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城墙以西地域称西关,与之相应,东城墙以东地域自然就称东关。但事实上,“东关”此称的地域概念是相当模糊的。在当代出版的主要广州词典中,包括《广州市地名志》《广州百科全书》《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等,都没有收“东关”这个词条。在清代方志中,有“东关”之名,却没有明确记述东关的地域。民国时编成的《广州城坊志》,卷六是“东关”,所记述的街巷,基本上是今中山三路以南地域。再看清光绪后期绘制的《广东沿海图》,其东关地域,大概是城墙以东,今中山路以南至江岸,约今启明大马路以西这片地区。这应该是清代后期人们关于“东关”的概念。
自鸦片战争后至清末民初,历约70年,东山地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明显的变化有:
1.商业发展,人口汇聚,街巷激增
在鸦片战争前,东濠以东,大东门以北,只形成了一条街巷北横街;到清末时,除北横街外,南北向的还有越秀坊、马草步街;东西向的横巷多条。
大东门以南地区,因临近珠江,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较集中,在鸦片战争前已形成较多街巷,到民国前期拆城墙前,街巷已相当密集。据现存方志文献的记载与清代广州城图的标示统计,鸦片战争前城外东郊地区街巷大约只有20条,发展到民国前期,达200多条,增加了10倍。
不过,就人口而言,本地区仍属较为稀疏的。清朝宣统年间(1909—1911),广州城人口划分警辖区域,当时是划分为四大警界区,即老新城、南关、西关、河南,东关(或东郊)没有另划一区,可证人口是较为稀疏的。
东濠南北贯通城外东郊地域,是一条重要的航道;随着经济发展,其东侧的北横街、线香街、永胜街、三角市、糙米栏、永安桥一带形成城外东郊重要的商业区。河岸兴建码头,商旅货物川流不息,形成了辐射四乡的商品交易市场,“果栏、菜栏、东猪栏、东鱼栏,各栏口为四乡农民与全城商贩交易之枢纽,范围较广”。(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实业志》)“从内地来的货船、客船、水上居民和从内地来的船艇、政府的巡船及花艇等,其数目是惊人的。”(威廉·C.亨特《广州番鬼录》)
东关街道为沿江岸发展之长条“街墟”,明代街墟在北,清代街墟在南,这是由于江岸逐渐南移,街墟亦逐渐沿江岸发展。鸦片战争前,东郊外已形成了两条主要的东西走向的长条街墟,一条是今天的中山三路、中山二路一线,一条是今东华路一线。到清代后期,随着江岸的南移,逐渐形成又一条东西走向的街墟,即今海旁街、元运街、罗基、牛乳基一线,大致与江岸平行,街道两旁是屋宇店铺,多是经营手工业的产销商户。
从以上记述可知,城外东郊商业主要集中在东关一带。
直到清末,百子路(今中山二路)以东仍是乡野地。“田畴弥望,曲径回合,绿荫夹道,古榕参天,尤得深幽邃密之致。”(张白英《廿五年来东山之社会》载《朝曦》15卷)
2.沙洲并岸,江岸向南大为扩展
随着经济发展,人工填陆以及水道的逐渐淤积,先是东校场与南澳沙连陆,随后筑横沙、永胜沙亦与陆地相连。至清末,大沙头岛之西北部亦渐淤近东关。今东园路以东亦渐成街区。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州开放为通商口岸,东山地区开始受到外国人的青睐,陆续有外国人在区内购地建房、创办学校和医院,开始时较缓慢,到晚清时开始迅速发展。
当时东山一带空旷地多,遍布低丘荒冢、稻田菜畦,乡民主要集中在山河村(现新河浦附近)、寺右乡(今寺贝底)、猪屎寮(今中山二路中山医学院门诊部附近)三个自然村,只有一条长约三公里的山间羊肠小道通往城区,途经烟墩岗(今培正路、烟墩路一带)、龟岗(今龟岗大马路、龟岗一至五马路一带)、木棉岗(今中山二路东段东山区人民医院处)、马棚岗(今马棚岗一带)、螺岗(今为东川路北段省人民医院)、英雄岗(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地)、东校场,才由大东门入城。故东山地域环境幽静而地价低廉,不少华侨与洋人于是在这一带购地建造房屋自用或出租出售。
