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艺术博物馆作为人为的、文化的场所之一,是一种艺术品的“集装箱”,它将艺术和文化进行包装组合供观众欣赏,要深入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我们不仅要关注其空间形式、展示内容,还需要解构这种包装,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的内在特征与场所特性。本章从舒尔茨的场所与场所元素为切入点,运用德勒兹和加塔利的根茎理论对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场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场所,是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1]提出的概念,是运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来分析建筑的建筑现象学范畴理论,旨在探索建筑精神上的含义。根据舒尔茨的研究,“场所”指的是由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和颜色等元素组成的整体环境,是生活发生的空间,是人类定居的具体表达,人类自我认同产生的对场所归属感。根据基本属性可分为自然场所(如山丘、平原)与人为场所(如广场、博物馆、图书馆),人为场所又可根据不同的功能属性分为多种类型。物、秩序、特征、光线和韵律是场所的主要元素。[2]场所性,是场所的基本特征,是区分地景与聚落,即纯粹建筑与居住空间的主要特征,是决定一个场所属性的根本所在。物的总和(场所元素)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即场所的特性,因此场所是定性的“整体性”现象。
中国艺术博物馆作为人为的、文化的场所之一,是一种艺术品的“集装箱”,它将艺术和文化进行包装组合供观众欣赏,要深入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我们不仅要关注其空间形式、展示内容,还需要解构这种包装,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的内在特征与场所特性。本章从舒尔茨的场所与场所元素为切入点,运用德勒兹和加塔利的根茎理论对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场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www.xing528.com)
通过第三章的论述,我们得知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是由“根茎系统”演变而来的一种平滑空间,任何根茎的元素都具有与任何其他元素相连接的潜质,因而可连接性与异质性相结合是它的首要场所特征;同时,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也是一个多维的、多触角的艺术场所,因而具有多元性特征;空间冲击力特征成为观众感知艺术品的主要方式是其第三个显著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