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政府组织(NGO),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NGO变得越来越活跃,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明显上升,话语权和影响力不容忽视。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针对全球海洋物种脆弱性与保护不断开展行动;绿色和平组织(GP)发布海洋塑料报告、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反对深海采矿、反对日本捕鲸运动、支持建立海洋保护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展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与保护工作;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通过制定船舶调度程序限制到访南极游客的时间、数量和次数等。
|知识链接|
部分重要的非政府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成立于1948年,总部位于瑞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自然保护国际组织,联合国大会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的永久观察员。作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国际组织,IUCN拥有全球最权威、最全面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分布及动态信息数据库,下设物种存续、全球自然保护地、环境法、教育及宣传、环境经济和社会政策、生态系统管理六个科学委员会,向国际社会提供《生态系统红色名录》《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标准》《森林景观恢复指南》《自然保护地最佳实践系列指南》《水与自然倡议系列指南》等自然资源保护指南、标准和规范。目前,各科学委员会有300多位中国各领域专家委员。2019年,自然资源部成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家会员代表。(www.xing528.com)
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简称GP),是国际非政府环保组织,在全球40余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该组织以“保护地球、环境及各种生物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并以行动作出积极的改变”为使命,倡导实现一个更为绿色、和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了保持公正性和独立性,绿色和平组织不接受任何政府、企业或政治团体的资助,只接受市民和独立基金的直接捐款。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简称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其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WWF在中国的工作始于1980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经多年发展,其项目领域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野生物贸易、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
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tarctica Tour Operators,简称IAATO),由7家公司于1991年成立。协会的主要目标是“倡导并促进安全的、环保的有关私营旅行团赴往南极旅行的实践活动”,目前该组织已有超过100位成员。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成立的原因,是由于南极存在历史领土争议,很少有明确的权威或制度来规范南极旅游业,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应运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