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也得到拓展和强化,相关学者致力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助于理论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入。

二是实践研究领域逐步扩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人们通过日常的接触以及一些网络媒介的传播获取了更多关于世界方方面面的资讯,这也打破和改变了人们的一些传统思想观念,人们从而更倾向于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去认知和辨识现实中存在的各类现象。观念的更迭、价值的变换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革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率和态势。“道德相对主义取代传统的绝对主义而成为现代伦理思潮的一种普遍趋势。”[15]同时,阿拉斯代尔·查莫斯·麦金太尔(Alasdair)作为西方当代权威的伦理学家也认为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不断使传统的道德边缘化的时代,这种传统的德性被不断取代的过程就是各种各样的道德形式盛行的时代。这种各不相同的道德规范之间相互冲突,人们失去了对传统道德的信仰,而把自己行为的道德与否建立在自己持有的理性基础上。因此在全球化环境和人们思维方式变化的背景下,现代性所倡导的理性和自由在道德领域的发展似乎正走向它初衷的反面,人们愈加处于一种碎片化的道德危机之中。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道德相对主义成为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道德思维方式,更扩展成为一种道德实践方式。为了更好地解释道德相对主义及其影响,就需要不断加强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活动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