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和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知识。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历来重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马克思在评价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时说,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4]
艺术的这种审美认知作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真正做到了“观古今于须臾,览四海于一瞬”。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5]孔子这段话,除了强调文艺为维护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服务外,也指出了文艺具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一方面是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是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除了文学作品以外,其他艺术形式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审美认知作用,例如,电影、电视、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都能够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形象,将早已逝去的古代生活或难以见到的异国生活置于人们眼前,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古今中外的社会生活的了解,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人生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形象资料。(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在认识自然现象方面,艺术毕竟比不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在认识社会、历史方面,艺术也不可能像社会学、历史学那样完备详实地占有资料。以电视艺术为例,在其专门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频道和纪录片频道,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大量观众,就是因为他们充分调动了电视的先进手段与艺术手法,将上至宇宙天体,下至地理生物的广博内容,以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广大电视观众,使人们在欣赏电视精美画面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科学文化知识。
2001年中央电视台新开设的科教频道,通过《走近科学》《探索发现》《科技之光》等众多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电视科教栏目和节目,传播和普及现代科学知识。相当数量的学者甚至认为在后工业社会里,艺术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艺术具有信息功能和交际功能,艺术的这种功能甚至比起普通语言来更加丰富。他们认为:“艺术的交际信息功能可以使人们交流思想,有可能使人们研究时代久远的历史经验和地理遥远的民族经验……用舞蹈语言、绘画语言、建筑,雕塑、实用——装饰艺术语言交流思想是比较通俗易懂的,比用语言交流更易于为其他国家和人民所接受。所以,艺术交流思想的可能性要比普通语言更加广泛,而且质量也更高。”[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