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择的智慧,据说古希腊著名的哲人苏格拉底曾给自己的弟子们上过生动的一课[1]。
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昵?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昵。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看完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感慨:要找到所谓最大的麦穗,原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再进一步想想,我们在人生中渴望得到的很多东西,不都是在奢求最佳吗?那岂不是也会空手而归吗?其实,最优化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无可厚非,但正如睿智的苏格拉底所揭示的,它是不切实际的,而避免最终一无所获的秘诀就在于“见好就收”。
可惜,后世的许多学者并未把苏格拉底的哲理当回事,他们所推崇的仍然是追求最优化的选择,断言人们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理性的。这种观点的影响是如此深远,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孢着这样的心态在人生路上不辞辛劳地求索。
那么,为什么人们难以做到最优化的选择昵?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的说法,这是由于人们会受到认知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局限[2]。一方面,人类在注意、记忆及信息加工等方面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3]。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不太可能想到所有可行的备选方案,而只能提出有限的几个方案,也不可能预计所有可能的后果。虽然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先进,能帮助人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但要达到最优化的要求仍然很遥远。另一方面,人们所处的环境也是复杂的、多变的。受这两方面的限制,人们不能奢求最佳方案,但要找到一个还不错的方案则要容易得多,而后者已足以让人在环境中生存下去。因此,尽管局限是难免的,西蒙对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是比较乐观的。他认为最优化并没有反映人们的实际行为,通常人们追求的是“满意即可”。也就是说,人们往往会预设一个能让自己满足的最低标准,只要某个方案达到该标准,就采纳它。
如果你希望找到所谓“最好的”专业、职业或工作单位,又将面临怎样的情境昵?这当然比在麦田找麦穗要复杂得多。首先,各种机会是潜在的、未知的,不像所有的麦子那样现成地排列在你面前,而是需要你不断地搜索才能发现;你无法预测前面还会出现多少个机会,是更好还是更差;由于搜索要付出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等代价,你也不可能无穷尽地进行下去,必须确定何时停止。其次,麦田里的麦穗是不会跑掉的,也不会拒绝人的采摘,但求职择业时必须要双方都满意,不能一厢情愿;并且,由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会捷足先登,机会一旦被错过就无法挽回,因此它们实际上是逐渐减少的。
可见,最佳选择你是无从知晓的,即使知晓,也不一定能到手。在现实世界中,搜索选项、及时停止的问题不容回避。正如俗话所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对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人来说,更明智的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当机立断。此外,考虑到选择是双向的,你还需要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设定一个恰如其分的期望水平,否则,要么因妄自菲薄而“贱卖”了自己,要么因狂妄自大而吓跑了对方。要把握好这样微妙的分寸,不妨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根据他人给你的反馈意见来调整好自己的定位。例如,假如你原来并不怎么自信,当你被一家公认的优秀组织认可时,就可以把对自己的期望值适当地调高一些;而当一家不怎么样的组织都拒绝了你时,很可能说明你自视过高,需要把期望值往下调一些。往往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尝试,你对自己的评估就能趋于准确。同时,由于外部环境是变化的,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期望水平也很重要。例如,在形势艰难时,你对工作待遇的要求不妨适当降低,而在形势好转时,相关要求可适当提高。(www.xing528.com)
最优化不仅难以企及,也不是必要的。最优化其实隐含着一个难以满足的前提,即假定人的偏好是稳定不变的。从本书的第一章我们已经发现,人生发展各阶段追求的重点是会发生变化的,不同的角色也会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也就是说,你现在所看重的,将来未必仍然那么看重,你现在不想要的,将来未必也不想要。例如,当你经济压力较大时,报酬最高的工作似乎是最好的选择,即使它要求你经常加班或出差;但当你已有一定经济基础时,可能转而希望能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要经常加班或出差。此外,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也无法保证选择的结果不会“贬值”或“升值”。例如,外资企业一虔很受中国大学毕业生的青睐,但在金融危机之后,外企发生了普遍的裁员现象,而工作相对稳定的国有企业或公务员则成了受人羡慕的选择。可见,永恒的、绝对最佳的选择并不存在,至多是相对某个时间段或某方面而言是最佳的,很多情况下你要做的只是过渡性选择,不能强求一步到位。既然你的需求处在动态的变化当中,在现阶段为了某个并不一定可靠的“最佳自标”而斤斤计较是否值得昵?
更有甚者,即使你费尽千辛万苦得到了所谓“最大的麦穗”,也不一定会感到更满意。例如,国外的一项追踪研究在5 000多名学生(多为大学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毕业之前做了第一次调查,通过问卷测验将他们区分为“最大化者”和“满意即可者”两类人[4]。在这些人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做了第二次调查。结果发现:“最大化者”平均申请了20份工作,而“满意即可者”平均申请了10份工作,只有前者的一半左右;令人吃惊的是,尽管“最大化者”的平均年薪比“满意即可者”高出好几千美元,但前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消极情绪,对所找到的工作满意虔也更低。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很多情况下过多的选择与其说是给人带来自由,不如说是增加了负担。换言之,更多的选择并不总是意味着更好。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指出,选择泛滥的环境或时代容易让人养成最大化的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挑剔[5]。这种人即使客观上更成功,却不能获得更好的主观体验。例如,“最大化者”比“满意即可者”更容易后悔;最大化倾向高的人生活满意虔更低、更不快乐而且更有抑郁倾向。此外,由于人们对外部刺激或快乐的感受都会产生“适应”现象,“最大化者”更容易发现,自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回来的快感不过是昙花一现,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明智的策略应当是做一个“满意即可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最后,你不妨再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人人都追求最佳选择,结果会怎样?要知道,现实世界中并非只有你一个人在奋斗,你所处的可能是一个充满竞争、僧多粥少的环境。不难想象,当每个人都自作聪明地涌向那条公认的捷径时,出现的将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情形!著名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不走寻常路,他认为自己的成功秘诀之一正是:“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可见,你需要将视野放得更广一些,不仅得从自己的角虔去思量,也得考虑其他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如何选择。有时,独辟蹊径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是你真正热爱的领域,不管现在如何乏人问津,都值得你深耕下去。
一个类似的故事是李开复在其自传中讲述的一段他早年在苹果公司工作的经历[6]。当时公司正处于困境中,李开复希望说服研发部门员工放弃舒坦的、没什么风险的研究工作,转而为市场开发新产品。他引用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一首诗《未选择的路》,诗的结尾是这样的:“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结果大家深受感动,研发部门90%以上的员工都做出了投向新部门去开拓新市场的决定。后来这个新部门果然不负众望,开发出了许多著名的产品,成为不久以后苹果公司东山再起的大功臣。而那些继续留在案稳的研究部门的人,后来全都遭到了裁员的厄运。
总之,作为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走什么样的生涯发展道路值得你重视、投入,但不要忘了适可而止,没有必要苛求所谓“最大的麦穗”。正如施瓦茨所建议的,“学会满足不仅是应对这个选择泛滥的世界的关键,而且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地享受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