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引发了以网络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互动传播新模式,是对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民主化创新进程的生动注释。在信息技术时代,网络公众不再是仅仅满足对信息的需要,更多的是通过这些平台自主选择、发表意见、发布信息等,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在这样的环境下,“裸贷”这种极为敏感的热点事件必然会引发大众的关注和评论,也会对大众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一)“裸贷”事件环境中的“叠加效应”
在网络环境下,舆论事件具有贴近公众生活、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当事件首先在网络上被热议之后,引发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注就会使事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传播,事件的影响范围随即扩大。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公众极易产生情绪的自我叠加效应,即网络公众的情绪表达逐步积攒,形成强烈情绪意见。
人的认知路径通常是:认知—情绪—态度—行为。在“裸贷”事件中,网络公众首先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主观上来说,“裸贷”事件本身就带有价值观判断的色彩,个体公众极易存在的主观偏见,对于事件本身的肤浅理解等也会对理性共识的形成产生影响。一旦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某种情绪,而这些情绪不断地积累成为较为稳定的态度时,就会产生决策意见。并且这种情绪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带有特定情绪的传播,不仅让情绪不断叠加,而且其影响力也在传播中不断被叠加。而现实情境中的“裸贷”女大学生的群体不端行为,一旦网络公众负面态度占据上风时,在这期间负面报道仍不断爆出,经由“叠加效应”甚至是“乘数效应”放大,就足以引发排山倒海般的媒介示众与网络公众审判。
(二)“裸贷”事件情境中的“马太效应”
新媒体时代,日益多样化消费需求,西方享乐主义的消费观的盛行,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越来越朝着多元化和追求自由和个性为核心的方向发展。能为现代人所接受的、能够对现代人有所约束并对现代社会具有凝聚和整合作用的现代道德体系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完成尚有难度,大学生群体处在思想尚不成熟阶段。而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已经借由“社交媒介杠杆”的作用,对底层年轻人造成了异常巨大的心理压迫,并由此产生了普遍性的价值错乱。[53](www.xing528.com)
一方面在“裸贷”事件中,女大学生陷入借款圈套,几乎很难逃脱。从大部分媒体报道来看,只要打了“裸条”借款,在高额利息的压迫下,借贷者只能一步步按放贷者(或中介)要求发视频、肉偿,或者寻求其他平台同样方式的借贷去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曝光到家人帮忙偿还,甚至无力偿还举家逃跑以及轻生。受害人几乎不会选择报警,以为不寻求警察帮助还能留有一块道德的“遮羞布”。另一方面,“裸贷”揭示出的是一个不属于花季年龄少女的物质观:对于这些女大学生来说,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化妆品、奢侈消费需求,满足自己的攀比虚荣心就准备“肉偿”,甚至有个别采访提到有的女大学生已经产生了还不上就“肉偿”的打算。假“穷”带来的无尊严感已经远远超过了真“裸”的无尊严感——这种内心深处真实感受促使她们一步步掉入“裸贷”深渊,在隐私与关系网和金钱之前企图需求一种获得。这两方面均为“坏的愈坏”的马太效应。
(三)“裸贷”事件技术中的“自我异化”
信息技术使更多的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到社会生活的讨论的同时,也使得公众对于某一社会事件认知限制于网络环境、网络语境的碎片化和快速变化之中,且瞬间顺大流而走。网络社会表面上对个体进行了更大程度的赋权,但实际上也导致了人们责任意识的淡化。网络媒介所提供的关于“裸贷”事件的信息,不是对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反映,是通过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所呈现的“拟态环境”。当网络公众对这一事件讨论已进入高潮阶段,通常情况下会把网络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真实环境来对待。公众对事件的评价或看法是通过自身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产生的,“拟态环境”的产生使得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根据客观环境认知产生反应了,而是变成对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产生认知反应,如此一来网络媒介就把控了人的思想。
“裸贷”产业的操作流程基本上借助社交平台来完成,更是因为有了这种信息技术的支持,“裸贷”事件中“裸条”抵押物——女大学生的不雅照片和视频资料才有可能毫不费力地曝光给她们的亲友以致所有社会关系,也为灰色行业运营积累了原始资本。而这些“资源”也正是放贷人或中介手中的利益核心。所以我们必须正视的是,由“裸贷”事件所折射出在网络技术使用中的存在“自我异化”,即再利用网络技术时,个体所进行的无论是有关自身还是他人的照片、视频资料的传播,都有可能极大程度地被异化,进而导致难以逆转的灾难性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