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教师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引领
涉及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在校大学生主要接触到三类教师,分别是思政理论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他们在引导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形成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思政理论课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应发挥主渠道作用。思政理论课教师肩负宣传和灌输政治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促成大学生由“内”而“外”落地实践。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要发自内心地坚定立场,即坚信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感悟、充实自己,从而将理论知识更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于大学生集中困惑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课堂讨论交流,然后请学生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讲解、分析,对正确的言论予以鼓励,对错误或偏差的言论予以纠正。思政教师通过合理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付出精力,进行思考,同时让学生觉得在思想上有收获、有提高,从而对思政理论课产生兴趣。总而言之,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做到“诚教之,笃信之,躬行之”,才能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切实加强专业课教师课程教学的“教育性”,形成立德树人合力机制。当前,要大力践行“课程思政”的要求,推动全员育人,提高专业课教师渗透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职责意识,自觉履行其职责,促成大学生的和谐发展。首先,国家和学校有责任、有义务针对专业课教师进行人文社科知识的宣传,尤其是阐明思政理论课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认同专业课和公共课同等重要,逐渐消除“重理轻文”的思想观念。其次,专业课教师应当自觉适当猎取人文社科知识。这既可以提升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成专业课教师发自内心地认同专业课和公共课相辅相成的作用。最后,专业课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应多渗透人文知识教育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纠正大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重理轻文”“专业本位”的心态。总之,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上,有专业课教师渗透教育的鼎力相助,大学生将逐渐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管理大学生日常事务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人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保证高校持续发展、安全稳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在高校扩招、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全球化带来价值观和文化多元趋势、我国社会转型以及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等的背景下,需要有一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高校要十分明确高校辅导员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职责。第一,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核心。辅导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要求辅导员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政治观点、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保证培养出的大学生有坚定的政治品质。因此,辅导员在平日的工作里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安全稳定工作是关键。除了注重学生日常安全教育外,还要善于留意学生的语言、情绪、行为的发展动态,尤其要关注学生在网络空间里的表达,及时发现不良图谋者企图制造动乱的阴谋,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汇报,将不良因素扼杀在摇篮中,确保高校的安全与稳定。
(二)增强大学生对民族灿烂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是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当且只当两个人共享一种文化,而文化又意味着一种思考、符号、联系体系以及行为和交流方式,则他们同属一个民族。”[48]因此,文化对于成员认同一个民族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中华文明经过了上下五千年的洗礼,使得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积淀了其他国家不曾有的文化内涵。
高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受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有责任有义务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氛围,弘扬民族的灿烂文化。第一,布置营造具有民族文化气质的校园氛围。环境育人也很重要,如可以在教室、教学楼、宿舍的走廊或外壁布景名人头像、名言、诗词歌赋、民族特色画作等;设立文化广场、文化墙、曲径通幽的休闲地带等。第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开展有关民族文化、国学等内容的讲座;开展读书文化节;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或晚会时有意识地融入民族文化元素。通过课外多种活动的开展,可以增进各民族学生对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巩固原先的认识,从而增强各民族同学对统一多民族祖国的认同。第三,学校应设置有关民族文化的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与学习,比如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中华民族服饰文化课等等。第四,图书馆和阅览室可以适当增加有关民族文化的书籍,以满足不同民族的学生对了解民族文化传统的需求。总之,我们通过大力弘扬民族的灿烂文化,通过周围的环境和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知、行、意、情”,培养和谐的人格,进而达到增强大学生对民族和祖国认同的目的。
(三)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观教育
千百年来的历史证明,团结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社会历史方向。一切企图分裂祖国的图谋都将遭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与抗议,正是在历史进程中才逐渐形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不等同于中国,但事实上,这两个概念经常可以换用。“民族可以与‘国家’作为同义词引用,指在政府下面联合起来的社会。”[49]如今,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有着共同的诉求,将民族主义合理的一面融入爱国主义的教育体系中,汲取民族主义已有的政治基础和社会资源,有利于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理念。
首先,教师重点传授爱国主义理念。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开放性,将爱国的理念内化为学生意识,使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爱祖国就是爱五十六个民族、爱海内外同胞、爱祖国的一草一木等,消除学生民族差别观念、本民族最优秀观念等。其次,教学过程中注重区别民族主义与我国少数民族政策,民族主义与分裂主义等教学内容。这样有利大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主义,避免将我国的少数民族与民族主义相混淆,避免误认为民族主义就是狭隘的观念。最后,注重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爱国主义是理性、情感和行动的统一体,实践教育使学生在弘扬爱国主义的实践中体验爱国主义的高尚,感悟爱国主义的真谛,形成爱国主义的道德习惯。”[50]具体来说,可以借助民族传统节日和社会典型事件,如网上清明祭祀、运动员奥运夺金、载人航天成功、汶川地震等加强爱国教育。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体验民族文化活动,参观有规模的大型企业,参观博物馆,祭奠烈士墓等加强爱国教育。这些活动内容体现了国家和民族本质的传承性,一种无形的想象使广大参与者自动成为同一共同体,增强大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理性认识与合理利用网络新媒介
