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0米和2500米搜索半径的建筑可达范围量值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圈层”特征— 由新街口地段向周边逐次降低[1]。其中,排名前两档的量值之内的高识别性建筑数量分别是12个和11个,位于排名前20%的建筑数量都仅略多于50%,而且这些建筑都位于新街口周边。这是因为,进行计算的城市范围方圆仅5公里左右,按照可达范围的定义,其中的大部分建筑的计算量值必然十分近似。
800米和2500米搜索半径的建筑可达范围量值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圈层”特征— 由新街口地段向周边逐次降低[1](图4—17、图4—18)。但是,与中间性分析的情形不同,可达范围量值的空间分布与高可识别性建筑在空间上的集聚并不是十分吻合。各搜索半径下,可达范围的分布都没有显示出与大行宫及鼓楼地段的关联性,而它们正是办公和公共服务建筑集中的地段。
就可达范围量值的分布情况看,当我们采用与中间性量值类似的分档统计分析方式时,两种搜索半径下的结果显示出的与高识别性建筑的关联性都明显弱于中间性指标(图4—19、图4—20)。其中,排名前两档的量值之内的高识别性建筑数量分别是12个和11个,位于排名前20%的建筑数量都仅略多于50%,而且这些建筑都位于新街口周边。
以上结果证明了4.3节中的判断,表明片区级地标建筑概念中的影响层级主要基于认知意义而非功能意义。
图4—17 可达范围量值空间分布(搜索半径=800米)
图4—18 可达范围量值空间分布(搜索半径=2500)米(www.xing528.com)
图4—19 高识别性建筑的可达范围量值在排位30%中的分布(搜索半径=800米)
图4—20 高识别性建筑的可达范围量值在排位30%中的分布(搜索半径=2500米)
[1] 半径5000米时的可达范围计算结果表现出异常均质的特征,大部分的建筑中心性量值几乎相等。这是因为,进行计算的城市范围方圆仅5公里左右,按照可达范围的定义,其中的大部分建筑的计算量值必然十分近似。这种量值分布特征使其不具有分析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