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区域包括今中山七路西段以北,康王北路以西,西华路以南,荔湾路以东地域。至清末民初,此一区域的街巷西缘在陈家祠,街巷不多。主要名胜有陈家祠,现为广东民间工艺馆。陈家祠以西基本上是城郊乡野地。至民国前期拆城墙前夕,本区域大致有如下街巷、名胜:
陈家祠·陈氏书院·陈氏实业学堂
陈家祠在恩龙里西北侧,今中山七路陈家祠道北侧(清代时并无陈家祠道)。建于清光绪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为广东全省陈氏的合族祠堂。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又称陈氏书院。为祠堂与书院相结合的典型建筑。
封建时代的社会风气,所谓敦孝悌,重人伦,慎终追远,于是建祠堂,供奉祖先的牌位,虔诚地祭祀;同时,人们重科举,金榜题名才可以做大官,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所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于是建书院,以培养族中子弟。清代时广州城中有不少祠堂、书院,大多规模不大,甚者只一间房子,现在绝大部分已消失。封建时代广州规模最为宏大的、装饰得最精美的书院、祠堂,就是这陈家祠。
陈家祠原为广东全省陈氏的合族祠堂,因供奉广东陈姓历代祖宗牌位而得名。由归国华侨陈瑞南、陈照南和当年广州慈善界陈香邻等倡议发起,由广东七十二县陈姓人士合资兴建;当年建造的目的,既是为供奉祖先,发扬祖先遗教遗德;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陈姓子弟,便于广东陈氏本族各县读书人来省城应考科举,供他们入考前的备读和考后的等榜之用。陈氏为广东望族,人口甚众,俗有“广东陈,天下李”之称,即说广东陈姓最多。于是一经知名人士倡议,全省各房陈姓,纷纷响应,各埠华侨亦汇款支援,以致形成了一股兴建祠堂以光宗耀祖的热潮。营造祠堂来增强宗族的凝聚力,作为自己宗族的象征和精神支柱。于是在今址购地兴建。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攻读待试和待放榜,其建筑形式又是祠堂和书院相结合,故又称“陈氏书院”。门前匾额即题这四字。
全祠建筑坐北向南,总占地面积近1.5万平方米。大门前有开阔的坪地。坪地以南现在是一大片草坪,坪地以北,在纵横三进三开间的广阔空间上建有九厅六院,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正四方形,宽和深均为80米,面积6400平方米,为三进院落式布局,总体以“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布设。整组建筑以正门以北的中路为主线,以最高的聚贤堂为中心,由南往北依次是首进大厅、中进聚贤堂、后进神厅,其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厅堂,厅堂外是厢房,东西各五间,把厅堂围合在内。其建筑均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每座单体建筑之间以青云巷相隔,由六院、八廊穿插相连。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对称,结构精炼,显得庭园宽敞,高旷阔大;厅堂巍峨雄伟,气宇轩昂。为广东民间宗祠与书院相结合的典型建筑。门前坪地和东院、西院、后院环绕四周,与内部的庭院相应,从而又表现出中国建筑与园林相结合的特色。
陈家祠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开始筹建,建造于光绪十六至二十年(1890—1894),耗资百多万两白银,由当时著名的土木工程师黎巨村设计。据其回忆:“陈家祠是在原茨菇塘上,每根柱子下打了十六条二丈四尺长的木桩(当然土质好会打短一些)。”建成后,每逢农历正月初十日,举行庆灯大会;二月初四和八月初四,要分别举行春秋祭礼,大开中门,鸣炮奏乐,跪叩献牲,朗读祭文,仪式相当隆重,全程约一小时。民国陈济棠主粤时对此颇为重视,陈不止一次充当主祭人。日寇占领广州时,伪省长亦主持过祭礼。建国后废除了这一仪式。
陈家祠这座晚清时代南方祠堂与书院相结合的典型建筑,房舍高大阴凉,内外庭院满目苍翠,以廊庑贯通全院来挡雨遮阳,这都与广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应,幽雅宜人,富于岭南风味,与岭北建筑格调大不相同。而陈家祠最闻名于世的是其精湛的广东民间传统装饰工艺。人们来游此地,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印象的可能就是这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只见全院的门、窗、屏、院廊、栏杆、屋脊、露台、瓦檐、墙壁、梁架,均分别饰以三雕(石雕、砖雕、木雕)二塑(陶塑、灰塑,通称“花脊”“灰批”),还有铁铸、铜铸、壁画等,与雄伟的砖、木、石建筑大殿浑然一体,使整座建筑更具艺术魅力。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有历史典故和小说戏曲故事,如“尉迟恭金殿争帅印”“竹林七贤”“群英会”“梁山聚义”“桃园三结义”“郭子仪祝寿”“刘伶醉酒”等,又有楼台胜景、藤蔓佳果、羊城风物、岭南名胜、珍禽异兽、山水园林、钟鼎彝铭、各种风格迥异的图案花纹。雕塑得精巧传神,充分展示出当时雕塑铸工艺的最新成就与高超水平。院中还有铜铁铸工艺品,主要用在庭院连廊的廊柱及镶嵌在月台石雕栏杆里,比如大门铜铸錾花门斗、铁铸双面通花栏板“金玉满堂”“麒麟凤凰”“三羊启泰”“龙戏珠”等,都是极为罕见的建筑装饰佳作。数量虽不多,但造工精美,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实为近代中国冶金制造业的实物档案。使陈家祠得以成为一个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既具民族风格,又具浓郁的岭南地方传统特色,乃集广东建筑、装饰工艺之大成,不愧为世界建筑艺术之典型、岭南艺术建筑的一颗明珠。(www.xing528.com)
考察历史,岭南人自古对于祖先祠堂、佛道教寺庙、民居宅第,特别以陶塑瓦脊,或嵌瓷、灰塑坭塑(灰批)、木雕、石刻、砖雕、门画、壁画等艺术进行美化,营造庄重绚丽、神秘肃穆的环境,以敬奉鬼神。这些古老建筑今天已越来越少,陈家祠则是集其大成并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其价值不言而喻。
陈家祠的建筑及装饰艺术,不仅在近代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且为世界所瞩目。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陂士敏便最先把这一建筑载入《世界建筑艺术》一书,随后英国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亦以较大篇幅给予介绍,两书均附照片,称之为“中国南方典型建筑”。日本森清太郎编撰的《岭南纪胜》,也把陈家祠作为岭南建筑艺术的典型加以推介。中国大学木土工程系把它列为学生参照的典型建筑。陈家祠对建筑学、广东民间工艺美术学、民族风俗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是极珍贵的资料。
陈家祠建成后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废除了,本祠就改办陈氏实业学堂。民国后,陈济棠主粤时曾一度作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校址。
建国后,1950年在此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1957年,陈氏书院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62年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书院被工厂、学校占用。1981年文物部门收回书院,进行大规模维修复原,1983年2月复馆开放。1988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狮传说
陈家祠大门前放一对形态生动而威武的大石狮,以三弯线条表现出笑眯眯的神态,咧开大嘴迎客,口中含一个可转动的石球,光滑规整。北方石狮以雄健威武见长,广东石狮以镂刻精细,秀丽丰满著称,于此可见。关于这对石狮还有段掌故。相传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有一次涨大水,陈家祠一带水位越来越高,眼看就要毁房死人。深夜,突然传来阵阵狮吼,第二天大水便渐渐退去。此后,陈家祠一带再没发生水灾。百姓都说石狮把大水喝光了,人们因此奉这对石狮为报平安的“圣狮”,说有“吉祥如意”之兆云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