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翅城又称鸡翼城,其城区指清初修筑的东西雁翅城内的区域。其大致范围:北至今一德路、泰康路、万福路(明代嘉靖末年所筑新城之南城墙故址);南至珠江江岸;东至今越秀南路南段、挹翠路;西至今人民南路南段。随着江岸的向南推移,从清初到清末,地域有了相当的扩大。清后期起,沿珠江地带开发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在清代地方志中,有时把新城与雁翅城合二为一,统称为新城或南城。如民国《广州城坊志·卷四·新城》所载区域就包括了南城与雁翅城。本节所记述的仅是雁翅城区。
雁翅城区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太平沙岛及其东侧至鸡翼城、东市大街的地域,一部分即为太平沙岛以西至今人民南路的区域。两部分地域的大小大致相当。
先说太平沙岛及其以东地域。
太平沙岛在府城东南部。北宋时为五块逐渐露出水面的沙洲,彼此有水道相隔,称“五洲”。在今北京路南段两侧,约以今珠光路、太平沙街为沙洲的中心。随着沙洲间的水道不断淤积成陆,至明代中期时,“五洲”渐合并成一个靠近北岸的大沙洲,称太平沙,南临珠江,北东西三面环水,其实就是一个大岛。明代末期已有人到此岛上垦荒耕作。
清代时,随着陆地的淤积,太平沙岛向四周越渐扩大。
清乾隆时(1736—1795),太平沙岛与北岸尚隔着宽阔的水道。北缘约在今厂后街一线以南;东缘约在今越秀南路南段一线以西;南临江,约在今接官亭、东园横路一线。西缘约至今侨光西路与回龙路之间。
过了几十年,至道光时(1821—1850),其地域如清道光二年(1822)《广东通志·广东省城图》所绘,岛西缘约扩展至今回龙路西侧。
当时太平沙洲上有市场、集市,称沙洲市,见载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广东通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广州府志》;亦称沙洲墟市,见载于雍正九年(1731)《广东通志》。确切位置不详。
至清末时,太平沙洲大约东扩至湛塘涌(1933年时填涌建成了今湛塘路),西面到了今海珠广场西广场的东界,约今海珠大桥北引桥的东侧。北面的水道基本上是沿着万福路、泰康路一线(当时是南城的南城墙)的南侧,大约在今石基里、厂后街、麦栏街、海味街一线与万福路、泰康路一线的中间,今通正巷即为当年水道的一段,是陆续填平水道而渐成街道的。
清同治《广州府志》称这条分隔太平沙洲与北岸的水道为“外城濠”,这样记述(括号文字为笔者所加注释):“外城濠,由永兴门东从海北入(即珠江水从湛塘涌即今湛塘路一线北入),折而西,经永兴门外万福桥(今通正巷与万福桥相交处)下,又西经永清门桥下,又西过果栏回龙桥下,又西过太平市桥下,折南入海。”说的便是这条水道。
晚清时,太平沙岛虽然还未与北面的陆地相连接,但当年这条相隔北岸的水道已相当狭窄,基本上已成水沟,而非河道,故可将二者视为一体,即太平沙岛已成珠江北岸陆地的一部分,其南岸即为城南珠江的北岸。
由于有水道的阻隔,而这条水道上只建有三座桥梁与北岸相通(其中西面的桥梁距城门颇远),北面的城墙又只有永清门与永兴门进入南城,交通不便,故太平沙岛的经济发展远不及在其西面的地域。
清末时太平沙洲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随着与北岸相隔的水道逐渐淤积成陆,本岛与珠江北岸相连,而最终成了江岸的一部分。作为岛,已不复存在。(www.xing528.com)
民国初年,原沙洲南缘已基本形成目前的珠江岸线。民国后期,太平沙西部大概淤积到今起义路一线。
今北京路南段西侧的太平沙、太平通津一带,约为明清时期太平沙的西半部分。
再说太平沙岛西面地域。
