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本部分开篇论述的当代艺术展览的叙事,与展览内容和展览本身都密切相关。与展览内容相关是指展览都是由展品构成的,展品之间的联系与逻辑是展览需要考虑的内容,通过内部逻辑将展品组织在一起,并阐述特定的主题和理念;展览本身指的是布展时将展览看作一件作品,将展览的内部逻辑与外部逻辑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向大家呈现展览主题,从而在一个更大范围内,使展览呈现更好效果。展览的策划与叙事会体现出空间的时间化与时间的空间化,也即一个在时间与空间层面上展开的叙事方式,因此,展览空间的叙事需要阐述的是时间与空间层面上如何通过展览讲述故事的问题。
传统的艺术博物馆通常采用时间线性的叙事方式,用还原展品的历史场景来重塑展品“光韵”,“博物馆是一部‘可视的艺术史’,这部‘可视的艺术史’通过展览陈列加以续写、延伸、补充和完善”。[1]据普莱茨奥斯的研究,博物馆属于被特定社会的艺术界所建构起来的一个话语空间,这个空间既是一个叙事的空间,也是一个想象的空间。作为一种艺术标识与文化表征,艺术博物馆的出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的结晶,现代性与民族国家及其文化认同建构的产物。艺术史与博物馆密不可分,无论从逻辑关系上说,还是从时间关系上说,两者都可谓是“孪生兄弟”。因此,博物馆志的考察也就是艺术史研究的一个独特角度。博物馆在西方已有很久的历史了,无论是法国的卢浮宫还是意大利的乌夫齐博物馆,或是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形形色色的博物馆或美术馆俨然已是向公众叙说艺术史故事的当然场所。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圣殿”性质,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框定了艺术品进入艺术史的条件;另一方面,为艺术进入艺术史的创造了条件。“博物馆学和博物馆志是分配记忆空间的有效途径,它们合力作用于过去与当前、主体与客体、集体历史与个体记忆之间的关系,这些作用将帮助我们把实现于当前的过去转变成一个故事化空间,在那里,过去和当前被想象性地并置在一起,而它们的真实关系,将不得不被解释成延续和进展、原因和结果。”[2](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