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祠堂建筑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浅析

祠堂建筑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浅析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西递村中的祠堂建筑倾向于分布在空间认知最关键的位置,其中尤以地标建筑敬爱堂、追慕堂最为显著。依据敬爱堂、追慕堂以及其他祠堂和村落建设历史过程的分析,作者认为,在村落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上述两种机制共同作用形成了祠堂建筑空间布点的特征。基于在村落空间认识中凸显祠堂地位的地标建筑空间布点,正是这种深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祠堂建筑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浅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西递村中的祠堂建筑倾向于分布在空间认知最关键的位置,其中尤以地标建筑敬爱堂、追慕堂最为显著。但是,我们并不清楚这样的结果是怎样形成的,究竟是人们依据村落空间对祠堂建筑主动选址的结果,还是祠堂出现后,后续村落的营建发展自发形成了最终的结果。

依据敬爱堂、追慕堂以及其他祠堂和村落建设历史过程的分析,作者认为,在村落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上述两种机制共同作用形成了祠堂建筑空间布点的特征。追慕堂的形成处于村落建设大体完成的时期,其他一些处于中间性高值街道上的祠堂出现年代也较晚,如凝秀堂、继述堂和前边溪的几座长房分祠,此后村落空间虽然经历变迁,但是街道网络的结构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因此,这些祠堂的位置极有可能是有意识选址的结果。敬爱堂建设时,村落空间仍集中在前边溪汇源桥至古来桥之间,因此,即使村民在敬爱堂建设之初就主动选择了易被途经的地点,如果在之后的村落建设中没有一种控制的力量存在,这一地点的中间性也会发生变化。作者认为,当敬爱堂建成后,作为村落中的地标,不仅影响了空间的认知,而且村落的营建活动也受到这种认知的影响,从而使敬爱堂的空间地位得以延续。比如,前边溪的空间逐渐填满后,正是由敬爱堂位置向直街和横路街发展的[3],而这种发展增加了敬爱堂所在位置的中间性。事实上,不论哪种机制,宗族文化都是其背后的支配力量。正是强调凸显宗族象征——祠堂的共同文化心理,促使村民的营建活动自发地创造、选择和维护了祠堂建筑作为地标的形象和空间位置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西递的中间性分析仅仅是依据街道网络图形计算得到的,表明街道网络作为村民活动的线索,看似无序的复杂形态之下蕴涵了影响村落空间形态产生、发展的深层结构。即使村民没有对这种结构的理性认知,也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其日常营建活动却既受到这一结构的支配,又不断“编织”着这一结构。基于在村落空间认识中凸显祠堂地位的地标建筑空间布点,正是这种深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1] 段进,龚恺,陈晓东,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村空间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26(www.xing528.com)

[2]段进,龚恺,陈晓东,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村空间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27

[3]段进,龚恺,陈晓东,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村空间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7-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