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沙头·大沙岛(存)
大沙头在今白云路以东,原是珠江中的沙洲,正当沙河、东濠涌出口之间,因河水泥沙含量较多,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外形呈中部阔两端窄且东西向延长对称状态。清代初年称海心沙。即是海中的沙洲;随着泥沙淤积,沙洲逐渐扩大。到清末时,已成一个大岛,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宽约550米。改称大沙头。四面环水,北隔一水道与东山相望。此水道一直在逐渐淤浅淤窄。
由于城建发展与人口激增,岛北面水道西口淤浅;东口则少有人居,故水道宽深。清代后期,岛之西部曾筑有炮台,称东炮台。清末民初时,岛之西端部(今大沙头三马路以西)建有小量民宅,所形成的窄小街巷未有名称。全岛其他地方基本上为禾田、滩地,尚未开发。
今花园二巷往西南延线至今大沙头路东二巷,约为清末时大沙头岛的西界。即此连线以西,今东华南路以东地原为珠江水道。
今大沙头二马路约建于清末时大沙头岛西面珠江水道的西缘。民国时期水道逐渐变窄,此路成为河边基堤,50年代才扩建成路。
今大沙头二马路东端以东的东湖新村地实为清末大沙头岛北侧的珠江水道。今大沙头二马路南端与白云路相交处的人工绿化岛(称大沙头绿岛)在清末民初时尚为珠江水道。
今沿江东路中段(花园一巷南延与沿江东路相交以东一小段)北侧约为清末时大沙头岛的南界。
今沿江东路东段在清末时尚非陆地,而是大沙头岛南侧的珠江水道。
今大沙头路约建在清末时大沙岛的南缘。
今东西向段的东湖西路南侧约为清末时大沙岛的北界,当时这一带称郭村。
今海印桥南引桥以北的东湖路乃从清末时大沙头岛的中部纵穿而过,今大沙头路东端与东湖路相交处为清末时大沙头岛之南端,今东西向段东湖西路东端与东湖路相交处为清末时大沙头岛之北端。
今东湖路以东、东山湖公园正门东面的公园主道约建于清末大沙头岛的北缘,此公园主道南面的湖泊和公园地即以清末大沙头岛的东部地辟建。此公园主道以北的湖泊实为清末大沙头岛北面的珠江水道的“遗迹”,现在此湖泊尚东接宽阔的水道,往东汇入二沙岛北面的珠江。
今东山湖公园东南侧的珠岛宾馆为清末大沙头岛东端部地。
综上所述,今大沙头二马路南侧、东湖新村、东山湖公园北部湖泊为清末大沙头岛北侧的珠江水道。今沿江东路中段、大沙头路东段、东山湖公园南面、珠岛宾馆南面为清末大沙头岛南侧的珠江水道。
看今天的广州市地图,清末大沙头岛南面水道犹存,但已缩窄很多;东北侧水道基本尚存,中北侧水道成为东山湖公园北部湖泊。西侧水道(今东山湖公园正门以西)则全部成为陆地,自东往西分别建为东湖路、东湖新村、大沙头二马路、花园二巷至花园六巷、大沙头路西段、沿江东路西段、大沙头绿岛。基本上已没有留下河道的痕迹。
民国时期市政工程施工是实行公开招标、投标的。最早的招标工程便是1915年5月5日开投的大沙头西端第一段道路,即当年大沙头北岸筑堤岸数百尺。
20世纪20年代,在大沙头西岸狭浅处建桥与珠江北岸相连。当时已对大沙头进行规划,准备建成一个商业区。1925年《最新测绘广州市面马路区域全图》已在大沙岛上画出棋盘式的马路——那是规划建路。
1929年,建于东濠口上的木桥改建为铁桥(一说改建为钢架结构)。今天资料多称,此桥(今为沿江中路东端段)使珠江北岸与大沙头岛相连,但查考民国时期广州地图(包括上列所有民国时期地图),并非如此。此桥只是连接了东濠口之两岸,跟大沙头岛无关。
1932年4月27日,广州市工务局制印的《广州市马路路线图》不但在大沙头上画出棋盘式马路,还在岛的正中画了个环形马路。但那不过仍是规划而已。(www.xing528.com)
1933年春,广东省建设厅动工将大沙头开辟为商业区。未能实现。
1937年,工务局规划填塞大沙头北面河道,使大沙头与市区相连,亦没有实施。