新媒介快速崛起,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QQ、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介具有联系互动、表现形式多样、受众面广、信息及时发布、身份不定等特点。然而,网络世界极其复杂,加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缺乏法律意识和正确的网络行为意识,因此,会有少部分大学生发布不切实际的言论,以求得关注;发表网络暴力语言,满足心中情绪的发泄与快感;瞎跟帖,表现从众心理,等等。这些现象一方面阻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又极易被图谋不轨者利用,模糊大学生的政治立场。
学校应该审时度势,预见网络媒体对于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和网络新媒介,树立正确使用网络和网络新媒介的意识,防止其沉迷网络。高校管理者一方面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又要实时监管学生的网络行为。学校要采取疏导为主、强制为辅的策略,倡导发表一些理性、注重事实的观点和言论。政府要鼓励和监管一些有识之士、名人正确发表言论,来引导大学生的观点和情感。同时,政府可以建立专属权威的平台,开诚布公解释说明问题,引导舆论,赢得大众的信任。总之,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净化网络环境,制止毫无根据的危害民族利益的言论,建立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注释】
[1]新英汉词典(中文版)[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857.
[2]阮西湖.再谈民族一词以及相关术语的翻译问题[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08.
[3]马戎.关于“民族”定义[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0-11.
[4]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民族研究——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13:代序.
[5]阮西湖.再谈民族一词以及相关术语的翻译问题[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108.
[6]马戎.关于“民族”定义[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0-11.
[7]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民族研究——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13:代序.
[8][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6.
[9]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1.
[10][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上海:三联书店,1998:144.
[11][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
[12][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A]//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4.
[13]房宁,王炳权.民族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
[14][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9.
[15]Hans Khon.The idea of nationalism[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6:10-11.
[16]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89.
[17]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6-7.
[18]洪晓楠,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
[19]黄瑞祺.现代与后现代(第二版)[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6:49.(www.xing528.com)
[20][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M].于晓,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134-137.
[2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0-72.
[2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52.
[23][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81-242.
[24]洪晓楠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43.
[25][美]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223.
[26]马戎,邹赞.全球化、本土化与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马戎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1(4):3-8.
[27]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0.
[2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9][以色列]耶尔·米塔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4.
[30]王天孜.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3-81.
[31][法]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三联书店,2005:110.
[3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6.
[33]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99.
[34]潘亚玲.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J].欧洲研究,2006(4):97.
[35]房宁,王炳权.民族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
[36][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31.
[37]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32.
[38]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单行本,1997.
[39]向冬梅,邓显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J].探索,2009(1):104.
[40]李艳萍.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35.
[41][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M].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60.
[42]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in China:modernization,identity,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6-17.
[43][德]F.W.尼采.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黄明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8.
[44]吕振宇,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51-155.
[45]蒋斌,田丰,等.中国梦是什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146-147.
[46]王金龙.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以辽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D].延边:延边大学,2010:30.
[47]田贵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24.
[48]Ernest Geller.Nations and nationalism[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7.
[49]Ernest Geller.Nations and nationalism[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