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生于“互联网”长于“互联网”,又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除了与“80后”“95前”拥有共性外,还拥有时代赋予的独特特点。对他们思想进行跟踪研判能够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对策。
(一)“95后”大学生的特点
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也卷入了高速运转的快节奏中,个体的生存面临着新的挑战。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引起了全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当日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首先,“95后”大学生的父母都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代,所以他们从出生开始就物质充裕;其次,他们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再次,他们经历了我国倡导个性教育、主张人性张扬的素质教育改革,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挑战权威。
(1)对外部事物的态度更包容。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海量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市场经济变幻莫测等新事物层出不穷的社会大环境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轰炸,对司空见惯的各种资讯热点、事件等,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他们即使不认同某个观点,也不会据理力争,更不会排斥。以同性恋为例,当分别在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书的一对男同性恋曝光后,这两所大学的学生更多的是“佩服他们公开的勇气”,而不是如一些老师所述,觉得这是“病态的、不可接受的”。[42]还有对“试婚”“裸贷”等这些与传统道德相违背的行为,他们比“80后”“95前”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心态。
(2)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以不可抵挡之势遍布全球,大学生深受网络的影响,他们接受的信息量更大,接触的知识面更广。他们目睹了互联网背景下知识的日新月异,对于“无网不欢”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热衷于新鲜潮流,容易产生新鲜感,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正是因为对网络信息的新奇以及主观上的思想自由诉求,加之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他们很容易被某种社会思潮或者价值观念所蒙蔽。
(3)多半具有“双重性格”。大学生既有独立性与依赖性,也有热情开放和孤独叛逆并存的两面性。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物质条件富裕、生活安逸。但是由于从小也承受了整个家庭的压力,所以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能力差、集体意识不强、抗挫折能力不足等问题,甚至衍生了“陪读”“陪考”现象。同时,他们又希望逃脱父母的“牢笼”,完全独立地生活,他们存在既离不开父母又想躲开父母的矛盾心理。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父母工作忙碌,所以他们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在同龄人的世界里热情奔放,在网络聊天里能言善辩,但是一旦在群体里或者面对陌生人时,他们往往比较内敛、不善言辞,甚至个别同学会显得不合群。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的特点
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了满足时代所需,新自由主义思潮也在变化发展,其影响方式更具隐蔽性与渗透性、影响内容更具娱乐性与生活性、影响效果更具个体化与复杂化。(www.xing528.com)
(1)影响方式的隐蔽性与渗透性。随着互联网的勃兴和活跃,新自由主义思潮也抓住这一可乘之机,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其利用智能设备的便利性、流动性、规模性改变传统影响方式的正统性、纲领性特点,多采取渗透和交互的方式。
新自由主义思潮适应现在的“快餐文化”,适应大学生浮躁、求快的心理,往往将观点潜藏在热点事件、恶搞段子以及短视频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掺杂在商业宣传里进行渗透,当你被某个商品的宣传所吸引,然后使用这款商品,进而会了解这个产品的企业,无形之中就被外国的企业文化所同化。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这“三微”以及移动客户端这“一端”的普及,新自由主义的思想隐蔽在网络的每个角落,可以是一个朋友圈,也可以是一个短视频,甚至可以是一个恶搞图片,其价值观念的宣传与同化无孔不入。
(2)影响内容的娱乐性与生活性。为了使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价值观念最大化被接受,传播者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包装”。所以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内容呈现娱乐性和生活性的特质。
新自由主义思潮为了契合大学生的需求,将自身内容从政治化、繁杂化演变为通俗化和娱乐化。例如针对能激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贪污腐败”,新自由主义思潮者打着“反腐”的旗号,开始剪辑一些短视频、编辑一些图片,甚至聘请一些“枪手”开始恶搞、丑化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大学生抱着娱乐化的心态观看、转发、评论,很难意识到其背后的政治性和目的性。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社会思潮的主要分支,也不容置疑地有着身后的社会渊源,为了满足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新自由主义思潮会将内容伪装得更“接地气”,与社会热点紧紧相连,评析社会热点,提出解决药方,分析现实境遇,赢得大学生情感依托等。例如,针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如民主自由、收入差距等问题为大学生进行答疑,甚至提出一些具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而大学生由于浅尝辄止的思维方式,往往会觉得新自由主义思潮反叛的语言和独特的内容更合他们的口味。
(3)影响效果的个体化与复杂化。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新自由主义思潮采取学术演讲、书籍等方式进行“撒网式”传播;而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人们接收信息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人们根据搜索引擎主动接收各种信息,这也使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效果呈现个体化与复杂化并存的特点。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在面对海量繁杂的网络信息时,倾向于根据自己既有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信息,从而将自己束缚在蚕茧般的信息茧房里。[43]大学生面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各个观点或者整个理论体系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社会经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为自己建立一个信息茧房。新自由主义的传播者抓住大学生的这个特点,为了把大学生吸引过去,会把新自由主义的内容进行分类,提供点餐式的服务。由于性别、专业和政治面貌的不同,每个大学生的信息茧房都不同,他们与那些茧房价值观相同或者相似的人进行互动和“互粉”,然后完善自己的茧房。信息茧房一旦形成,外加的价值观就很难进行影响,特别是在不受控制的网络时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茧房式的个体化影响,使大学生对我国主流价值观产生排斥和反感。另外,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自由的王国,大学生不可能只接触一种社会思潮,而社会思潮的传播者又会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网络的特点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大学生接触各大思潮的内容都是不健全的、碎片化的,而他们又会基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内容和各大思潮的内容进行糅合,最后形成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认知。例如,新自由主义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而“95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80后”“90后”大学生都要强,他们自身的行为能够在这些思潮中得到解释和认同,所以在新媒体的视域下,新自由主义思潮和其他社会思潮交互糅合,使其影响的效果越来越复杂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