欧美传教士开始在东山兴建教堂,创办教会学校和慈善机构。
最早成片开发东山的是美国南方浸信会广州分会。
美国浸信会国外传道部(简称美南差会)是进入东山最早且在东山势力最大的教会。(www.xing528.com)
清光绪十四年(1888),美国浸信会在此地办起了培道女子学堂(今广州市第七中学前身),后又创办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培正中学(1907年迁此地)、培坤女中(原东山区少年之家)、培贤神道女校(今为寺贝通津小学)、浸信会礼拜堂、中华浸信会书局以及恤孤院(1903年建成)、医院和近百幢西式小楼房。
随着这些建筑的出现,东山乡野地貌大为改观。
1905年,美南差会决定迁址东山,随后医院、孤儿院、安老院等陆续迁往东山地区,作为原美南差会工作中心的五仙门一带被东山取代。
今天的培正路在当年是山岗、水塘地,1907年,两广基督教浸信会(浸信会与长老会都是岭南势力最大的基督教派)教友在此兴建“培正中学”并开辟培正路,环境大变。
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开始,美国南方浸信会广州分会利用中美《望厦条约》弛禁外来宗教组织的机遇,在寺贝通津、恤孤院路、庙前西街、培正路一带广为购地,并先后兴建了福音堂、礼堂、神道学校、恤孤院、安老院、慕光盲人学校、美华浸信会书局、医院、中外传教士住宅等。
浸信会中国教徒、华侨李济良、冯景廉、廖德山、余德宽等于光绪三十四年在烟墩岗建成培正学堂新校舍。
清宣统二年(1910),美国的基督教安息会在犀牛尾(今犀牛路)购得一块土地,兴建教堂、学校和医院。后来买地范围扩展至今农林下路、三育路、福今路。
民国元年(1912)在犀牛尾建大楼4座,以2座办三育中学、2座作美国传教士住宅。该会还先后购地数十亩,兴建大小楼房十多座,成为该会华南联合会的中心。
民国元年(1912),英国的圣公会将其在广州开办的圣三一中学的中学部迁到东山前鉴街(今东华东路与东华南交界处附近)。民国二年又购得今中山二路87—91号建立校舍。民国六年,圣三一中学在东沙路(今先烈路)购地40余亩,建筑新校舍,后改为华英医院(今广州市传染病医院)。
除美、英、法三国传教士在东山地区从事学校、教堂和慈善等事业而大兴土木外,德国人曾在三育路开设俱乐部,荷兰人也在寺贝通津新街购地建房。这些购地建房活动促进了早期有“郊野”之称的东山地段的房地产开发,且因楼房建筑款式具有西洋特色,使东山地区早期的建筑群体具有多种风格。
当年此地有盗匪,绑架勒索,入屋盗窃,拦路抢劫之事时有发生。为保安全,此地的富户们组织了一个民间治安管理机构——保安局:日夜武装巡逻,保障了地方安宁。保安局周围迅速形成街道,出现了保安局前、后街、保安局南,北街等街名。后来,略去了“局”字。以后,附近新增的街名也冠以“保”字,如保育路、保宁路、保乐路等。这便是今天东山“保”字地名的由来。
4.近代东山城建
光绪十三年(1887)7月,在黄华塘兴建了广东钱局。在中国造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光绪三十三年(1907),修筑了广州城郊的第一条砂石马路——东沙马路,商办,由东校场至沙河,可乘马车,中经牛头庙、东明寺等,为广州最早马路之一。后扩建为今先烈路。广九铁路于清末宣统三年(1911)建成通车。广九车站设在今白云路南端段东南侧。
清末广州第一次划界,城外东郊区域在警界范围内。光绪三十一年(1905),巡警总局改组,分老新城、东南关、西关南路、西关北路、河南五大区域,城外东郊属东南关区域。宣统二年(1910),城外东郊属警察四区辖,但当年广东省咨询局编制《编查录》记载分区人口,并没有把东关地区列入。
本节记述民国前期拆城墙前广州城东地区的状况,包括地理状貌、建筑、名胜等。记述范围不限于东关。大致是东城墙、今南北向段越秀南路、挹翠路以东的地域,而以小北门作北界(小北门在今越秀北路与小北路相交处,与今解放路与盘福路相交处的大北门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基本上从北往南、从西往东依次记述。为使地理概念明晰,兹以当代马路作区域的划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