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以兵团农八师和石河子市为骨干的灌区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工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增长。水资源利用总量。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5.1.7.1 社会经济

玛河流域处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社会经济地位重要。经过60多年的开发,形成了横贯整个流域的典型人工绿洲,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坡经济带重要的粮、棉及轻工业生产基地。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以兵团农八师和石河子市为骨干的灌区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工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流域内有石河子市、农八师及所属的14个大型农牧团场、玛纳斯县及所属8个乡、沙湾县的5个乡、农六师的新湖总场及克拉玛依的小拐乡。2005年总人口83.4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2.54万人,农村人口50.92万人。人口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11.31万人,占13.55%,主要有维、蒙、哈、回、东乡、满、藏等。

表5.3 玛河灌区2005年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汇总

流域内农业以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工业有纺织、造纸、电力建材煤炭、印染、食品、化工等。2005年玛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108.87亿元(当年价,下同),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95%、30%和31.0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3044元,工农业生产总值已达125.41亿元,是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玛河灌区2005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见表5.3。

5.1.7.2 水资源开发利用

玛河流域开发从1950年起,在1954年流域规划的基础上,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先后建成一系列引、输、蓄、配和发电等水利工程。目前玛河上已建成拦河引水枢纽2座,大、中型平原水库5座,小型水库9座,但具有调洪能力的只有夹河子水库;已建径流式梯级电站4座,在建肯斯瓦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座,主要引水干渠数十条。这些工程对促进玛河灌区国民经济发展和稳定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

(1)引水工程。玛河已建成玛纳斯河红山嘴引水枢纽和二级电站引水枢纽。红山嘴引水枢纽建于1959年,是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人工弯道式永久性引水建筑物,设计引水能力105m3/s,年引水量9亿m3,引水率为68%。该工程可以控制全灌区的灌溉面积,是玛河流域灌溉工程的命脉。二级电站引水枢纽建于1979年,是以发电为主的人工弯道式引水枢纽。设计引水能力70m3/s,年引水量7亿m3,引水率为60%,发电后在五级电站尾水处投入东岸大渠。

(2)蓄水工程。玛河平原区内现有大中型水库5座,多为20世纪50、60年代修建,水库地处泉水溢出带下缘,拦蓄河水、泉水、井水及发电尾水。其中新户坪水库和跃进水库位于东岸,蘑菇湖水库、大泉沟水库位于西岸;夹河子水库为拦河水库,可以为东西两岸调配水量,其余4座为引水式水库。流域内水库工程特性见表5.4。(www.xing528.com)

表5.4 玛河灌区现有主要平原水库统计

(3)灌排工程。玛河灌区内现已建成干、支、斗、农四级固定渠道,灌溉渠道总长27992.39km,已防渗5727.63km,防渗率20.46%。其中干渠总长617.96km,已防渗528.19km,防渗率85.47%;支渠总长1421.29km,已防渗1208.77km,防渗率85.05%;田间工程中的斗渠长5381.65km,已防渗长度2406.94km,防渗率44.72%;农渠长20571.49km,已防渗长度1583.73km,防渗率7.70%。灌区内现有排水渠总长2657.93km,其中干排长474.11km,支排长573.61km,斗农排长1610.21km,排水出路多为玛河故道或沙漠区。

(4)输水工程。多年来灌区已建骨干输水渠394.39km,其中采用干砌卵石或混凝土防渗渠道长143.94km,占骨干输水渠长度的36.50%,已建各类配套建筑物343座。

(5)水井工程。截至2005年农八师石河子市辖区内各类可利用的水井2085眼,年开采量3.56亿m3。据1964年与1999年水位资料对比,由于位于冲洪积扇中下游的石河子市区长期开采地下水,其地下水位已下降11.9~17.06m。在溢出带及其下游的集中开采区如石总场、147团平均年降幅为0.09~0.11m。在细土平原灌区,地下水的开采在增加水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地下水位,起到灌溉和改良盐碱地的双重作用。灌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已具规模,对玛河干流区内(包含农八师石河子市的大部分和沙湾县、玛纳斯县的部分乡镇)地下水的开采量调查表明,目前玛河干流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约为2.96亿m3

(6)高新节水工程。为缓解农业严重缺水局面,在完善和提高常规节水措施的同时,自1996年开始试验、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膜下滴灌技术,1997年约为2万亩,1998年发展到13万亩,至今已建成膜下滴灌面积136万亩,占玛河总灌溉面积的43%,绝大部分位于农八师垦区,主要用于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其节水和增产效果显著。其中南部灌区滴灌面积23.99万亩,占南部灌区面积的20.9%;北部灌区面积112.01万亩,占北部灌区面积的55.6%。受供水保证率的影响,南北发展不均衡。

(7)水资源利用总量。2005年全灌区统计经济社会用水总量为16.42亿m3(各业实际用水量详见表5.5),其中生活用水0.52亿m3,工业用水0.80亿m3,农业用水14.80亿m3,牲畜用水0.17亿m3渔业用水0.12亿m3。其中农业用水比例达到90.15%。

表5.5 2005年玛河灌区各业年用水量表 单位:万m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