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资料搜集为基础,以干旱评估基础理论方法和机理分析为依据,以干旱过程模拟模型和综合评估模型为技术手段,以模拟结果、干旱指标计算和综合评估结果为核心,以风险管理与调控措施为问题解决途径、以综合仿真平台为窗口,以完善和丰富干旱评估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和根本出发点,研究内容涉及灾害学、水文学、水资源学、生态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领域,研究技术路线见图1.2。
图1.2 研究技术路线(www.xing528.com)
在研究思路方面,以内陆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及水分驱动下干旱形成机理、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分析为前提条件,以水文学、水资源学、生态学和统计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干旱评估方法为依据,提出模拟模型加综合评估模型的方法,为干旱评估提供技术支撑;利用模型结果、基础资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为典型流域干旱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初步建立典型流域评估结果分析、图形展示及干旱模拟与评估综合仿真平台,为本书提出的干旱评估理论和方法提供应用实例。
在资料获取方面,不仅利用模型技术,还综合利用RS、GIS等技术手段。资源环境的遥感研究与应用领域涉及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等,尤其在土地覆被/土地利用、植被长势、水资源和水污染、矿产资源调查等方面,可以实现不同尺度大气、水文、地表覆被的观测,随着遥感观测精度和频度的提高,大面积获取下垫面资料成为可能。本书部分利用这些遥感信息获取植被指数、覆盖度、湖泊水体水位和地下水埋深等指标的实时、动态信息,实现生态干旱的监测与评估。Arc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RS获取的空间信息,能够通过简单的命令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该工具在本书的数据空间分析和图形展示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在研究内容方面,首先,考虑干旱在时间上的演化环节,包括前期气象条件的变化、水文波动的显现,中期对土壤墒情的影响,后期对植被在水分驱动下的演替规律、湖泊水位的变动、甚至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其次,考虑流域干旱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结合自然条件、水利工程、作物品种和下垫面因素,综合分析干旱空间分布规律。再次,在干旱分类中考虑生态系统干旱,由于天然绿洲生态系统和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对水分需求不同,人工绿洲考虑灌溉措施,而天然绿洲仅依靠地下水和少量降水维持生命,其受旱程度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内陆河流域,生态干旱是不可忽视的干旱类型之一,本书将其单独列出并进行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