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究竟从何而来?很多人用灵感闪现来形容创意的出现,苦思冥想许久也得不到合适方案的过程,时常结束在突如其来的某个片断画面,仿佛这种突然浮现在设计师头脑中的视觉形象,来得理所当然。实际上,视觉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1.作为创意来源的视觉意象
最初学习某些抽象概念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先尝试用抽象概念去解释对象,而往往不自觉地回想起我们最初接触这种概念的相关视觉形象:如我们在品尝蜂蜜的时候,体味了“甜”的意义,那么当我们再次品尝或者提及“甜味”的东西,蜂蜜的形象就会不自觉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再如:“贫穷”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在不同的人的印象中,可能是衣衫槛褛的某个人物,可能是萧条破败的某个场景,大多体现为一些具象的视觉片段。不同的社会环境、生活阅历等都有能导致一个人记忆中对同一抽象概念所反映的视觉形象存在巨大差别,这种场景甚至并不能完全和最初接受概念的情景绝对一致,它只是这个视觉形象最有代表性的部分。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视觉思维》中曾提及有关视觉意象的试验,被试验者描述他们看到形象,往往是“既具体又抽象的‘自相矛盾’的意象”,看到一列火车,却不能分辨是列车还是货车;看到一个人的形象,却不能判断是男性还是女性。视觉意象在我们记忆中存留的同时,就已经具备某种程度的抽象。阿恩海姆认为,这里的“意象”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意象,是通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象,是视知觉对对象重新“简化”、“组织” 从而产生模糊的意象,意象实际上起了思维与感觉的桥梁作用。
这些“具体又抽象”的视觉意象,从产生的开始,就已经是视觉对看到的视觉形象进行重新组织的结果,本身有一定抽象性、概括性。视觉意象之间、视觉意象与外在对象(包括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存在于记忆,护,并建立了相应网络状关联,网络中的某一点概念被触动时,就有可能唤起我们对相关视觉意象的联想。
联想有几种方式:
相似联想:对性质、外形有某种相似性的视觉意象进行联想。
相反联想:对性质相反或外形有鲜明对比的视觉意象进行联想。(www.xing528.com)
相关联想:对并不相似但在逻辑上有某种关联的视觉意象进行联想。
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想象,想象则是建立在视觉意象的基础上。联想的作用在于最大可能性地调动与信息相关的视觉意象,为下一步的想象活动作准备,为创造性思维作准备。单位时间对传达信息的视觉意象联想数量,单位时间能够联想视觉意象的数量以及种类的多寡,都成为判断创造性思维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存储的相关视觉意象越多,创意的材料准备越丰富,从这个意义来讲,视觉意象是创意最根本的来源。
2.视觉思维在创意素材提炼过程中的作用
有了创意的最初素材,就必须寻找最合适的创意方案。视觉传达设计创意,必定约束在某一具体领域内,为表达信息内容服务,如果观看者不能顺应视觉形象指向它所表述的对应信息,创意就失去实用意义,毫无存在的价值。视觉意象的数量决定着能够给予创意多大的选择空间,但是如果没有目的性的约束,视觉意象之间的联想、跨越就会变得盲目而无序。能够表达同一信息的视觉形象可以有很多。类似的词语联想方案有很多,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玫瑰代表“爱情”这样的直白表现并不是创意的最佳方案,或者说很难从这样的联想式找出其他角度的新创意亮点,是因为这样的联想式运用得太多,已经失去创意所需要的新鲜感与刺激。而对于设计者来说,这些最普遍,最大众化的视觉意象常常最先从记忆中存储的视觉意象里调用出来,创意最早排除的也就是这类视觉意象的联想。所以,为了在备选创意素材中寻求独树一帜的创意,设计者往往需要深层次的思考。
提炼创意相关素材时,视觉意象的作用同样重要,视觉直接感知的探索性,使得选择的过程变得迅速。视觉对客观对象的重组与概括不是简单抽取某一部分的特征,而是直觉地把握最能代表整体特征的部分,视觉意象的“模糊”就是因为视觉出于自身的需要,对整体特征进行概括,模糊了观看者不需要的细节。视觉意象之间的比较,不可能像数据统计一样机械化、简单化,有绝对的判断对错的标准,不同的信息传递目的就有不同的选择标准。
我们发掘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视觉意象时,视觉意象之间的网络式联想过程极为迅速,视觉意象之间的比较甚至是跳跃进行的,这借助于视觉意象独具的直观性优点。视觉意象的直观性使得创意过程变得迅速而有效率,甚至是跳跃式进行。能不能在第一眼的直觉上让观看者有所反应,也成为选择创意的判断标准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