1937年,《广州市最新马路全图》给上述这些规划中的马路全标上了路名。北岸环岛路称“乾大街”,南岸环岛路称“贞大街”(今沿江东路是建国后1956年沿大沙头岛河边沙滩地修筑的,约为当年所规划的“贞大街”的西段)。自北往南之东西向横路依次称“元龙街”“亨达街”“利益街”,自西往东之南北向纵路依次称“中庸街”“正道街”“和同街”“平坦街”“整治街”“齐礼街”,最东端的两条路没有标名。岛之西端写上“公”字,表示建公园。中庸街南端东侧标名“航空处”。岛中环形路中心标名“草地”。以后的民国广州地图都是如此标示,只是西端标明建成公园。事实上,这些道路最终并没有建成,河道也没有堵塞,却大沙头在民国时期一直是珠水环绕之岛。
1938年7月23日,国际反对轰炸不设防城市大会在巴黎召开。广九铁路各机关团体在大沙头站礼堂开会,发出《告民众书》,在车上散发。据广九路统计,自1937年8月底日机首次轰炸广州,广九路被投弹1500枚,搭客、乡民及职工死伤人数超过1000人。
抗战胜利后,广州的山村、大沙头、泰康路等地渐形成了三个较集中的竹业市场。
建国后,1953年版广州市《都市计划图》仍清楚地绘出大沙头岛北岸河道。在1958年1月第一版《广州游览图》上则绘出大沙头西北部已与北岸连成一体,即这段大沙头涌已被填陆,原大沙头岛成为珠江北岸的一部分,岛已不复存在,其南缘真正成为珠江江岸。岛之东部,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挖成今东山湖公园。
1958年12月动工兴建大沙头南缘码头堤岸工程,同时兴建大沙头客运码头。堤岸工程于1959年建成。客运码头于1960年建成启用,珠江内河航运码头东移至此,命名为广州港客运站;因站址在大沙头,习称大沙头客运站。为广州市最大的内河航运码头,航线20多条,有通往上海、厦门、梧州、肇庆、中山、江门等定期客轮往返。是广州市与省内水路客运的主要交通口岸。
今大沙头路长约800米,宽16米,为横贯大沙头岛的东西向干道,故名。
1981年按大沙头路北侧道路之东西顺序命路名,依次为大沙头二马路、大沙头三马路和大沙头四马路。
2.二沙头·二沙岛
二沙头又称二沙岛,在大沙头东部(今东山湖公园地)的东南面,二者中隔珠江水道。
二沙头原是珠江河道中的沙洲,形成于清代,因位于珠江扩张段,水流缓散,加上地处沙河出口,流沙于此淤积而成沙洲,以后逐渐扩展成一大岛,呈纺锤形。到清末时,岛东西长约3300米,最宽处约600米,面积1.26平方千米;因在大沙头(岛)下游地,且成岛在大沙头之后,故名二沙头。清代至民国前期,岛上只有零星的渔民棚宅,全岛基本上为荒地与禾田。岛上居民种植水果、荸荠(马蹄)、莲藕等农作物。
清代、民国时期乃至20世纪50年代,东山地区的运输业以水上运输最为发达。
据1934年的调查资料记载,在二沙岛岛南操业的389人中,棹艇和航业的有99人之多。
据1957年4月东区人民政府对大沙头、二沙头改造木屋的情况调查,2003户、7554人中,运粪和运垃圾的占301户、1017人,搬运工236户、1061人,划艇有202户、557人,水上小贩155户、614人,渔民和农民只占282户、1111人。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岛之西端建成广州体育俱乐部,后来称二沙体育训练基地。今存。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对二沙岛全岛进行大开发。1987年填沙,建成东西向主干道,至1990年底,搬迁、平整土地工作及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今已建成田园式高级住宅、旅游风景区,并建有星海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览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