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沧桑录:城西地区·西关的变迁

广州沧桑录:城西地区·西关的变迁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西地区指广州古城西城墙以西地区,即旧荔湾区。北部、东北部地势较高,称为上西关;中部、南部原为珠江浅水区,后因长期江水、流沙的沉积作用以及人工围河造地而形成了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称为下西关。传统观念,大抵由西山、第一津到太平门这一地域为上西关,上西关以西至江岸为下西关。今市四中以西为菜地,还未成住宅区。其西侧有上西关涌流经。以整个西关地域而言,清末民初时的乡村与街巷城区的面积约各占一半。

广州沧桑录:城西地区·西关的变迁

城西地区指广州古城西城墙以西地区,即旧荔湾区。传统上一般称为西关。

西关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东北部(今西华路、光复北路一带)地势较高,称为上西关;中部、南部原为珠江浅水区,后因长期江水、流沙的沉积作用以及人工围河造地而形成了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称为下西关。上下西关并没有明确的分界。传统观念,大抵由西山、第一津到太平门这一地域为上西关,上西关以西至江岸为下西关。

自古至今,西关地域变动甚大,总的来说,是沧海变桑田,桑田变城区。

1918年,广州开始拆城墙。在拆城墙前,城垣高耸,西关是在城外,跟城内界限分明。在城墙拆去后,西关真正融入城区。

西关开发虽迟,但发展迅猛。尤其自清光绪中叶起,西关地域迅速开发。人口汇聚,街巷激增。据清中期《南海县志》记载,当时西关街道分西门外和太平门外两处。其中西门外街道共三十六(实为三十八),太平门外街道为134条,除去鸡翼城内各街,以西濠为界,尚有126条。即合共164条。发展到清末,据清宣统二年(1910)《南海县志·舆地略二·都堡》的记载,当时南海县捕属辖下的警察西三区段至西六区段内街道大部分为西关地域街道,街巷名共有千余。街巷数与人口数成正比。据清宣统二年(1910)广东省咨询局编制的《编查录》统计,当年西关是广州城人口最多的地区,达233 144人,占广东省垣(广州)警界区域总人口517 596人的45.04%。至拆城墙前夕的1918年,西关地域街巷更为密集。据1918年《广州市图》(这是广州拆城墙前最详尽的广州城图)的标示,当时西关地域共有街巷1750余条(1990年统计,全荔湾区共有自然街巷1796条)。

当年广州当局对城里街巷建设没有规划,对城外街巷更是任由居民自建;本区域街巷纵横交错,毫无章法,而东部街巷最是密集凌乱,是典型的横街窄巷。

西关街巷,基本上是花岗石铺砌成的条石路。条石一般宽度为32~40厘米,长1米以上,最长的达5米,这是西关旧城区的一大特色。条石路在1957年前基本上是横向铺砌,并作为旧有砖砌明渠的盖板,板缝间用于收集雨水。

发展至清末民初,西关地域已被开发为城区的街巷状况及江岸线大致如下:

江岸线

民国初年西关南部江岸线

1.沙面以东、西濠口以西的江岸线在今沿江西路的北侧,当时并没有修筑江堤,江岸线是不规则的。珠江涨潮退潮,江岸线必不相同。

2.上岸线以西,沙面岛南部道路即为该处珠江岸线。

3.沙面岛西面的江岸线甚不规则。今黄沙临江地西猪栏路一带,当时是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四乡人从水道运米到省城,在此上货,故名米埠。其西侧,有粤汉铁路码头,当时是伸出江岸的,其位置约为今蓬莱路南端南面的珠江北岸地。那里便是清末时的江岸。此段珠江北缘水域在20世纪90年代前已填为陆地,用于扩建广州南站。原码头早已了无痕迹。由此渐折往北,便是西关地域的西岸线。

民国初年西关西部江岸线

1.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黄沙始建粤汉铁路车站,称黄沙车站,站址在海傍街中段西南侧,往南不远即铁路线。铁路线的西侧为江岸线,今广州南站地。不过当年的江岸不像现在筑有江堤,岸线拉直,而是极不规则的。铁路线的两侧,基本上都是菜地。

2.岸线往北,一直至增步。由于清末时的岸线不规则,以现在的江岸线与之比较,有的地方西移了过百米,有的则只西移了十来米或数十米。这样表述只能是约数,因为现在修筑了江堤,岸线拉直且稳定;清末时的岸线不规则,且东岸基本上是菜地与禾田,潮涨潮退,变化颇大。

街巷状况

东起广州西城墙。西濠以东至城墙地均已建为街巷。

北至西山庙一带,约今东风路与人民路相交处一带。再往北是岗丘地带。

南至沙基大街(今六二三路)、珠江江岸。

西部街巷区的西缘地,并非垂直,而是大致自东北斜向西南,大致可分几段记述。(www.xing528.com)