这部分地域在明代后期已是重要的码头区和商业区,北面与南城没有水道阻隔,且有四个城门相通(自东往西依次为五仙门、靖海门、油栏门、竹栏门),交通远比太平沙岛为方便。清代近三百年,江岸不断向南推移,码头区亦随之向南推移,商业发展便利。由于经济发展快,江岸南移的速度亦快,故其江岸线与太平沙岛的南岸线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明显地呈现出自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形状。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二月动工修筑今一德路、泰康路、万福路一线的南城城墙,翌年正月完工。当时城墙以南不远即珠江江岸。80年后明朝覆亡,进入清代。再过了268年,清朝覆亡,民国建立。这时珠江江岸已扩展到了今长堤大马路、沿江路一线。也就是说,雁翅城区的发展,主要在清代,其最大特点是逐渐向南扩展,珠江逐渐缩窄。因而雁翅城的街道,基本上是清代开街,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清代后期才形成的。越往南的越迟形成。历史都不长。因而也就没什么掌故。
雁翅城街道,基本上由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街巷所构成。
东西走向的街巷基本上在北侧,相对建巷较早。
南北走向的街道基本上是以东西走向的街巷作骨架,向南延伸至江岸,这显然是随着江岸的向南推移而逐渐向南延伸发展的,而且街巷的数量明显比东西向街巷为多。也就是说,随着江岸的向南推移,南北向街巷亦随之自然形成,而东西向街巷没有辟建,所以街巷基本上是“丁”字形而非“井”字形。直到清末才开始沿江岸北侧开辟道路,而且是较为开阔的沿江大道,而非像自然形成的南北向街巷那样的小巷。可以说,清末江岸大道的辟建,已逐渐揭开了广州城走向现代城市的序幕。
鸡翼城街道以沿江岸东西走向的街道为大街,为商业街区,临江岸的便是码头所在地。南北向的街巷多为小巷,大都直达江边,为货物装卸及居民担挑食用水的通道,多称“水巷”。街道多狭,如回龙直街宽只2.5米,仓前直街2.1米,湛塘街2.0米。
雁翅城中,东西向大街主要有湛塘街、万福里(今万福路)、珠光里(今珠光路)、镇龙街(东鸡翼城)、会仙街(今一德路)、安澜街(今一德路)等;南北向街道主要有东市大街(今挹翠路)、仓前街(天字码头以北)、靖海直街(今靖海路)、油栏直街(今海珠南路)、仁济大街(今仁济路)等。官署、寺庙均不多,自西往东大致有:大口汛、洪庙、北帝庙、谷仓、正南仓、天后宫、督运馆、龙王庙、总巡馆、石公祠等。
雁翅城区南临珠江,它跟其东面的东关沿江河地一起,构成了一个码头众多,商旅货物川流不息的商业辐辏地区,形成了辐射全省的商品交易市场,清末宣统《番禺县续志·实业志》称雁翅城区:“果栏、菜栏、东猪栏、东鱼栏,各栏口为四乡农民与全城商贩交易之枢纽,范围较广。麦栏街、海味街、太平沙、增沙各盐馆为全省盐业交易之枢纽,范围更广,但均未出国门一步。”威廉·C.亨特《广州番鬼录》则称:“从内地来的货船、客船、水上居民和从内地来的船艇、政府的巡船及花艇等,其数目是惊人的。”这片地区的行业批发街市有小东糙米栏、猪栏、船栏、麦栏、新柴栏、谷埠等。
在晚清用石块修筑堤岸前,珠江北岸之岸线参差不齐,渡口码头也没有统一的规划,基本上是自然形成,并随江岸的逐渐南移而南移。清代末期,以石块修筑江岸,填平参差凹陷处,扩宽并拉直江岸,成为广州城最早出现的马路。沿江江岸景象大为改观。当时岸线已在今沿江路北侧,沿江重要码头有:天字码头(入城通道)、香港渡(天字码头侧,有船通香港)、新安长洲渡(天字码头侧,通长洲)、东莞太平渡(通东莞)、石角渡(通石角)、新安裙带路渡(至香港)、东莞黄埔渡(至黄埔)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