西华路一线,约西至万善里,即今西华路西段(今新桥直街至吉瑞坊段)。

今市四中以西为菜地,还未成住宅区。

今陈家祠所在,已是该处街巷的西缘。其西侧有上西关涌流经。

龙津路一线,街巷大约建至今龙津西路与百岁里相交处,南面不远是上西关涌,再往西便是泮塘地的菜田。当时的泮塘村仍未与其东面的街巷相连。村的四周是河涌、池塘、菜田。直到清末,龙津首约、龙津二约、龙津三约、三圣大街(即今荷溪首约以西的龙津中路和龙津西路)以北只有几条小巷,再往北即为菜园、池塘,尚未开发。这些街巷,在清代后期才逐渐形成。

往南,多宝路一线,当时称多宝大街,沿路多为商贾富豪聚居地,石板小路和青砖石墙的民居街巷风貌独特,是以消费商业为主的商业区。当年多宝大街的西缘,是一个大池塘,在刘园(今市二医院一带)的西北面。刘园便是在多宝大街的南侧。池塘往西是柳波涌上游流经,尚有一段距离。

当时的此段上游柳波涌,流经菜田,而非街巷。到逢庆西约(今同名)西端,始向东南流经街巷城区,即逢庆西约为清末西关该处街巷的西缘。

再往南,即西关地域西南隅之街巷西缘地,约至今黄沙大道与蓬莱路相交处以东。

清末庚戌(1910)《南海县志》记载:“太平门外率称西关,同光之间(1862—1908),绅富初辟新宝华坊等街(今宝华大街至宝华路一带地域),已极西关之西,其地距泮塘、南岸等乡尚隔数里。光绪中叶,绅富相率购地建屋。数十年来,甲第云连,鱼鳞栉比,菱塘莲渚,悉作民居,直与泮塘等处,壤地相接,仅隔一水。生齿日增,可谓盛已。”记载的大致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广东省城内外全图》所绘出的西关的状况。

综上所述,民国初年西关街巷区的西缘大约至今市二医院东部一线,再往西,已非城区,而是乡村地。以整个西关地域而言,清末民初时的乡村与街巷城区的面积约各占一半。而西关南部的经济发展明显优胜于北部,下西关涌一带是当年最繁华的商业区,所谓“八桥之盛”。晚清时,上九甫、下九甫形成了百货商业街;第十甫成为拥有莲香楼、陶陶居等多家名老字号的饮食街;在今长寿路一带出现了玉器墟;西来初地则以酸枝家具街驰名;杨巷专卖布匹;沙基(今六二三路)则因船艇云集而成米埠。1910年在十八甫开业的真光公司、1918年在西堤开业的大新公司都曾在广州百货行业中独树一帜,开创广州市近代大公司的先河。至今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宝华路一带仍是广州商业中心区之一,便是从清代发展而来。

从清代后期的西关照片来判断,当时西关主要街巷的宽度,大概也就是五六米,比现在的主要街巷要窄得多。至于小巷,只有二三米,比如今德星路东侧内街冼家巷,宽仅2米;比如辟建成马路前的石路,宽仅3米。就算是今中山七路南侧的康王直街,亦是宽仅3米。所谓横街窄巷,是形象的表述。

下西关街道沿珠江平行发展,故主街多为东西向。

下九甫至江岸有八条东西向街:下九甫、光雅里、曹基、十八甫、旧豆栏(和平中路)、冼基、杉木栏(杉木栏路)、沙基(六二三路)。

第十甫至江岸有七条:第十甫、十三甫、十二甫、黎家基、上陈塘、陈塘、新填地。

十一甫至江边有九条:十一甫(今恩宁路)、蓬莱正街、蓬莱新街、蓬莱东约和西约、丛桂西和新街、冯家祠直街、黄沙北约和中约、蟠龙大街、海旁中约。

此外,西关地域还有如下九个比较著名的市场:撒金巷口市、宜民市、青紫坊市、沙角尾市、三摩地市、大观桥市、清平集市、十七甫市、泮塘街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西关地区居民贫富悬殊,富商高官拥有西关大屋、花园洋房,结构精巧,装修华丽;小康之家多为一正一偏的带阁楼砖木瓦房或两层小楼,占地60~80平方米不等;贫苦百姓住在低矮、闷热、潮湿的简陋小房里,无专门的厨、厕、浴设施,有的数户人挤住一屋。更有人只租住一个床位。

沿江一带,数以千计的水上居民建起众多水棚,以小艇、水棚为家。抗战胜利后,大批进城农民、城市贫民在城区边沿烂地凭借残墙断壁,用板、布、沥青纸、铁皮、松皮、竹木搭起窝棚木屋数量多达5000余间。

下面记述民国前期拆城墙前夕西关的街巷、建筑、名胜及相关事件。

为使地理位置明晰,亦为便于查阅使用,兹以当今马路为界,划分区域予以记述。民国时期辟建马路,改革开放后大规模旧城区改造,华厦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到处建起,民国时期的西关街巷大部分随之消失不存。详载于此,为西关这片土地,为已成历史的西关老街巷留个全面而翔实的纪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